科技之锤第4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3/1097


但总有人耐着性子点开了简讯,或者看完了小视频。毕竟简讯很短,小视频大都也就是录制了宁为那几句话,同样不长,然后便是大脑里浮现出了几个问号。
真的,很难说那一瞬间是个什么感受,如果一定要形容大概就是这些自媒体人想象力已经匮乏到不会取标题了吗?世界震惊就完了?超重磅级新闻?这是在忽悠谁呢?!
尼玛,这特么明明是宇宙爆炸级新闻有木有?不对,这样形容似乎也不够,但语言在这一刻似乎真的有些简单且乏力,让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形容词来描述此时许多人心底的震感。
沃尔夫奖有牛,前两天各路媒体已经孜孜不倦的给大众科普过了,对于大众来说其实从曾经华夏获奖者的名字就能知道这个奖项的牛逼之处。陈老、邱老、袁老……这些可都是上了教科书的大佬们,更别提科学界还公认沃尔夫奖本就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甚至被称为小诺贝尔奖。
所以沃尔夫奖评审委员会那帮人都是傻逼么?人跟智能程序都分不出来?
然而这种想法刚出现在脑海,甚至留下了评论,再刷个视频或者点开一个推送的新闻,然后突然发现……
这是说啥子?啥意思?
这特么又是什么虎狼之辞?
宁为微博上持续了半个月勤奋更新上百条微博跟上千张科普图片也特么是图灵测试的一部分?那些科普的图片跟微博文案编辑也特么是人工智能自动完成的?感情他们这半个月在评论区热热闹闹的支持或者谩骂都是在跟人家的人工智能程序闹着玩呢?
换句话说闹着闹着大家还深度参与历史了?完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图灵测试?
这时候无数普通网友终于也坐不住了。网络上公布的直播地址人数开始增加,同一时间,两款小视频软件上也迅速有官方号开启了展示会直播……
真的,也就是这几分钟的功夫,各大平台展示会直播间人数开始以万位单位迅速飙升,无数人开始涌进这场之前并没有在网络上大肆宣传的展示会。这也还好是在一个4g已经普及,5g已经走入人们生活的时代,否则如此大规模的人流涌入,怕是许多直播间服务器都会直接宕机。
毕竟2.6亿网友都已经参与过一次历史了,这次不参与想想都觉得亏不是?
……
宁为大概能想象到当他公布真相时,全世界会是怎样的感受,不过现场这两、三千人的巨大反应还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这才说了几句话,就已经被喧嚣声打断两、三次了,这也是他参加那些世界级的大会没有过的感触。
这也让他意识到不能在继续这么随意发挥下去了,继续吊人胃口可能没法收场。
是的,台下虽然勉强了安静下来,但他能感觉到今天与会者此时澎湃的情绪,如果继续废话,再不把三月请出来,他觉得接下来很把场子震住。
所以他果断的决定,不在照原本计划将设计三月的完整心路历程啰嗦一通,而是直接将三月介绍给现场所有人。
“好了,大家请安静,请安静下来,如果你们希望我现在就请出本届沃尔夫奖数学奖三月的话,那么请保持安静!”
果然,这话很有用,礼堂内浮躁的情绪瞬间被压制,即便还有人激动得说些什么,也会被身边人严厉制止,好奇心已经被简单几句话调动到无以复加,这个时候谁在喧闹真的是跟所有人为敌。
“谢谢大家的配合,那么有请我们今天的主角,三月登场。”宁为干脆利落的说道。
当他话音落下,已经走到主席台正中央摆好的展示台处,随手点击了笔记本的回车键,程序开始响应,他身后的大屏幕也同步切换到了笔记本的界面。
于是下一刻,大屏幕宁为的身影替换成了一只华夏田园小奶猫,小猫似乎很好奇,小脑袋来回扭动着,前排细心的大佬们几乎第一时间发现,在屏幕中小猫不停扭头的时候,幕布上方配备的几个摄像头也开始同步的转动。
“哇喔……”台下发出整齐的感慨声,大概是没想到宁为口中的人工智能是一只田园奶猫的形象。
“喵嗷……”然而下一刻,礼堂内数个音箱同时发出的那带着一丝奶味的猫叫,瞬间将全场的感慨声压制了下去……
人类跟人工智能第一次在声音触碰上的交锋,三月完胜。
“咳咳,好了,请大家不要惊异,首先为大家演示的,是我们这次图灵测试的全过程。这次对于三月的内测是从跟世界顶级数学期刊学术编辑们的交流开始的,更具体些,就是通过高速高质量的审稿,来检测三月能否瞒天过海,得到这些学术编辑们的认可。所以接下来三月会演示它是如何进行审稿,以及跟学术编辑沟通的。做完演示之后,我们还会展示三月从第一次开始跟学术编辑们交流的到现在的全过程。”
说完,宁为看向三月,然后说道:“三月,你也看到了,今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现在我希望你为大家展示平日里完成审稿工作的全过程。”
“喵嗷……”三月不在左顾右盼,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宁为身上,然后歪了歪脑袋,招牌式的扬了扬小爪子,拉出了自己的邮箱列表然后开始放大,拖动。
“呼……”又是一阵整齐的感叹,现场大都是行家,能看到大屏幕显示的邮箱列表中一整排都是各大数学期刊编辑发给三月的审稿邀请函。
真的,这一幕的视觉震撼效果在专业人士看来直接效果拉满,毕竟再牛逼的大佬,也不可能一次接到几十封审稿邀请,但三月的邮箱里竟然密密麻麻全都是,这帮编辑还真特么不把人当人看啊,得到一个免费且专业审稿人往死里薅啊!?
不对,这玩意儿本来就不是人!
很快三月便选中了一篇已经接受但出于待审核状态的论文《optial
design
of
angur
ntact
ball
bearg
based
on
particle
stiization
with
penalty
fun》。
标题很长,实质内容是对角接触球轴承的惩罚函数算法优化设计,总计只有五页。
此刻硕大的投影屏幕被直接切成四份,最下方是三月在那里摇头晃脑,上方左半部分是论文标注、提问以及给出修改意见的过程,右半部分则是三月在审稿时的后台运算过程。
当然右半部分的内容现场几乎是没人能在现场读懂的,毕竟没人能理解那些快速跳跃的代码,但左半部分这些内容却还是能看懂的。
所有人怔怔的看着屏幕,直到三分钟后,一篇论文审核完成,并给出了最终审核意见,建议修改。至于评语,不说也罢。
毕竟当着一帮学者的面各种毒舌,着实不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然后又是一通让人目眩的快速操作,将修改意见回复给了编辑邮箱,全部操作完成,四个屏幕瞬间合一,干完活的小猫垂下头开始舔起了自己的小爪子。
“大家刚刚看到的就是初期三月的图灵内测内容,高效率审稿。从它接到第一篇审稿邀请还是去年的9月27日,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03天,三月总计审稿数量为567篇,平均每天审稿量为5.5篇,所有审核的稿件均来自于一、二区的sci杂志,并获得包括《数学新进展》以及《数学年刊》在内总计六家期刊杂志的年度最佳审稿人称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3/10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