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第4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3/1097


目前看来效果很不错,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实际数据迁移过程中,是不需要消耗太多算力的,但同时需要读取各个目录并进行无损还原的过程则需要较大算力支持。要寻找一个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来分配固定的算力资源,是目前最困扰余兴伟的地方,这直接关系到超算中心数据迁移的工作效率,这又需要新的算法支持。
这大概就是余兴伟此时的困扰了,越研究发现相关问题越多,但其实相对于他的博士论来说,有了这次实际的操作演练,他相信已经能达到过审的标准,再加上他参加过两次世界顶级算法会议,且在这些会议论上都在二作上挂着名字,基本上如果陆导不打算卡他的话,毕业问题是不大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余兴伟感觉过不了自己那关。跟优秀的人呆在一起久了,总想着自己能更进一步是人之常情嘛。尤其是昨天宁为把他叫去深谈了许久之后,让他感觉到压力山大。
正如宁为对余兴伟的评价,他本来就是一个智商颇高的学霸级人才,但因为整个博士阶段一直跟着宁为厮混,在一个超级天才的光芒掩盖下,很自然的遮掩住了本身的能力。
这就好像那位哈佛天才女博士露西罗恩,不管她曾经有多少成就,本多少教授看好,但跟宁为在一起时,总是不自觉的智商就被压制到一定程度,甚至感觉这个女人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是一个道理,顶尖人才跟超级人才的差距在科研领域一旦表现出来可能比一个普通人跟顶尖人才所表现出的差距更大。
所以这次当余兴伟离开了宁为,独自负责超算中心的事宜,才华立刻便显露出来了,直接征服了曾经负责超算中心运维的那些技术男们。
“余总,我服了,真的彻底服了。有了π算法加持,咱们的数据迁移效率已经提升了起码百分之九十,这还是为客户免费提供双重检测的情况下。照这个情况,明天就能完成所有数据迁移跟最终校验工作,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整整六天,太强了!”
余兴伟旁边,一直跟他一起负责用户数据迁移工作的前超算中心技术负责人卢正强一脸唏嘘的说道。
当初这个方案他是反对的,因为没有通过检验的算法用于这次客户资料迁移,作为技术负责人他是真怕遇到什么问题,最后板子拍到他身上。所以对于他这个要负责的人来说,使用最传统且稳妥的方式完成这次数据迁移才最符合他的利益。
可终究架不住人家是金主啊,而且余兴伟表现得很坚决,直接签署了一份责任书拍在他面前,向上汇报之后他也只能选择了妥协。现在结果出来了,自然让他无话可说。心情很是唏嘘,对于一个已经三十六岁的IT人来说,这些天给他的感觉大概就是时代淘汰他这样的大叔还真不是没有理由的。
“我这才到哪啊?如果让我老板亲自来动手干这事,指不准两、三天的功夫这事就已经搞定了。我还是差得太多啊,你看看这条曲线,算力利用的均值波动多大?这中间浪费了多少时间?我设计的模型还是差得太远了,愧对我们宁总啊,指点我这么久还是没什么进步。”余兴伟摇了摇头,指着屏幕一脸惭愧的说道。
听了这话,整个操作间内连空气都安静下来,真的,这种谦虚当真让人很受不了,甚至是没法接受。他们甚至无法判断余兴伟这是在谦虚还是在帮宁为吹牛
半晌后,卢正强才喃喃道:“那个,宁总真的这么强啊?”
“怎么说呢?π算法就是在宁总的指点下设计出来的,算法本身还参考了哈佛一位女教授设计的软件,而那位传说中的哈佛天才女教授直接被我们宁总打击到见面了都不敢再讨论学术问题。就怕被我们宁总嫌弃她智商低,你们是不知道当时在国外的情况。我觉得那位女博士其实很想给咱们宁总生猴子的,就是宁总怕她的智商影响了后代基因,所以打死不从而已。”说到这个余兴伟眉飞色舞的说道。
没办法,跟在宁为身边这一年,余兴伟简直如同做梦一般。
尤其是当宁为给他布置了博士选题,并开始给他讲述博士阶段需要研究的要点,跟着宁为学习他的大数据高压缩数学理论那段时间,一个个晦涩难懂的数学概念被宁为揉碎了在讲给他的过程,也让他对宁为的崇拜情绪一点点积累着。这大概也是现在他对宁为言听计从最重要的原因。
发自心底的敬佩跟崇拜能不知不觉的改变人许多想法,许多时候他甚至怀疑宁为的脑子是怎么蹿出的那些数学概念,尤其是这个大数据高压缩理论,需要将无数抽象的数学空间一个个堆叠起来,再从极为复杂且无序的无数线条中找到其中隐藏的规律。
半点不夸张的说,如果只是给他一本教材,让他去自学光是理解其中一环套一环的空间转化都能让他原地爆炸,如果不是暑期阶段专门研究中心专门开了十二节课,每天课后跟同学探讨完后他还要接受宁为的专门指导,随时遇到问题还能直接请教,他现在大概连门都没入,别说完成他的毕业论了。
当然余兴伟的话落到其他人耳中,还是有些夸张了。
于是卢正强决定转移话题:“对了,余总,这个π算法你是怎么打算的?这个算法真要开始推广了,应用范围也很广啊。对于一些大公司的数据迁移而言,可是法宝级的算法。”
余兴伟答道:“这还只是最初级的应用,所以商业性推广我还没想过。而且最终这事还得听宁总的意思。宁总的想法到是可以针对算法开发一款压缩跟解压软件,这样可以大大节省下载时的流量跟带宽使用率,不过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比如优化问题,毕竟一般的家用电脑跟智能手机可没有高算力支撑来进行本地解压跟检测,比如100G的内容压缩到1G容易,但下载时间节省了解压缩时间甚至超过原本100G的下载时间就鸡肋了。”
“这问题宁总也没办法解决?”卢正强问道。
“对于宁总肯定是有办法解决的,分分钟的事情。不过宁总还有更重要的事,他哪有时间关注这种细枝末节的事情?”余兴伟理所当然道。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是真没啥好说了,卢正强只感觉余兴伟大概是已经被宁为洗脑了,照余兴伟的形容,他觉得宁为不是个人,已经可以升级为神的高度了。当然如果换了他,被洗脑一次也能管理这么大超算中心,卢正强觉得自己也是愿意的。毕竟交接完成之后,他也算是要失业了
就在卢正强已经意兴阑珊不想在多说啥时,操作间里有人发出一声惊呼:“哇,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了,约翰劳弗,获奖理由是对凝聚态物理的卓越贡献,以及通过对远距离电动、静电跟极性相互作用的理解,找到了调节并利用纳米尺度的方法。等等,余哥,你老板宁总又出风头了,知乎上上传了一段微信聊天记录,宁总提前一小时预测了今年物理诺贝尔奖得主,就提出了两个人选,还猜中了。都上知乎热榜了。”
“哦?还有这种事?”余兴伟立刻拿出手机,点开了知乎,果然在热榜第十三的位置看到了这个问题。
“一位数学家随便说两个名字,就能准确预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个什么水平?”
问题直接截取了一多小时前附带了微信聊天截图的提问“知名数学家宁为预测今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是约翰劳弗跟乔治帕里斯,大家觉得这个预测有道理吗?为什么?”
扫了眼这个问题,余兴伟直接将手机递给了身边的卢正强,说道:“看吧,宁总无所不能啊!”
===222
选题的烦恼===
燕北大学附近的肯德基里,宁为也正在被询问到一个非常考验人的问题:“姐夫,你以后会不会拿诺贝尔奖?”
“瞎说什么。诺贝尔又没有数学奖。”江晨霜皱着眉头批评了自家妹妹一句,来到京城之后江晨露表现得很兴奋,这让江晨霜感觉有些头疼。
“我知道啊,但诺贝尔奖虽然没有数学奖,但我专门查过好多数学家也拿过诺贝尔奖啊。只不过是利用数学方法在其他领域做出了贡献了而已。比如曾经有一位数学家利用数学方法测定了晶体结构,然后拿到了诺贝尔化学奖。”江晨露振振有词道。
“你说的应该是豪普特曼,他虽然是数学博士,不过后来做物理方面的研究,主要做x射线晶体学中的相角问题和矩阵理论的研究,测定晶体结构主要是通过统计数学方法,找到规律然后推导出了各衍射线相角的信息,并分析出分子结构,然后拿到了诺贝尔化学奖。至于我嘛,还真不好说,主要是没什么动力。”宁为想了想答了句。
“咦……姐夫,虽然我承认你很厉害,但这话就有点吹牛了吧?也就是说有动力你就能拿到呗,我怎么听着有点不信呢?而且我怎么会没动力呢?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过,怎么可能随便猜猜就能预测出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归属?”江晨露忍住了啃一口手中的汉堡,而是歪着脑袋看着宁为问了句。
好吧,这没法解释了,宁为真觉得这可以归咎于玄学范畴了,当时他真就是在群里随口一猜,谁知道真的竟然猜中了。
余兴伟兴高采烈给他打电话说了这事的时候,他自己都觉得很离谱,专门打开曾经的寝室群聊瞅了一眼,果然另外三个人不但顶礼膜拜,还一人给他发了个一块钱的红包。
关键是没人相信他没有专门研究过,甚至徐公子还在微信上私信问他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是不是提前跟他沟通过。这脑洞开得宁为觉得可以给他满分。后来才知道这压根不是徐瑞轩开的脑洞,而是这货把微信截图又放到了知乎上装逼,本来问题没火的,但恰好他猜中了关联问题一下火了起来。
于是万能的网友将宁为跟北欧公主的绯闻结合到了一起,所以得出了因为那位北欧公主的关系,宁为跟瑞典科学院关系极好,所以委员会提前跟宁为沟通过诺贝尔奖获奖者的结论,于是还有在评论区里各种打听接下来经济学奖、医学奖跟文学奖会颁给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3/10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