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1097


宁为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说道:“对于湍流算法我这么考虑的,首先它可以作为软件部署在服务器上,但其实对华为这样的大型网络设备供应商来说,我们也完全可以把湍流算法的功能集成到路由器跟交换机里。同时,恰好我手上有一个eda软件项目,这个eda软件项目目前的具体情况我已经形成了文件,都在这里。”
“我的想法是,如果双方要合作的话,我们可以围绕这个eda项目进行深度合作。首先我会将湍流算法授权给这款极简eda,同时将包括湍流算法在内多个算法都写进这款软件。虽然现在这款软件还只是一个半成品,但对于贵司来说能够在段时间内就用上。到时候你们可以根据自身设备情况,利用这款eda软件自行设计带有湍流算法功能的芯片,并嵌入到你们的网络设备中,从硬件层对客户的网络安全进行防护。针对你们的云服务器,也可以单独部署软件部分。”
“甚至你们还可以设计出针对你们其他产品的类似功能芯片,比如在未来的5g应用场景,也许有更多的设备需要拒绝恶意爬虫或者ddos攻击。当然你们首先需要付出的是,成立一个相关技术部门协助我们一起把这款eda软件进行完善。当然未来这款eda软件对外授权,华为也能从中赚取你们所付出的那部分利润。如果您能同意我的这个打包方案,咱们可以继续就该如何进行合作,以及授权费用,利润分配方案等进行深谈。”
听完宁为的话,严明有些困惑,他看着宁为问道:“你们竟然还做了eda软件?”
宁为点了点头,答道:“是的,而且这个项目是我申请到的,也由我负责。但这个项目做到一半我才发现,想要靠实验室完成这个项目的确有些麻烦。主要是后期跟芯片厂家的合作,实验室这边有些数据比较难拿到,而且未来如果要进行测试,比如使用我们自己的eda设计出了芯片,也会遇到流片困难的等情况。”
“但如果我们双方合作情况就不一样了,对于我们来说很为难的事情,对于华为来说并不困难。对了,目前我们的eda暂时最高只支持14n工艺的芯片。这个u盘里有我们这个eda软件项目的完整资料,您可以在让贵司的技术部门研究过后,在决定是否合作。”
说完,宁为将早已经准备好的u盘递了过去。
严明接过宁为递来的u盘,沉吟片刻后说道:“你说的没错,如果是这种合作方式的话,我今天还真没法答应你。但有一点,你说的方案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很感兴趣的。这样吧,最迟三天,三天之后我会给你消息,甚至有可能会带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去参观你们的实验室,你看方便吗?”
“这个当然没问题!”
宁为笑了笑答道:“既然是合作,当然应该以诚相待。随时欢迎您带人来参观我们的实验室。到时候我亲自给您跟华为来现场的技术人员进行演示跟答疑。”
……
英国,伦敦。
跟宁为神交已久的《自然》期刊主编亨德尔正在跟远在美国的好友史密斯通着电话。
两人大概就英美关系跟最近气候变化的问题讨论了大概两分钟后,史密斯终于切入了正题:“知道吗?亨德尔,当我看到躺在邮箱那封邮件,然后点进链接看到那篇论文后,发现我之前已经研究过二十多天了,我甚至还记得当时直接给予通过时的心情。”
“哦?哈,你要这么说我大概就明白发生了什么。所以你第一次是帮《数学年刊》还是帮《美国数学学会》审的稿?”亨德尔毫不吃惊的问道。
对面漫不经心的答道:“后者。科学最大的悲哀就是,总有些人明知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却依然妄想着能延续自己的辉煌。于是他们曾经推动了科学车轮向前行走,临到老了却又要狠狠的向后拉上一把,你说这种人可不可笑?”
亨德尔毫不在意的说道:“当然,如果把有些人套用到有些国家身上,你的这句话也能成立。史密斯,我之前就说过,你是个天生的哲学家,你拥有极为敏锐的洞察力,却要去研究数学,太屈才了。”
“呵呵……那个,亨德尔,接下来我要说的话,你可能不太开心。如果真要把‘有些人’代替成某国家,请问,你是在嘲讽你的祖国吗?”史密斯毫不犹豫的反唇相讥。
“其实在我看来,我们大不列颠帝国的伟大复兴早已经准备就绪,目前唯一的问题是,我们这里多了一个唐宁街十号,以及每天在里面辛勤工作的人们。而你们就不一样了,你们不但多了一个白宫,还多出了五十个州府。”亨德尔优雅的回应道。
“哈哈,好吧!你赢了,亨德尔,我的老朋友。相信我,那篇论文没问题,继续找多人审查纯粹是浪费时间,我已经跟不止一位审核过这篇论文的同行深入探讨过了,大家都对其中提出的一些数学思想很钦佩。当然,某位依然幻想自己还是数学道路上指路明灯的前辈除外。尤其是现在,尽快刊载那篇论文,说不定还能借着那孩子在soda大会上出的风头,狠狠的刷一波引用量。”史密斯大笑着回应道。
“谢谢你,史密斯,你知道的,我从来不太喜欢美国人,但你是个例外。我欣赏你的坦荡,也期待我们未来继续合作。”亨德尔打算结束这次通话。
但史密斯的话,让他差点惊掉下巴。
“不不不,我们大概没什么合作的机会,我决定听从你的建议,转向去研究哲学,为此我甚至已经辞去了教授这份工作。最近我正在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书所展示的内容让我很受触动。什么是信仰?什么是自由意志?什么又是道德?我能感觉一扇门在向我打开,我们作为个体存在的意义?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又是否这能产生真正的共同意志?”
“我不知道几千年数学能否解释这个世界,但我相信哲学可以。哲学的海洋里有太多值得思考的东西,是否真有隐在暗处的唯一,在约束我们的对世界的探索,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天啊,只要想到这些问题,我就感觉到灵魂都在震颤。所以我的后半生将告别数学,将余生奉献给这些更值得我去思考的东西。”
听到这些阐述,亨德尔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如何回复,虽然他经常说史密斯是天生的哲学家,但那真的只是调侃。
如果史密斯已经年过五十便也算了,但他才三十多岁,还远远没有要放弃数学,去研究哲学的年纪,要知道他可曾经世界数学界公认,最有可能获得菲尔兹奖的年轻数学家之一。
沉默半晌,亨德尔突然说道:“我的朋友,说实话,你是不是被那个小家伙打击到了?并对自己在数学上的天赋产生了怀疑?或者我应该给那个华夏的小家伙发一封邮件,告诉他曾经数学界的明日之星,史密斯先生因为你的横空出世,决定放弃数学,想来他听到这些应该会很荣幸的。”
“哦?那太感谢你了,我的朋友。顺便你可以把我的邮箱给他,并帮我祝福他,在未来在数学的道路上能走得更远!并转告他,任何领域都有光照不到的地方,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失去希望。如果未来他在数学这条道路上遇到跟这次类似的问题,可以给我发邮件,也许我能帮到他。虽然我决定转投哲学的怀抱,但我还有很多依然在数学领域能发出声音的朋友跟学生。”史密斯毫不在意的说道。
“你是真的疯了!”
“我只是重获新生。”
“不,你只是太有钱了,哪怕辞去教授这份工作,依然能满足你豪奢的生活!我早就说过,就不能让你们这些拥有天赋的家伙还那么有钱!这不是上帝的偏爱,而是诅咒!”
“好了,别抱怨了,亨德尔,这个世界虽然少了一个数学家史密斯,但未来也许会多出一个哲学家史密斯。这更让人兴奋,今天就聊到这儿吧。以后不用给我发论文了,当然,如果你们《自然》开始收哲学论文的话,我还愿意尽些绵薄之力。”
说完,史密斯直接挂了电话。
亨德尔拿着电话,站了良久,心中所有的感叹,最终化作一声重重的叹息:“哎……”
看来他必须给宁为发一封邮件了,他能听出史密斯拖他转达的话是认真的,但也许应该在他的论文在《自然》上刊载的那一天再发。
也许《自然》杂志有时表现得并不比同行更为高尚,但偶尔他也不会介意让他所管理的刊物成为刺入黑暗中的那一道光。
为了他的朋友,这大概也能算是一种使命感。
好吧,那就这个周四吧,让他来点亮这束光。
……
宁为此时还并不知道为他人生中第一篇投顶刊的论文给出方向的数学家,决定从此彻底告别研究了二十多年的数学,转投哲学的怀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10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