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1097


大概十多年前,他曾看到过一段来自于华夏明珠的视频。
视频中数百台塔吊同时耸立工作的场景,曾让他深感震撼。
这种场景在美国几乎不可能看到。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想不通半个月前宁为才提交了一个etter,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为什么半个月后这个华夏年轻人就正式提交了artice,论中的论述还极为严谨,各项实验室数据写的分外详实,数据说明似乎同样经得起考验。
起码他认真的校验了好几遍也没找出任何明显的错漏。
他能如此之快就看到宁为这篇稿子,是因为他之前就把宁为的名字作为关键词录入到系统之中。谁想到这个华夏大学生如此之快就给了他一个惊喜,不,应该说是惊吓了。
如果这些实验数据都是真实的,那么就意味着再短短两周的时间,这个华夏数学小子就完成了湍流算法的孵化到形成可在通用系统上应用的软件。
这种效率体验在科研成果上他还是第一次见。
乔治罗伯特犹豫了片刻,还是将论发给了自己的心腹副主编,照例再次打了个电话过去。
“还记得上次我让你加急发的那篇etter吗?”
“印象深刻?那就对了,我的印象也很深刻,现在人家已经做出来了,而且经过了实验室的检验。”
“不要惊叹,所以这次一定要更严格的审核。我的建议是多找些算法工程师方面的审稿人进行数据核对,这很重要。”
“大都很忙?你不是第一天做编辑了。这可是一个全新的且可能改变互联网安全格局的算法。相信我,那些家伙再忙也能抽出时间审阅的。当然,前提是你得激起他们的兴趣。态度要诚恳,说辞很重要。”
“好的,交给你了!”
放下电话,乔治罗伯特深吸了口气,然后打开邮箱,撰写了封邮件,然后发了出去。
华夏,江大。
宁为将燕北大学某位法学院教授帮忙改过的合同交给了陆昌斌。
看着经过修改了一点点条款的合同,陆昌斌大概明白宁为背后肯定是有人了。
到不是故意想在合同里做手脚。
事实上这份合同的拟定他并没有参与。
毕竟术业有专攻,没事谁会去专门学习一下合同法?
实验室又没有专门的法务部门,所以这份合同也是陆昌斌直接找了学校法学院一位相熟的教授,对方直接给了他一个手下博士生的联系方式,然后他把情况大概说了说,人家法博生直接帮忙拟定的。
宁为就算能力数学跟计算机能力再强,法学方面的敏感度应该也强不过专门研究合同法的法学博士吧?
到不是怀疑宁为没这个本事,关键是哪个数科牛人会去研究法律这种枯燥至极的东西?
“行吧,咱们就先签约。实验室里研究院的名录我也给你准备好了,上面画了红圈的你不能选,他们手头上的任务都很重要,要么就还要带学生,没法分心去做别的。其他人你随便调。”
宁为接过目录大致扫了一遍,不由得感叹果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实验室即便摘了国重的牌子,固定科研人员还是有42人之多,其中教授就有20人,副教授5人,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8人,剩下的都是管理跟技术人员。
看到一个个教授、副教授跟研究员的闪耀履历,宁为只觉得一阵头大。
他也大概明白了鲁东义跟他说那番话的意思。
真的选几位教授去给他打下手,平时该怎么布置任务?出现争议了又该听谁了?
实验室规格太高了也是件很头疼的事啊。
花费了五分钟宁为便挑好了八个人,其中四个人是因为之前有做过集成电路的项目被选中的,另外四个则是按年纪跟身份从小到大排的。
其中教授一人,副教授三人,副研究员被要了一半,四个人,加上早已经预定好一个位置的余兴伟跟他自己,正好一个十人团队。
宁为把勾选好了的人才目录递交给了陆昌斌。
陆昌斌扫了一眼,诧异的抬头瞟了眼宁为,这选择方式
“你确定?”
“嗯,确定!”
“行,那就这样吧!今天我会把人都叫齐开个小会,帮你给他们做好思想工作。三楼腾出两间实验室给你们这个项目组,够了吗?”
“足够了!”
“好,那我们把合同签了吧。”陆昌斌把修改后打印好的合同递给了宁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10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