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第10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6/1097


至于现在世界流行的三维显示器,虽然现在全世界都在建生产基地,但从建设到形成产量,毕竟也需要一段时间。而且推进的研发团队也在华夏。
再加上现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在华夏。
以宁风软件为代表的优秀软件提供商,已经将华夏的各类智能软件推向了全世界。包括但不限于游戏内使用的各类智能npc算法,还有能代替机主聊天、交友的各类社交软件,以及通过自行匹配,督促年轻人线下交友的智能型软件,以及跟各类工作紧密相关的各类智能型软件,基本上都出自于华夏软件供应商……
这也直接导致现在真没几个华夏年轻人还会去关心国外科技公司的动静了。
但作为一个依然拥有着十三多亿人口的大国,依然觉得西方世界要比华夏更好的奇葩依然有的。尤其是当这个群体越来越小众化后,这些人到是越来越团结。在加上对于这些精神上的西方人来说,最近好消息越来越少了,所以每当西方媒体曝出一些好消息,总能让他们集体高兴很久。
所以当ib的人工智能系统已经诞生出初等意识的消息传到国内时,足够让这些人欢欣鼓舞很久,用喜大普奔来形容此时这些人的心情毫不为过。当然对于西方人来说这个消息同样振奋。
即便是西方许多普通消费者也是苦华夏产品很久了。
毕竟按照许多华夏科技公司的销售策略,最先进的产品都是现在华夏本土开始销售,后续才开始开发多国语言版本。到不是赚国外的钱不香,主要还是技术垄断的锅。
不管是宁社还是宁芯,又或者三维显示技术,都跟宁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直接导致了以这些技术为基础的产品开发、销售流程,需要满足某位院士的个人想法。所以在华夏市场没有被满足前,想要推出国外的版本通常会很麻烦。
尤其是宁芯跟三维显示器,到现在主要西方市场依然处于缺货状态,这也直接导致相对于华夏的价格昂贵的惊人。而没有这些硬件的支持,那些智能软件产品也很难得到最佳体验。
当然价格昂贵就诞生了各种黑市服务。走私、破解、本地语言化……甚至催生了许多华夏电子产品代购这种职业。这些都无形中都增加了成本,还往往会导致质保出现麻烦。
于是问题来了,当西方的消费者可能需要花费比华夏消费者多一倍甚至更多的价格,购买到的商品不但无法享受到所有智能软件的服务,往往售后还得不到保障的时候,怨念有多大可想而知。
当无数西方人都开始怀念十多年前,自己能用更便宜的价格享受最先进科技产品时,ib发布的这条消息无疑让他们看到了重拾荣光的希望。
华尔街日报甚至在头版直接转载了ib官网上的这条消息,大家都期待着ib正式开始展现他们的watson智能系统。要知道华夏这些年的发展,三月功不可没。现在他们也有了自己的人工智能技术,弯道超车的机会来了。
于是在这个华夏的夜晚,ib的股价开盘就呈现出疯涨的趋势,资本开始以这种方式宣泄出这十多年堆积下来的郁闷情绪。
就在这种情况下,三月的微博突然发布了。
节奏卡点给人的感觉还挺巧妙。
就在ib宣布自家人工智能系统获得突破,甚至可以确定诞生了意识的时候,三月直接官宣这周末也有大事发生?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还是三月微博上对这次即将上线测试产品的内容了。
什么叫大型太空移动作业平台?听起来这不就是空间站吗?但是空间站也不可能完成空中接力救援演习啊?
真的,哪怕是华夏那群对前沿科技无比热爱的夜猫子们,在看到三月突然发出的这条微博时,整个人都是懵懵的。没法理解啊。
按照现在航空航天所所处的历史阶段,能在在太空移动作业的大概只有空间站,而且空间站机动能力有限,能够完成的任务更有限。所以三月到底说了个什么玩意儿?
更可气的是,这只猫甚至配图都没一张……
于是很快,三月这条微博评论区就火了起来。
无数开始在评论区追问到底要发布个什么东西。
三月也如同以往一般,非常亲民的开始回复每一个友好评论,但基本上就是两个字:“你猜?”最多在问号后面搭配上一个怪笑的小猫脸。
这着实让人懊恼,但对于许多媒体记者,尤其是科技圈的媒体记者来说却已经开始集体激动起来。
一天东西方两个科技界的大消息,这可是近年来极少见的情况。
不管是ib的人工智能,还是三月口中的大型太空移动作业平台,都有太多值得书写的东西。现在唯一遗憾的大概是,ib还没有通知什么时候对外展示watson智能系统,但根据经验肯定不会拖太久,毕竟ib现在凭借这条消息股价逆势疯涨,如果近期拿不出足够有说服力的成果来,肯定维持不了这个态势。
所以什么时候对外公布watson智能系统的具体突破点甚至已经不是ib自己的事情,会成为ib所有股东的集体意志。现在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watson智能化水平到什么程度了?
有希望超越三月吗?!
……
约翰·布莱克坐在电脑前,正用鼠标逗弄着三维屏幕中活龙活现的小宝宝。今年三十七岁的约翰·布莱克是在他二十七岁那年加入ib的,到今天已经十年了。
那个时候ib的watson智能系统本来陷入了一个怪圈。
这套人工智能系统最早的商业化应用本来是为了治疗癌症。从2011年开始watson便接入了全球顶级癌症治疗中心sk进行训练,数据库中有超过400多种医学专业期刊,数百本医学书籍以及收录了1900多万篇医学论文跟相关研究数据,在结合n治疗指南直接为肿瘤医生提供治疗方案。
当三月横空出世之后,watson智能系统处境很尴尬。为了这个项目ib投入了数百亿,但是效果只能说见仁见智。最初科学家的想法是能让这套系统能够比医生更高效的给出治疗方案,但实际上依然只能作为辅助性手段。
之后却在三月智能平台带来的压力下,各家高科技公司都开始针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力,watson便也成为了ib主攻的方向之一。
十年前约翰·布莱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加入到watson系统的研究中的。
如果把时间在往前推几年,约翰·布莱克还在伯克利分校就读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生的时候,他其实还跟宁为有过交集,在stoc大会前。
甚至现在约翰·布莱克还记得那年暑假,他正跟许多小伙伴们在夏威夷度假时突然接到了导师的电话,让他立刻赶回学校,否则可能延期毕业时那种懊恼的情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6/10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