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第10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9/1097


当然言论的东西其实没有说服力,更多的还是用脚投票。最具体表现还是这两年选择出国留学跟移民的明显变少了,各种出国中介的钱似乎不太好赚了,选择回国的人开始变多了。国内高校收到的留学咨询也开始多了起来,尤其是燕北大学、华清大学以及华夏各类航空航天学校的热门学校……
据说许多国外的中介机构已经开始总结华夏各大重点高校热门专业的重点导师了。
显然这些层面的改变是宁为最喜欢的,因为他之前吹出的某个牛逼已经看到了实现的可能——让华夏京城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现在看来要实现这个目标只剩下时间问题,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华夏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已经官宣退出全球评定系统,c9高校已经开始商谈重新设计一套更科学的评定系统,并开始筹办亚洲内部的高校综合排名系统,并向许多亚洲国家发出了邀请函。
这件事情还真不能说跟宁为有多少关联,但说实话,对外发出邀请函的时候扯的不止是他的虎皮,还带上了三月基金会跟三月期刊的名头。
当然这也是事前商量好的。
毕竟让一帮高校自己去评高校排名,多少还是不那么和规矩的,公平性容易被质疑。所以大家也是跟三月基金会商量,然后一拍即合。由三月基金会来做一个榜单出来,初期大家也不需要影响力有多大,所以暂时只做亚洲高校的排名。
初步计划是以后如果其他大洲的高校也想加入这套排名系统,就像三月基金会提交申请,某一个大洲申请的高校达到一定数量,三月基金会就会开始运作介入该大洲的高校排名整理。
当然这都是后话。
关键还是现阶段得由三月基金会在现阶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且公平公开的高校排名评定办法,先在亚洲内部施行。这一块打着三月强人工智能系统的名号,大家还是相信是很有竞争力的。
不过这些都还是纸面上的规划。
还有落实到纸面上的。
比如诺贝尔奖委员会发来邀请函,希望宁为能去参加今年的颁奖晚宴,当然这本就是例行公事。当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会受到邀请。
宁为自然是婉拒了,然后再次提出希望能让自己的导师田言真代替他参加这场晚宴去领奖,挺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对面同意了,老田也同意了……
于是瑞典时间12月10日当晚,斯德哥尔摩的市政厅里,田言真在颁奖晚宴上代表宁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既感谢了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对自家学生的认可,同时还表示对华夏未来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着充足的信心。然后换来阵阵掌声。
甭管是不是真心实意,现场的名流们巴掌是真的拍的挺热烈的。
晚宴之后老人家乐呵呵的在瑞典首都玩了一个星期,据说瑞典皇家科学院还专门派了俩人一直伺候着。
如果说这些还说明不了什么,那么国际数学联盟突然同意下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京城举办,也算是开了历史的先河。是的,这个消息提前一年通知了华夏的数学学会,留给了华夏充足的准备时间。
这大概也是让老田兴高采烈屁颠颠跑去瑞典的原因。
如果说之前大家还觉得国际数学联盟提前这么多时间通知宁为会拿到下届菲尔兹奖不太靠谱,但这个决定已经确定了宁为拿下菲尔兹奖是铁板钉钉了,华夏数学学会甚至没在其中出多少力,这件事便敲定了。
这足以说明有些人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颅。
怎么说呢……大概还是想结个善缘。
虽然一些挣扎还在继续,但是提前做些准备,说不定还能有些好处。毕竟现在有太多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华夏的基础物理实验室,如果这一、两年再出了什么让人震撼的成果,那么华夏京城就不止是世界中心那么简单了,也可能会成为未来宇宙科技中心。
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名气较大的理论数学家希望未来能到这座实验室里工作,自然是很好理解的。当许多数学家将这里视为未来科学的圣地,那么国际数学家大会换到这里来举办自然更好理解了。
这大概就是人心向背的力量,与正义无关,更多的还是名利驱动。
当某个地方更容易出成绩、更容易获得资金、更容易实现毕生所愿,总会让人趋之若鹜。让宁为来评价的话,也就只能说,这大概就是人生吧……
低谷呆的久了,总应该能否极泰来。通俗点说就是轮也该轮到他了……
毕竟谁也不容易啊,这些日子宁为竟然忆苦思甜。
想当年他第一次去国外参加大会的时候,虽然说江大包了来回路费,还给了他跟余兴伟没人三千美刀的活动经费。但那个时候他什么都不懂,坐的可是小飞机,一路上坐十多个小时可以忍,但腿都伸不直啊,下飞机的时候感觉腿直哆嗦……
一直到上了那位来接他的冯师兄的车上,都还感觉腿有些颤抖……
想到当年的情景,一度让宁为涌起些恶趣味,想着是不是要在世界数学家大会在京城举办那一周,直接把世界上主要航司的大飞机都给包下来,让这些国外的数学家大老们都尝试一下挤在小飞机经济舱里坐十多个小时是种什么样的感受,想来一定会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从经济实力上来说,真要想做的话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多少有些无聊了,也显得不够大气。这大手笔万一被曝光了,大概率真会收获数学界公敌的雅号。
虽然宁为到是不在乎这些,不过花了钱还要被一帮大老们数落一顿这种事情,想想还是很无趣的。
不过再等个几十年,那个时候大概也没谁有资格把他叫去数落一通了,那个时候到是可以试试。老话说男人至死是少年嘛……
只是就目前来说,现在这些事情也就只能想想。以后可以试试,当然是在其他层面上。
这种想法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小调剂。每天需要面对更多的其实还是试验室的许多信息跟琐事。
甚至很多时候琐事占了大部分。
宁为也开始意识到之前把一些事情想简单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加盟,人员管理方面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虽然有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但琐碎的事情还是很多。尤其是科学家这个团体,说好管理也好管,都有着极高的学位,许多人还在大学任教,基本素质肯定在平均线之上;可要管好真的很难,尤其是外籍教授多了,本就奔放的自由思想开始碰撞,总能擦出一些别样的火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9/10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