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舰大炮时代第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38


舰队槽位大小:1。
火炮核心默认
组件:能源核心,超光速元件,推进器,探测器,作战电脑。
武器槽:M1,S4。
通用槽:S5,A1。
武器全是二代电磁炮,不过有一个槽位是二代电磁炮中型。
在他开火的瞬间,两艘海盗炮艇的两门中型电磁炮已经准备就绪,只见两道破空轨迹划过,李清明显感觉战舰连震两次,能量护盾瞬间下降了了近五百点护盾值。
不过他这条护卫舰的五个通用槽位配备有三个三代能量护盾,每个能额外增加1000点护盾能量,三个增加3000,加上战舰基础1000,共有4000的护盾能量,能扛八九波。
但他不是傻子,不可能正面硬扛,一波尝试之后,李清立即下令:
“战术迂回,向一号目标接近。”
对手全配备的远程电磁炮,远程对轰自己只有三门电磁炮肯定吃亏,只有冲进机关炮的作战范围内,利用机关炮的超快射速快速击破对手。
如果在空旷的太空中,李清这战术不好实现,野怪也有简单AI,也会知道利用自己的优势。
但在到处都是陨石的小行星带内,战舰往陨石群里一钻,敌人远程电磁炮就不好瞄准了,只能追过来寻找他接战。
李清正襟危坐,目光死死盯着雷达扫描的画面,太多陨石阻拦,雷达画面上扫描的敌舰时隐时现,但能确定两艘海盗炮艇的大致方位,甚至超高的感知与心智以及精神,令他能冷静的思考,在脑海内模拟出附近战场地形,直接模拟接下来有可能遭遇到的情形,然后结合不同情形模拟战斗。
这是一种很神奇的状态,正常来说只有作战电脑在收集足够多的信息后才能做到,但他单凭人脑就能做到。
当然,这也是作战范围小,如果是大规模作战,战舰数量过多,或者对手是玩家变数太多,他就没法模拟出来。
但这已经很强了,对付野怪那完全是大材小用。
PS:护卫舰属性重新调整了一下,以现在为准
===第八章
胜利与学习技能===
在他精准的控制下,借着强大记忆模拟的战场,护卫舰利用不同陨石来掩盖自己身形,悄无声息摸到了一块四百多米的陨石之后战舰打横。
约莫一分钟后,一艘海盗炮艇从陨石后面飞出,压根没有发现藏在陨石后的护卫舰。
“开火!”
一声令下,蓄势待发的三门电磁炮与两门机关炮同时喷吐炮弹。
电磁炮开火一轮,炮位上的自动装弹机正有节奏的将储存的金属电磁炮弹弹出,电子扫描确定炮弹没问题,用传输带传至炮位,再扫描一遍才装入炮匣之中,再填入炮口,然后等瞄准目标后再次开火,其间间隔25秒。
但这只是理论最快速度,实际战斗中不论自己战舰会移动,敌人战舰也会移动,加上瞬息万变的战场中各种干扰,实际上很难做到理论最大发射速度。
但机关炮就没有这种问题,这种武器的炮弹像子弹一样,整整一个基数5000枚脱壳炮弹为一个弹药箱与机关炮连在一起,可以像机器一样连续发射,只是速度没有机关枪那么快,约两秒发射一枚。
在李清的命令下捕捉到这一艘海盗炮艇后,护卫舰死死咬住保持双方距离在二三十公里左右,两门机关炮不断喷吐脱壳炮弹,在海盗炮艇表面能量护盾上不断打出一个个凹坑。
三代火雨机关炮的伤害是2530,射程60公里,修正和电磁炮一样,25的护盾伤害,50装甲伤害。
两门集火,短短十几秒就将这艘海盗炮艇并不雄厚的能量护盾击破,无数子弹打在海盗炮艇厚厚的装甲上面,火星四溅。
虽然动能子弹对装甲有50的减伤修正,但架不住机关炮的射速太快,追着不断倾泄火力,同时他还有空闲控制战舰利用敌方战舰与周围陨石来规避另一艘海盗炮艇的攻击。
虽然海盗炮艇的指挥官感觉到不对想摆脱这种情况,但这种普通野怪战舰不论配置,还是指挥官技能都比不过他,不论怎么规避都甩不开他,被他追着生生A爆,断裂成两截燃烧的残骸撞在一颗陨石上引起第二次殉爆。
战争是最好的催化剂,在这种实际战斗中,不论海军指挥技能还是护卫舰操作技能的经验涨得非常快,远比平时要快得多。
干掉一艘海盗炮艇,护卫舰的能量护盾还有一千多的护盾值,几乎没有停顿调头向刚才追了那么久的另一艘海盗炮艇杀了过去。
硬扛着海盗炮艇一大四小共五门电磁炮的轰击,三门三代电磁炮加两门机关炮疯狂集火,直至战舰能量护盾被击破,厚厚的合金装甲被炸得碎屑纷飞,以几乎两败俱伤的方式将最后一艘海盗炮艇击沉。
仔细清点战舰的损伤,李清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YY个呸的,十几万没了。”
能量护盾打没了可以重启,但需要一块标准能量块重新激活充能,也就是十万星元。
这是最低标准,哪怕一条战列舰的护盾没了也需要最少一块能量块重新激活,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可以任其慢慢的自动充能恢复,如果还有战斗任务需要快速充能,就得消耗大量能量块直接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能量护盾如果没有被彻底击破,哪怕只剩几点能量护盾值,战后是可以依靠战舰的反应堆慢慢恢复,不需要额外能量块。
只有护盾彻底被击破,才需要能量块重新激活充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