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第9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8/1037


人家遇到困难,甚至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除了未经允许闯入长江的外轮,这些年从未因为船舶缺陷根据国际公约和国内的法律法规滞留过外轮,处罚的也很少。
之所以对人家这么好,并非崇洋媚外,主要基于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我们自己的货轮比较老旧,在管理上正在努力跟国际接轨。中国加入WTO还有个缓冲期呢,所以在这方面不能太较真,不然就成选择性执法了。
二是现在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果检查太严格,处罚太重,外轮就不愿意来滨江港。把人家都吓跑了,怎么发展港口经济,又怎么出口创汇。
去年全国的外汇储备只有五百多亿美元,而需要用外汇的地方那么多,出于进出口考虑,执法要讲究尺度。
再就是开展PSC检查不但要精通国内的法律法规,也要精通中国这些年来加入的各种关于海事的国际公约。
这个精通不是看看那么简单,而是要真精通。
比如你滞留一艘外轮,人家对滞留的理由不服,会向注册的船级社反应,外国的船级社会联系中国船级社,船东甚至会找验船师第一时间飞过来,就你滞留货轮的理由进行核实。
你必须有理有据,要让人家心服口服。
而我们的安检员由于学历等原因,真正精通国际公约的并不多。
总之,这是涉外执法,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汤局头一次遇到外籍船员有可能持假证书的情况,摸着下巴问:“咸鱼,你见过那几个船员?”
“见过,不然我也不会怀疑他们是假船员。”
“能核实吗?”
“想核实他们的证书真假,最权威的办法只有通过我们中国的船级社联系发证机构。”
联系国外的发证机构核实,想想就知道没那么容易。
汤局摸摸嘴角,低声问:“老杨,那条船什么时候走?”
杨科长抬起胳膊看看手表:“这会儿正在装货,从船代和港务局报过来的计划上看,他们打算今天夜里十一点出港。”
“且不说一时半会儿很难联系上国外的发证机构,就算能联系上等反馈也来不及。”汤局掏出香烟,抬头看看朱大姐。
朱春苗很清楚局长是想问自己的看法,不禁看见韩渝。
韩渝知道这对港监局而言是一个挑战,直言不讳地说:“货轮上的船员如果持假证书上船工作,没经过正规培训,实际操作能力难以保证船舶航行安全要求,一旦发生事故,将对我们长江水域乃至沿海的海上交通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构成威胁。”
安检组的徐组长跟咸鱼一样跑过船,并且曾做过六年远洋货轮的船长。
以前做船长时进外国港口总是提心吊胆,不止一次被外国的PSC检查官处罚乃至滞留过,早就觉得有来就要有往,对待外国货轮也要严格。
见韩渝提了出来,徐组长深以为然地说:“汤局,方便旗本来就应该是安检的重点,不管哪个国家的港口都是这样的。而且我们管辖的是长江最繁忙的航道,江上那么多船,航道情况又那么复杂,那些船员如果都是‘二把刀’,出了事怎么办,这个责任谁负?”
“可想查实那些船员持的是假证书很难,并且船今天夜里要离港。”
“再检查一次,仔仔细细检查,那条船管理混乱,不然也不至于锈迹斑斑。只要检查出缺陷,我们就可以依法滞留。只要能滞留两三天,他们所持的证书是真是假,肯定能收到反馈。”
对执法人员而言,滞留只需按规定出具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手续。
对船东来说,每滞留一天就会造成一天的经济损失。
船东是香港的,香港再过一年多就要回归祖国,这件事必须慎重,汤局深吸口气,再次看向朱大姐。
“汤局,船东是香港的,但船籍是巴哈马的。”
朱大姐沉思了片刻,接着道:“而且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假证书,不只是危及到水上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也违反了国际公约和我们中国的法律法规。”
如果个个都不遵守中国法律,那法律的威严何在!
汤局权衡了一番,掐灭烟头站起身:“滞不滞留回头再说,老徐老杨,你们再登船检查下。咸鱼,你跟老徐老杨一起去,先看看有没有缺陷。”
参与执行转运任务的两个多月,韩渝总担心航经国家的PSC检查,在半潜船上几乎每天都要研究相应的国际公约和航经国家的进港规则,几乎每天都要根据PSC检查的自查表,一项一项自查自纠。
“久病成良医”,总担心被检查,反过来检查别人绝对得心应手。但考虑到国内的法律法规,韩渝抬头道:“汤局,按规定我不能上外轮。”
韩向柠帮长航分局捣毁制贩使用假船员证书的团伙,让长航分局缴获了几百万。
现在咸鱼帮着检查外轮,如果怀疑的一切能证实,那港监局一样有权对持假证书的外籍船员,对不称职的外籍船长乃至船东进行处罚。
谁会嫌钱多,并且只要能查实,滨江港监局就是“内外开花”。
刚查获国内的假证,紧接着又查获国外的假证,都走在兄弟港监局和海监局前面,上级只会表扬不会批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8/10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