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第8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7/1037


有交通部的《东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有《船舶标准化工程师》,有《东海造船》、《中国造船》、《航海》、《中国航海》,还有《航海技术》。不过相比那些期刊,《舰船知识》不是很专业,主要是看个新鲜,我都是把它当故事会看的。”
平时看哪些期刊报纸,能直接体现出一个人的眼界和水平。
冯局磕磕烟灰,追问道:“除了船舶技术和航海类的,你们还看哪些报刊杂志?”
“这就多了,有三大队订的《中国交通报》、《中国水运》、《世界海运》和《长江航运报》,有我们自己订的《人民日报》和《人民公安报》。现在不是搞消防么,分局帮我们订了《中国消防》和《消防科技》。
水上分局的水警三大队现在也在趸船上办公,他们订了《人民公安》、《公安教育》、《公安研究》和《啄木鸟》。新杂志和这些年的旧杂志太多,我们专门收拾了一间舱室存放。”
以前只知道小伙子爱学习,没想到竟如此认真。
冯局好奇地问:“这么多期刊杂志你们看得过来吗?”
“冯局,别人不知道你最清楚,我们天天在船上,没别的娱乐,就靠看报纸杂志打发时间。”
“好吧,换个问题,圣彼得堡没有听说过?”
“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听说过。”
“有没有去过?”
“没有,那边我只去过芬兰的汉科港。”
“荷兰有没有去过?”
“去过,不过我只靠过港,没上岸。”
“有没有上岸不重要,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引进一条基洛级潜艇,怎么才能把它从圣彼得堡弄回来。”
韩渝没想到冯局会问这个问题,不假思索地说:“开回来呗,既然买人家的潜艇,不可能不安排艇员去培训,让参加培训的艇员开回来。印度和伊朗也买过前苏联的潜艇,他们好像就是自己开回去的。”
冯局提醒道:“咸鱼,你既是远洋海轮大副,也是001的船长,现在又是港监局的兼职引水员。再想想,从专业的角度想。”
“从专业的角度……自航回来是不太合适。”
“说说,怎么不合适。”
韩渝打开了思路,分析道:“我不知道基洛级潜艇的实际续航能力,但它是常规潜艇,浮航排水量总共才两千多吨,续航能力肯定不可能超过一万海里。而从圣彼得堡到我们中国总航程近一万两千海里,没有保障船随航肯定不行。
接收潜艇的海军艇员肯定参加过培训,但培训终究是培训,可能只会基本操作,想真正形成战斗力需要一段时间。让他们驾驶那么先进、那么昂贵的潜艇远航风险太大。可以考虑雇前苏联的艇员,但一样有风险,而且会增加成本。”
见两位军官一脸惊诧,冯局禁不住笑道:“有道理,继续说。”
“回来要经过大西洋,要绕过非洲,经马六甲海峡回国,航经的海域遇到高海况很正常。如果那条潜艇是刚下水或是条老旧的,能不能经受住高海况考验又是一个问题,这就需要一条大功率的拖轮随航,这又增加成本。”
韩渝沉思了片刻,接着道:“我虽然不是海军,但对潜艇多少了解一些,如果自航回来,要经过那么多国家的海域,这就意味着潜艇的噪声特征很容易被人家捕捉,这对潜艇是很危险的,不利于保密。
而且潜艇跟坦克一样,主机辅机电池和关键部件应该都是有使用寿命的,还没正式入列就要航行一万多海里,肯定会影响潜艇的使用寿命。
再就是沿途很难说要不要靠港补给,军舰靠港跟货轮靠港不一样,既不利于保密,也会涉及到一些国际公约,甚至涉及到主权问题,会很麻烦。”
行家一开口,便知有没有。
一个高级军官流露出惊愕的神情,另一个高级军官示意冯局继续问。
“咸鱼,我可以透露下,我们中国买了两条,现在要先转运一条回来,我们中远参与转运。你再想想,怎么才能把潜艇安全运回来。”
“拖船拖带和驳船运输也不现实,因为这两个办法只适用于近海短途。而且拖带时潜艇和驳船的水上机动性能太差,一旦遇上高海况会很危险。”
韩渝绞尽脑汁想了想,接着道:“走陆路好像也不现实,吨位那么大,就算能装上火车也超高超宽。况且潜艇是精密装备,经不起折腾。”
“再想想,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要考虑成本,也要确保安全!”
“如果有大型浮船坞就好了,南朝鲜海军好像用浮船坞运过潜艇。”
“我们有浮船坞,但没那么大的,并且我们的浮船坞都在近海,没去远海作业过,更别说远洋航行了。”
“我们有没有半潜船,半潜船跟浮船坞一个道理。”
两位高级军官眼睛亮了,不敢相信一个长航公安干警居然跟中远的专家想到了一块。
小伙子很争气,冯局很有面子,不禁笑道:“实不相瞒,我们考虑的就是这个方案,但这是第一次转运,在国际上都没先例,甚至要展开国际合作。咸鱼,你觉得用半潜船转运,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冯局,刚才说过,潜艇是精密装备,将来是要潜到水下的,船体结构不能有一丝变形,不然那么昂贵的装备会很危险,艇上的官兵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在装载时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装上半潜船之后的固定也是一个问题。”
“能不能找专业的加固公司?”
“这个之前都没先例,港口的加固公司哪干得了这活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7/10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