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第2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8/1037


“一是要加强治安管理,不怕二位笑话,你们来之前我们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们来了之后我心里有底了。只要在经费上有保障,我们就能搞好江上的治安,进而协助你们搞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提到经费,金卫国不敢开口,下意识看向朱春苗。
朱春苗连忙笑道:“徐所,需要我们怎么保障,尽管开口。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只要我们港监局能做到的,肯定会保障到位。”
“那我就不跟你们客气了。”
徐三野点上香烟,开门见山地说:“除了水电费、电话费和一个驾驶员的工资之外,能不能再帮我们解决三个合同制民警的工资。”
沿江派出所确实缺人,不然也不会让两条鱼全副武装上阵。
朱春苗觉得这个要求不算过分,问道:“合同制民警多少钱一个月?”
“如果我们局里招聘,工资待遇很低,一个月只有六七十块钱,根本留不住人。水上警务跟岸上的警务又不太一样,在水上维护治安不但很辛苦很危险,并且需要一专多能。”
徐三野一连抽了几口烟,接着道:“所以我们要么不招聘,招聘就要与正式干警同工同酬。见习期一年,见习工资每个月五十三块五,见习期满之后一百左右。”
一年增加三四千块钱投入,对港监局而言不是问题。
相比经费,朱春苗更关心人招过来能不能发挥作用,好奇地问:“徐所,合同制民警跟正式民警有什么区别?”
徐三野解释道:“八四年严打的时候,许多地方警力严重不足。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自行招录了一批人民警察。跟正式编制的民警一样有警号、有警察证和工作证、有执法权。
但由于没经过组织、人事部门办理录用手续,不列入国家公安行政编制,不具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他们的警察身份只在省内承认,出了省人家不承认。”
对这些余秀才最了解,补充道:“合同制警察是江对岸的熟州市先搞的,八四年他们在全国率先招录合同制民警,一下子招录了两百多个。
分配在二十几个乡镇派出所,弥补了基层警力的不足,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推广。”
只要有警号、有执法权就行。
滨江港监局管辖的水域都在江南省内,又不要跨省执法。
朱春苗觉得招录三个合同制民警也不错,笑问道:“徐所,既然是合同制民警,那这个合同是跟你们所里签,还是跟你们局里签?”
“以前各派出所就可以招聘,现在其实一样可以,只要符合招录条件,并且能解决人家的工资,去局里报备一下就行。但这三个合同制民警既不是我们所里招录,也不是我们县局招录,而是余局招录。”
“我招录?”
余秀才以为听错,一脸惊愕。
徐三野微笑着点点头:“确切地说是水上公安分局招录,余局,我觉得只要能解决经费,这个工作不难做,市局领导应该能同意。”
“徐所,别开玩笑了,我们在市局就一间办公室。”
“我不是在开玩笑。”
徐三野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笑道:“有港监局大力支持,想在江边找个办公场地还不容易。至于执法船艇,你们马上就有一条玻璃钢快艇,完全可以先成立一个直属大队。”
李卫国愣了愣,很快就反应过来:“余局,加上我们陵海大队,到时候你就有两个水上治安警察大队!”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儿饼……
余秀才感觉像是在做梦,一脸不好意思地说:“可经费是港监局赞助给你们所里的。”
“经费是赞助给维护水上治安管理部门的。”徐三野回头看向朱春苗,笑问道:“朱主任,你说是不是?”
在滨江那边成立一个水上治安警察大队,民警工资是港监局出的,办公地点完全可以设在局里的囤船上,那跟港监局的水上治安警察大队有什么两样。
更重要的是,余秀才这个局长非常好打交道。
朱春苗没想到有这么大收获,欣喜地说:“徐所说得对,只要能加强水上治安管理,这经费赞助给谁都一样。”
余秀才不知道徐三野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敢蹬鼻子上脸,小心翼翼地说:“徐所,你们这边一样缺人。”
“我们这边虽然缺人,但不能再增加人。”
“为什么。”
“岸上的治安管理压力一样大,兄弟所队比我们更缺人,我们要是再招录,人家会怎么看,局里的工作又怎么做?”
徐三野深吸口气,继续道:“再就是我们要么不招录,只要招录了就要留住人。我这儿给合同制民警发正式干警的工资,兄弟派出所的合同制民警肯定有想法,这个队伍让局里怎么带?
你招录就不存在这些问题,招录的人到时候就是市局的合同制民警,并且要在冬天冻得要死、夏天热得要命的江上工作,市局的合同制民警本就不多,他们应该不会眼红。”
我自己找钱招兵买马,充实水上治安支队乃至水上公安分局的力量,局领导肯定会支持……
真要是搞起来,那就是直属大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8/10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