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1037


休息了一会儿,忍不住走出房间锁上门,一个人下楼闲逛。
石板街、石板桥、文昌阁、古戏台、满是窗棂格子的门面房……处处都带着古韵。
据说这条老街起源于北宋年间,当时有个名叫林乐耕的建福的名士来此隐居。
他有三个儿子,分别居住附近三个地方,于是有了东林、西林、中林三个村子,三林塘也由此而得名。
吃饭时邵磊说逛三林老街,一定要尝尝三林美食。
因为这里自明清以来就号称厨艺之乡,三林的厨子被称为“铲刀帮”,可以说是东海本邦菜的祖师爷!
晚上尝了,三林的肉皮是不错。
但肉皮就是肉皮,烧的再好吃它依然是肉皮。
相比之下,韩渝还是更喜欢中午客轮上的红烧大排。
难得来一次,三林酱菜要买点带回去。
买了几斤酱菜,正准备回旅社,无意中发现前面有公用电话。
一个人出差,不给所里打个电话,徐所他们一定不放心。如果电话费不贵,可以顺便给林小慧打个电话。
韩渝情不自禁走了过去,问道:“阿姨,长途电话是怎么收费的。”
“你要打到哪儿。”
“陵海,江南省的陵海县。”
“等等。”
坐在小商店里的中年妇女,翻找出一份收费标准,仔仔细细看了看,抬头道:“长途是按距离收费的,打到陵海超过两百公里,每分钟五毛。”
有点贵,不过也打不了几分钟,打通了只要说几句话就行。
韩渝想想又问道:“阿姨,有没有发票。”
“发票没有,收据要不要,我可以给你写个收据。”
“收据就算了。”
“到底打不打?”
“打。”
“会不会打,有没有号码,知不知道区号?”
“我知道,我会打。”
“那就打吧。”
妇女要看电视,有些不耐烦。
韩渝拿起电话,先拨区号,再拨所里的号码,等了大约一分钟,听筒里传来老章的声音:“我是沿江派出所,请问找谁。”
“章叔,我韩渝啊,我到了东海,已经在离船厂不远的镇上住下了,明天一早去船厂。”
“好好好,我正跟老钱说你这会儿到了哪儿呢。”
“徐所和指导员呢?”
“徐所中午去你嫂子娘家,帮你吃糖粥了。下午去了趟消防队,没来所里。指导员今天不值班,一下班就回去了……”
“章叔,长途电话贵,我就是报个平安的,我先挂了。”
韩渝紧盯着计费器上的时间,快跳到四十三秒的时候果断挂断。
掏出一张五角的纸币,先把长途的电话费给了,一脸不好意思地问打到许汇多少钱一分钟。
妇女懒得解释,递上收费标准,让他自己看。
原来东海的公用电话费用是以空间距离计算的,不超过25公里每分钟通话0.1元,不超过50公里每分钟通话0.2元,不超过100公里每分钟通话0.3元……
一毛钱能聊一分钟,一块钱能聊十分钟!
韩渝觉得不算贵,至少承担得起,赶紧掏出记有号码的小本本,翻出号码拨通过去。
人家那边也是公用电话,但服务态度比眼前这位好,问清楚找谁,很热心地帮着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10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