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第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348


关西动荡多年,百姓轻于去就,就会造成这种现象。地方官员们面对这种情况,也会倍感无力,只能谨慎行政,不敢贪多冒进。
如此一股顽贼被剿灭,自然是一个扩大垦荒生产的好机会。而李泰从贼巢中解救出来的那些乡民,本身就有亲属和乡里关系,是最适合的扩户授田对象。
至于那些根脚不明的俘虏,哪怕是正当年富力强,也不敢轻易的开籍授田、分给什么生产资料,只能作为奴役使用。
除了道谢之外,郡守又旧事重提,希望李泰能将防城设在白水郡中。
在见识到李泰部伍的战斗力后,郡守开出的条件更加优厚,表示只要李泰点头,那么防城人工物料一应消耗俱由郡府承担,并且每年还会给役千人、并资给一部分防城粮秣。
关西诸州郡除了每年固定的租调常税和使役之外,还要承担一定的军伍寄食,这同样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可若李泰设防于此,郡府便有理由拒绝上司加派的寄食任务,而且李泰部伍战斗力高、机动性强并军纪严明,若能久驻于此自然让人放心。
这样的条件倒也可以说是诚意不小,但李泰却已经决定设防洛水东岸的澄城郡。
因为澄城郡下属的石堡县县令今冬秩满、将要去职,而郡守答应会向台府推荐李泰提供的人选,等于是将整个石堡县都划进防城势力范围内。
相比之下,李泰自然更加属意澄城郡的条件,对白水郡这里便也只能说声抱歉了。
不过他也保证,如果白水郡境内还有什么匪患滋扰,他所部人马随时可以过河剿定。毕竟他还有产业在白水境内,而且还要在白水境内设立军器工坊。成年人的想法当然是我全都要,不必局限于洛东还是洛西。
彼此交涉的结果,是白水郡每年负责筹给李泰一批煤炭等物料,李泰比照时价收取,算是节省了诸方采买的人力运费等。
李泰则负责承担白水郡内一千人马的寄食名额,台府再分配部伍寄食州郡时,考虑到这一情况,就会给白水郡减轻一部分压力。
说穿了,就是白水郡现在由李泰负责保护,霸府的这些军头如果想打秋风,给面子的话你们就不要过来。如果不给面子、那就不给吧,如果想让李泰真正出面驱逐,这是得加钱。
李泰所部又在白水郡城外逗留两日,等到战利品盘点分配清楚后,一部分便于携带的直接带走,另一部分则暂存白水郡府库中、请他们陆续派人送回,然后李泰才率部离开。
行军一日,抵达南白水境中的张原,吕川等开路先驱便迎了上来,除了这些本部甲卒,还有多名此境乡士跟随。
等到部曲们在庄园外驻营完毕,李泰进入营帐中稍作休息,才着员将吕川和几名乡士引入,开口问道:“怎么回事?说罢。”
几名乡士见李泰如此年轻英俊,大悖于他们脑海中所想象的悍将形象,惊诧之余也暗暗松了一口气,那族老张鹤入前作拜道:“小民等有罪,旧与乡豪周氏结仇,其今在势,每将县中苦役使派我家,为了保住户中儿郎们,只能伪作被匪徒掳走”
“是自己做匪罢?”
李泰闻言后便冷笑一声,转又沉声道:“山南飞鹞子的匪名,我也有闻。今肯给你们一个机会,若还不老实交代,那就不必再说了。”
跟随入帐的年轻人张石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都督明鉴,小民便是山南飞鹞子。旧年为活,的确是做了一些匪行,但这与户中亲长们无关。大都督若需加刑,罪民一身领受”
===0187
关西道门===
关西盗匪成分复杂,乱兵溃卒、胡汉强梁掺杂其中,就算有地方强族客串充当也不奇怪。
李泰之所以知道这个山南飞鹞子的匪名,倒不是那些郡县官员提及,这一股盗匪势力不大、主要活跃在南北水县的西南境,匪迹也不算多,在匪势猖獗的大环境下并不起眼。
李泰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他妈的被这飞鹞子给抢过!
年初他门生刘共押运一批物料从南北水返回商原庄,于县境中便被这飞鹞子给劫走。
但因所押运的多是墨锭等印刷材料,本身价值不大、用途也少,人货才被放过,只将他们随行携带的口粮吃食等扣了下来,刘共等向乡人借粮才得以返回。
那会儿李泰势力还不足以跨境追捕,再加上人货损失不算太大,并没有就此追究下去。
但在刚才诸员迎见的时候,随行的刘共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个飞鹞子,毕竟这年代还不轻伤人命的盗匪也不多,让刘共印象深刻。
那族老显然也并非不知儿郎们在外所为,听到李泰直接叫破匪号,便也连忙跪拜在地颤声道:“寒家旧年也曾是忠勤恭谨的积善之户,族长松龄公率诸乡义追从王师交战,但却没于关东,无一生还,自此才失势于乡里”
李泰听到这话后便转望向一旁的刘共,刘共本就南白水人,闻言后便点点头,表示这族老所言非虚。
“石奴他本来深具道缘,幼年便追从楼观贤师离乡修道,惊闻家变之后才返乡里。恰逢当县世仇掌势,不恤此族死伤惨重,仍然派给危重之役,不得已才作此下计。石奴他久承上师贤训,虽然困于家难不得已委身为贼,但绝没有滥杀”
李泰抬手打断这族老的话语,转而饶有兴致的打量了几眼那飞鹞子张石奴,忍不住笑语道:“居然还是道门弟子,你师从哪一位贤师?”
“家师尊讳宝炽,乃颍川陈上师。”
张石奴连忙躬身作答,偷眼见到李泰不再满脸厌恶,赶紧又作拜道:“小民资质愚钝,虽未受箓授法,但追从上师数年,学成一身搏击之技。若大都督肯包容前错,庇护族亲不受乡仇虐害,小民愿捐身报效、至死无贰!”
听到这年轻人自陈师承,李泰不免眸光一亮,没想到随便审问一下,倒是挖出一个宝贝。
南北朝佛教昌盛,后三国都有侫佛之举,相对而言,道教就显得有点低调。南朝尚有陆修静、陶弘景等为代表的天师道传承,但在北朝,道教则更显式微。
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便是北天师道的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灭佛崇道时期很是风光,甚至北魏皇帝一度都要公开受箓,搞点君权神授的仪式。
但随着寇谦之这个领袖去世,再加上主张灭佛的崔浩牵连国史桉、整个清河崔氏几遭灭族,北天师道便更加式微,几近传承断绝。
楼观道也是北朝道教的一个源流,其代表人物便是陈宝炽,因其道门宗师的身份,就连西魏皇帝元宝炬都将之引为上宾,在关西也拥有颇多信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