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348


那少年骑士似有所觉,回身向后方瞧了一眼,妙音小娘子这才见到他的全貌,已在唇齿间的字节陡地一滞,变成了一声俏皮清脆的弹舌。
那婢女初时不解其意,刚从侧方见到那少年骑士回头,前胸却被猛缩身回来的自家娘子后肘撞了一记,吃痛护胸,有些畏惧的缩在一边,片刻后眸子一转,捂着嘴巴弹舌起来。
“你住口!”
妙音听到这声音,俏美的脸颊上便有些羞热,握起小拳头在婢女面前晃了晃。
又过一会儿,她又忍不住探头往车前方望去,口中喃喃道:“这背影有些熟悉,脸庞却看不清楚。他是哪家的子弟,怎么跟咱们同行?难道也是来拜望太师?”
“娘子你怎么会熟悉!这样英俊郎君,见过一眼怎么会忘!奴是没有见过,娘子又去哪里见?”
那婢女闻言后便摇头说道。
妙音小娘子正蹙眉回忆,听到这话后则咬唇笑起来:“我也不会忘,那就是应该没见过了。你想不想知他身世来历?”
小婢女摇头一叹:“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奴只是娘子的小婢女……”
“瞧一瞧,能怎样!我瞧一眼花朵、瞧一眼彩羽,是自己的乐趣。他若怕人瞧,索性待在自己家里不要出门……等等,我刚才说了什么?呃,是彩羽、彩羽!”
小娘子正喃喃自语,思绪却忽然打通起来,顿时贝齿紧咬,低头在车厢内摸索起来:“我刀呢?”
(
===0103
夺路而逃===
李泰在将独孤信家车马引入庄园中后便识趣止步,让他们随行仆人们往山谷别墅中尽情布置。
他虽然有点欲壑难填的小野心,但也不得不承认独孤信之前送来的那一批礼物连他整个庄园买下来都绰绰有余,当然也要投桃报李、给人家一点自由。
眼下刚刚到中午,趁着假期还有几天,他便翻出乡里渠盟整理的一部分塬上井渠图纸和资料翻看一下。
虽然渠盟内部人事构架完整、分工明确,不需要他亲临现场的主持,但对工程概况和进度还是得有一个了解,否则这日渐增长的乡望还是感觉有点心虚。
井渠的工程难度要比平地开渠更难一些,除了竖直打井之外,还要在水井之间开凿暗道潜渠,并用陶罐填塞,避免水流渗漏、土道坍塌。
因为大部分都是地下作业,施工难度和成本消耗都非常的巨大,进展便不如之前那么顺利,到现在才只开掘出十几里的渠道,怕要入秋才能完全凿穿商原,使渠道进入南坡,继续露田凿渠。
这一次重修龙首渠,真正受惠的虽然只有武乡郡境内几县,但所带来的影响却越来越大。就连洛水中游一些郡县大户们都来到这里,跨地取经。
因为洛水中游水流更少,所以沿河两侧的灌溉条件更加的恶劣。
至于为何只是吸引了民间乡户,却没有更多的官府力量被启发吸引,原因也很现实,就是没钱。或者说郡县一级的官府,既没有这么深入乡里的动员力,也没有富足的人力和物资,进行这种耕桑基础建设。
眼下地方官府的主要任务,还是扩户垦荒、扩大税源,如果贸然启动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势必会加重对治内均田户的压迫和剥削,造成编户逃亡,结果就是得不偿失。
在没有一个强大编户基础和稳定的地方行政之前,官府在地方管理和控制方面,是远不如地方豪强那么扎实有力的。
所以在大统九年宇文泰开始招募关陇豪右部曲为军的同时,后续几年里对地方豪强的倚重会越来越大,出现许多豪强为本州刺史、本郡郡守的现象。
从军事到地方行政,逐步的放开对本地豪强的限制,加深对他们的依赖。这也就是后世所谓“关中本位政策”的内容之一,也是关陇集团这一概念逐步形成的一个过程。
李泰借龙首渠一事,于此乡里的影响力也在不断的扩大着,名声甚至都已经传到了洛水中游。那些地方的乡户虽然未必如本乡人这般对他听命行事,但已经知道洛水下游有这么一个人。
这种乡望影响力的增长,一旦遇到一个变现的契机,回报也会是非常可观的。
只可惜现在他已经入事行台,时间的安排不再像以前那样从容随意。否则他还真想在乡里组织一个先进工作小组,由自己率领着、沿洛水北上传播他们的治水经验,顺便刷刷脸。
由于考成法的缘故,现在的宇文泰对他更增赏识。
同老板交流增多,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这也意味着考成法成为行台定制之前,宇文泰应该不会放他从事方面具体的工作,他即便在行台上班,所接触最多的也只会是行政方面的统筹工作。
其实他心里还有一个思路,就是裁减大行台中那些冗闲部门。
如今的大行台府,所设诸曹已经达到了将近三十个,其中大部分都是意义不大、或者职权重合。这无疑会造成大量的行政浪费,冗司冗员这么多,你以为你是富得流油的北宋啊?
但随着进入行台,李泰很快便察觉到,大行台之所以设置这么多冗司,主要还是为了扩大行台的权力范围,一步步的蚕食顶替西魏朝廷的执政能力。
眼下的西魏皇室不可谓完全的傀儡,仍然具备一定的能量。
在东魏高欢虎视眈眈下,宇文泰也不能放开手脚的挤压西魏皇室生存空间,不只几场大战都要西魏皇帝或太子出面动员,中央官僚的人事安排他也不敢插手干涉太多,只是将禁军的领导权掌握在手。
高仲密来到西魏,就能担任司徒、太尉等公位。
但那些劳苦功高的北镇将领们却罕有出任,并不是宇文泰在刻薄老兄弟们,而是他也没有那么大的政治声望将这些北镇武人随意安排公位。同时也担心这些人入朝之后,立朝可能会向元魏皇室偏移。
所以李泰就算提出这一思路,宇文泰也不会执行。如果事情能这么简单处理,他也不会煞费苦心的搞那套非驴非马的六官制改革,甚至连苏绰这个最重要的谋臣都给累死。
他这里还在勾勒着西魏的权力格局、并分析自己的机会所在,若干凤在堂外探头看了看,见他仍在伏案忙碌,便又退回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