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348


想到这一点,李泰心里不免一动,又想到之前表哥崔谦跟他的谈话,便开始考虑截胡的可能性。虽然很渺茫,但想想也不犯罪。
如果想截胡,他现在这状态显然是不行的,闲在乡里凭什么跟人家肱骨元从、实力军头竞争?
起码也得进大行台做事,宇文泰兴许就看小伙儿又帅又精神,实在不舍得他去别家登堂做客。哪天下班晚了,留家里吃顿饭,感情这不就来了?
想到这里,李泰又长叹一声,他何尝不是壮志激昂、智力拉满,兢兢业业种田谋国。可是生活啊,总把人逼得往吃软饭上想,关键想想还特么挺过瘾。
就算最终娶不成宇文家的女儿,李泰觉得自己也得做个芳心纵火犯,让宇文泰闺女们以后结婚时见到自家夫郎感慨一句:“一门宾客,早有李郎、晚有李郎,丰神俊秀,使人难忘,不意天壤之中乃有X郎!”
思计狂野倒是没什么,但做事还是得一步一步来,特别当下能够影响和控制的人事,这才是他真正的基本盘。
四月上旬一天,左近乡里豪户再集商原庄中,倒不是为了讨论渠事,而是要参加一个小仪式。
李泰之前便有要创设乡学的想法,也着员周告乡里,乡人们对此反应也很热烈,特别家中有子弟将要成丁者,更是频频来问几时开学。
经过小半个月的筹备,这乡学框架便搭建起来,庄里学舍都是现成的,教师则是李渚生等部曲老人,加上贺拔胜部曲中几名文士。
第一次开学,李泰挑选收取了二十名学生,主要是年龄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乡豪子弟。
他也不是不想顾及乡里普通的均田户,但这个年纪的成丁或者半成丁,已经算是乡人户里重要的劳动力。就算李泰肯教育,他们也很难将劳力闲置学舍之中。
开学这一天,左近子弟入学的乡豪们各驱车马来到商原,各自进奉束脩之礼。而那些学生们,则被集中到学馆小校场上,各自换上一身略显粗糙的麻布衣袍,顶着渐渐燥热的初夏骄阳队列站立着。
李泰坐在校场一侧的凉棚下,笑着对那些乡豪们说道:“先贤治学,虽说有教无类,然诸学徒受教仍是深浅有别。禀赋虽有差异,勤功可以补拙。所以凡所传道,治学必先治心。心若不诚,万事皆怠!”
众乡豪们闻言后连连点头,大赞李郎所言至理,只有重重体罚,才能让这些乡里小子学成人样。
所以在校长和家长们联合的PUA下,这些学生们顶着太阳足足站了将近两个时辰,才被获准解散,进入学舍。
学舍中板书“崇道敬长,推诚布公”八个大字,李泰又走进学舍,喝令他们轮流登台对此各抒己见。
学生们晒了三个多小时的日头,心情已经很烦躁,瞧见这个年龄并不比他们大、甚至还小许多的小子站在台上颐指气使,不免更增抵触,对此充耳不闻。
李泰见状后也不恼,直接转身走出了学舍,摆手示意那些在学舍外已经摩拳擦掌的家长们可以进去自由发挥。
听着学舍内传来乒乒乓乓的体罚声和学生们鬼哭狼嚎的叫惨声,李泰也不由得感慨,家庭教育果然是学校教育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啊!
他这里正自感慨,抬头便见一行人正迎面走来,为首者竟是行台要员苏绰。
“李郎凡所作业,都是让人耳目一新啊!治事如此,治学同样如此。”
苏绰远远的便指着李泰笑语道,欣赏之色溢于言表:“治学必先治心,心若不诚,万事皆怠,斯是良言,让人警醒!”
李泰连忙迎上去,上下打量两眼,心里却犯起嘀咕,你咋又瘦了呢?
(
===0094
薪火相传===
苏绰此番入乡,除了拜访慰问贺拔胜之外,还有另一件事,那就是邀请李泰同往长安,去拜会一样疾病沉重的当朝重臣、仆射周惠达。
听到苏绰发出邀请,李泰不免一愣,他跟周惠达属实没什么交情,甚至根本就没有见过面,搞不明白苏绰为何邀请自己同行。
但人家来都来了、话也说了,不去的话总是不好意思。
李泰如今出行,可不像以往那么随意。
贺拔胜入庄之后,驻守朝邑的部曲精锐们陆续撤回,到如今也都留在商原庄。再加上李泰自家的部曲壮丁,随随便便就能拉出来一支五十人的队伍,各自弓刀备齐,甚至还携带了几副轻甲。
“野中跳梁横蹿,我亦颇受其扰,临行则怯,让苏尚书见笑了。”
苏绰听到李泰这么说,一时间也有些尴尬,片刻后才说道:“国运艰难,乡里未言称治,所以大行台也是求贤若渴,希望李郎这样的少君捐身任事。”
我是准备好了,都打算去他家后院芳心纵火!
听到苏绰这么说,李泰心里也泛起一股期待。讲到官职的任免,苏绰在宇文泰面前的话语权甚至比那些北镇元从们还要高,这话已经说的比较明显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上路,行至骊山北麓时,李泰便发现入山游赏的车驾队伍明显比之前行经时多了许多。
想来应该是贺拔家兄弟俩经营的会所已经初见成效,将住在长安的权贵子弟们都吸引过来。李泰在当中虽然没有什么利益牵扯,但见到这一幕也颇感喜悦。
他有心想入山查看一番,但想到同行的苏绰显然不会喜欢那种声色犬马、奢靡享乐的场合,为免节外生枝,只能暂时作罢。
他打算过段时间,再同宇文护他们来巡视一下产业,瞧瞧给赵贵挖的这个坑美不美。
周惠达的府邸位于长安城东,入城曲巷里行走不远,便可见到那高大的仪门。
如今的长安城本就显得局促杂乱,周惠达的府邸却仍宽阔气派,显示出此公在西魏朝廷的超然地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