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9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1/1986


这些僧人便是翻过了高山丛林,借道真腊,扶南,林邑等国,从交州北上江南,他们在各国传法,所以无论林邑,还是扶南,真腊等国,都是佛法昌盛之国。
而天竺,地近西域,与吐蕃隔山而望,这些地方看着广阔无比,其实一圈下来也就那么点地方,容得下几个国度……”
“这么说来,九真,日南,林邑三处,可为大唐之门户?”
当世之人即便再有野心,也缺乏一种世界性的眼界,就算地图摆在那里,也没有大陆概念。
他们只认可山地,丛林,草原,平原,各国疆界等定义,缺少探索未知之地的兴趣和动力。
大陆性国家往往会陷入这样的认知当中而无法自拔,所以当技术进步之后,海洋国家崛起,才改变了这种状态。
………………
李破摇了摇头,拿着树枝在地图上胡乱的敲打了几下道:“什么门户不门户的,你就没有看出来,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通之处?”
李碧又开始头大的研究起了地图,半晌才迟疑的道了一句,“它们好像都临海?”
李破于是赞许的点起了头,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让李碧恨不能举起树枝给他来上一下。
“不错……”他一边说着,一边拿着树枝又比划了一圈,“如此长的海岸线若还视而不见,那和瞎子有什么两样?”
李碧短视怒目而视,大大的眼睛睁的溜圆,表示自己肯定不是瞎子。
这点小愤怒可唬不住李破,他接着道:“陆上不好走便走水路,历代以来,疆土扩展到了这里便无寸进,不过是因为丛林密布,无路可行之故。
不然这些小国哪里会安然留存至今?
如今咱们刚刚立国,国力远不如秦汉,前隋,李道宗攻林邑,打下来应该不成问题,可要想长治久安,却绝无可能。
估计和前面也没什么两样,隔上几年稍微松一松,那边就要叛乱一次,有立国前例的地方最是不好平定,这里面的道理大家都知道。
而且那里的人和咱们不同种,对他们好一些,他们不领情,甚至还会觉得你软弱可欺,对他们严酷一些吧,就会群起反抗,总之还是一句话,鞭长莫及而已。”
这些李碧都知道,便连连点头。
此时太极殿中的场景就比较诡异,皇帝和皇后毫无形象的蹲在那里,对着前隋的地图指指点点,说着“悄悄话”。
近臣们目光茫然,觉着他们太不庄重,却又不敢上前打断,只能放空自己的脑袋,在心里默念俺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听到,也什么都没想。
宦官们早已退到了角落,这里更没有他们说话的份,躲起来是最好的办法。
李碧此时已经渐渐的把握住了丈夫的想法,因为杜伏威出海之事她已经听到不止一回,如今又在筹建那个什么长安海事学院。
只要稍一联想,将这些东西联系在一处对于一国皇后来说并不为难。
“想要行船过去,可要比平地远的多了,而且历代造船之术也不差什么,却无人想及于此,又是为何?”
李破不由哈哈一笑,“我听说东海有三座神山,上有长生不老药,始皇帝派徐福出海寻之未果,吓的徐福都不敢回来了。
前面的商周,后面的汉晋那么多的皇帝,权重天下,威严布于四方,海外之事……许也只有长生不老能让他们动心了吧?
说起这个,文皇帝派军出海攻琉球,可要比旁人强的多了,杨广在这上面也不差,还知道令来护儿等人乘船出海攻高句丽,你看看,他们不是打进了高句丽国都,差一点就把高句丽给灭了吗?
这就是海上行船的妙处,可以择地而上,能收出其不意之效,即便不成,也能退守海上,让人无可奈何。”
李碧看着颇有些得意的丈夫,心说你不会是让杜伏威那厮给糊弄了吧?还是想借此去寻长生不老药?
接着便有疑惑升上心头,“夫君自小便在草原,后来南归马邑,连海都没有见过,为何对海事如此热衷?”
李破瞅了她一眼,心说你不来赞叹我的高瞻远瞩,或者奇思妙想也就罢了,怎么又来审查我的来历?
女人啊,真是莫名其妙……
于是他不以为意的又开始编瞎话,“你家夫君生而神异,当年也只一南归之流人,如今却已成九五之尊,你就不想想我为何能够如此?”
说到这里他点了点自己的眼睛道:“眼界,眼界,还是眼界,若不能另辟蹊径,这么多年大风大浪,早被吹没了影子,哪里还能在这里跟你一道指点江山?”
李碧侧目而视,知道丈夫又在说瞎话,却也懒得跟他较真。
“妾身眼界不成,哪敢跟夫君指点江山?哼,杜伏威曾乘船出海,据说颇有建树,夫君倒是知人善任。”
闻言李破有些气恼的瞪了她一眼,心说你这是怀疑你家夫君说的都是杜伏威所言?那厮怎能有我这见识,他娘的,先给那厮记上一笔……
话题被李碧一下扯了开去,李破还得努力给拉回来。
“杜伏威率人出海,据他说最远已至扶南东南,东边到过琉球,以江左的人力物力,还是在战乱时节,都能远行至此,如今就更不虞其他。
等我大船一起,从海路至天竺,不久也许就能连通西域,那时这些图集也许就能名副其实了吧?”
帝王的雄心不经意间便流露了出来,没那么震撼人心,却也让李碧沉默了下来,良久才嘟囔了一句,“太远了。”
李破在心里道了一声,远个屁,嘴上却给妻子普及着知识,“海上和陆上不同,虽也艰难,却无陆上那么多阻碍,丛林,高山无法让大队人马逾越,海上却没有这些。
从平地上过去,就算是像那些僧人一般跋山涉水,也要数载光阴方至,而在海上,沿岸而行的话,则数月可达,杜伏威那厮就是用笨办法,才养活了那么多人。
你看林邑这个地方,若能攻下来,择一良港,便可为落脚之处,一旦船只往来,并兴盛起来,东南之物产便可为我所用。
人来的多了,当地土人见识一开,也就没了复国之心,此为百年之大计,盖世之功勋无疑。
你不是信佛吗?到时我派几个和尚乘船出海去天竺,把他们的佛像都运到长安来,当地的大德高僧也弄来几个,让他们专门为你讲经。
只是你可要记得,秃头的没几个好人,咱们讲究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们把头发都给剃了,显然都不认得祖宗为谁了,这等样人哪里能让人信得过?”
李碧此时既为丈夫的雄心所折服,又不愿听他说佛祖的坏话,于是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埋怨道:“夫君还是留点口德吧,这话要是传出去了像什么?”
李破哼了一声,又想起了马邑施粥的那个圆润和尚,也不知突厥始毕可汗南征的时候,那和尚有没有与众人一道上城死战。
估计够呛,这些光头不事生产,整日里让人奉养,都是米虫来的,大家饿的一个个眼睛发蓝,他们却吃的白白胖胖,真是该死。
……………………
总的来说,李道宗起兵南下,引发了李破的一些联想。
江南水军整合的也差不多了,萧铣败亡,杜伏威入朝,南边已不需要什么水军,留下一部分作为漕运所用,其余的水军官兵要调遣到东边沿海,为攻打高句丽做好前期准备。
===第1163章南下===
大唐元贞四年正月,交州总管李道宗从番禺起兵,用时一月,至宁越郡。
这个时候他的兵力已达到了八千人,他走的有些慢,因为他令交州各郡运来粮草到沿途等待,更命令各郡征募士卒随他一道征讨叛臣。
这属于一场军事游行,初来乍到,他要看看各郡的反应,也要震慑那些心怀叵测的人等。
情况还不错,各郡纷纷响应,沿途大军补给无甚差错,就是各郡来的兵卒有点少,大多都是数百人。
反而是沿途听说唐军到来的消息的山间土著,比较踊跃的加入到了大军当中。
要不怎么说丘和把这里治理的很不错呢,他最大的一个功绩就是让交州的蛮族认为大家是一家人,不再对外来人抱有那么强烈的排斥敌对心理。
当然了,自请从军而征的蛮族和当年杨广征伐辽东,征募来的那些契丹人,靺鞨人部众打的主意其实都差不多。
战争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收获,你不用指望他们出多大的力,逃跑的时候更是千万不要跟这些走在一处,不然的话他们很可能会砍下你的脑袋献给敌人,或者带回自己的部族去炫耀。
李道宗对这种情况颇为满意,交州是他的治下,各郡既然拥护唐军的到来,并愿意为唐军攻打敌人,如此足矣,不用要求太多。
他率军在向导的指引之下,走进了丛林,山脉,整整又走了多半个月才到达交趾。
等到大家钻出林子的时候,即便李道宗早有准备,却也是头皮发麻,到达宁越郡的时候大军八千人,到了交趾郡城的时候,大军只剩下了七千人。
一个个都不成人样,山间的野兽也就算了,蛇虫鼠蚁才是大军减员的主要因素,连李道宗都被蚊虫叮咬的满身是包,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真是地狱一般的旅程,走出林子的时候全军一个个狼狈的和逃卒差不多,还下了好几场雨,李道宗所率的一部分是北兵精锐,一部分则是江左兵卒。
因为不适应这里的气候,沿路减员十分严重,新加入的那些土著则多数无碍。
天时,地利,人和,中原先人们总结出来的兵法精要在这次行军过程当中表现的非常具体。
没有当地人的帮助和指引,中原士卒到了这里,只环境就能让他们失去八成的战斗力。
尤其是大军的辎重,在丛林中几乎寸步难行,李道宗只能让人轻装前行。
别说铠甲,就算是皮甲在这种环境当中也无法穿戴,刀具会很快锈蚀,箭矢也无法长期保存,因为箭杆会变形。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狼狈的穿过原始丛林,大军上下已是衣衫褴褛,形同鬼怪。
等到了交趾郡城,李道宗下令全军休整了整整半个月才算稍稍缓过了一些,在这里又病倒了不少人。
到此李道宗算是知道了为何汉时就把交州治所从交趾郡城移去了番禺,南北交通如此艰难,没把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给扔了就不错了,哪里还会到这里为官?
可话说回来了,七千人的大军驻扎在交趾,已是一支决定性的力量,用庞然大物来形容也不为过。
扶南这种比较强大的东南小国,在内讧的时候,最大的一场战事敌我双方也不过才凑齐了一万五千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1/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