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1986


幸运的是,他们没有成为建造四方城的劳工苦力,因为他们是骑兵,属于中军最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中的一部。
虽然,他们至今为止,也没怎么动弹,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具有高人一等的身份。
不过,李碧已经不见了踪影。
因为她和李破,轮流当了一阵儿的工头儿,四方城的建造上面,有着他们两个的一点功劳呢。
之后不久,李碧便被招走了,据说是给皇帝把门儿了。
李破用屁股想都能想象的出来,皇帝这估计是饱暖思了,李家三娘这一去,说不定大隋后宫中就又能多出一个妃子呢。
李碧够不够格?那简直是废话。
李碧出身很不错,容貌上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只要别整日里挥拳踢脚的折腾,做个妃嫔,那是绰绰有余啊。
这要是李碧显贵了,说不定马邑这些人,还真能沾沾光,不用为未来那么担心了。
李破无良的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现在已经无心再观瞧前边的战事了,将军们有了不妙的感觉,他这个知道结果的人,那就更不用说了。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四方城一旦落成,将军们其实便都松了一口气。
在四方城落成的第一天,各卫府的大将军们,便不约而同的将最勇猛的将领,最精锐的士卒派了出去,这一天正午,一口气攻上了辽东城北城城墙。
城破在即,辽东城北城城门在万军瞩目中,缓缓打开。
当捷报传来的时候,李破还以为,自己的小小翅膀,扇出了大风,弄的历史都变样了呢。
不过,显然他想多了。
皇帝杨广作为主角,肯定不能让个卑微的小人物抢了风头。
皇帝的反应,必然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
因为皇帝在听了捷报之后,头一个反应,竟然不是令大军挥军入城。
而是问,可有降人?
那必须有啊,高句丽人反扑之下,却并不能将占据城墙,并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持的隋军将士,赶下城墙。
当城门打开那一刻,北城高句丽守将,已经是完全绝望,很多筋疲力尽,且已胆落的高句丽守军,已经放下了武器,准备投降了。
于是,幸运之神杨广,再次眷顾了他们。
当隋军派出招降使者,向高句丽守军宣传大隋皇帝的仁慈的时候。
高句丽守军的主要将领们,终于及时反应了过来,硬拼不行,咱们可以智取啊。
于是,辽东之战最为滑稽的一幕,终于开始了。
不管隋帝杨广,存着怎样的心思,反正,他想将仁慈的光芒,照耀到高句丽人的头上。
高句丽人也很配合的献上了自己的诚意,愿意归为大隋子民,只是,想让宽容仁慈的大隋皇帝给他们一个体面归降的机会。
于是,皇帝龙颜大悦,令各部大军,回归建制,等待辽东城军民举城出降。
你来我往,各卫府将军们差不多都懵了,想要进言,却现四方城的城门,不是那么好进的,皇帝的近侍用皇帝诏谕,就能将他们打走。
于是乎,这一天傍晚,攻上北城的隋军将士,晕晕乎乎的下了城墙,从辽东城北城门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
然后,在他们身后,大门重重关闭。
如此奇妙的战争,是所有人做梦都不会想象的到的,比空城计还要奇妙的多。
静静的两天过后,辽东城矗立如故,高句丽人大模大样的反悔了,诏令再次下来,继续攻城。
这样的真实游戏,别说大隋的将军们,就算是见过听过太多故事的李破,也感到世界观被完全的颠覆了。
===第134章
生变===
也是觉着,皇帝这次该消停一些了,应该想拿高句丽人的鲜血,来洗刷被骗的耻辱才对。w书1kan
于是,将领们声嘶力竭的吼叫着,率领麾下士卒,鼓起余勇,趁高句丽人劫后余生,士气低落之际,在两日后,再次一举攻上城墙。
这次,诏令到的更快,令诸军遇有降俘,不得擅杀,要好生相待。
当时,攻上城墙的隋军将士就坐蜡了。
随后,他们连城门都没打开,束手束脚之下,就被诈降的高句丽人赶下了城墙。
没有第三次了,皇帝的诏令再次传来。
言曰,高句丽人一旦有降顺之意,各部军旅,及时退后,不得攻城,以待守军开城投顺云云。
没法打了,皇帝的反复无常,视战事如儿戏,视猛士若草籽的做法,让军人们的士气一落千丈。
再没有人愿意在阵前,拼死效力,也再没有人愿意上去白白送死。
也就是隋军诸卫府将军,各个都是身经百战,威名赫赫,不然的话,此时辽东城下,应该还能上演一番,大规模兵变的戏码才对。
此战,隋帝杨广用自己变幻莫测的“均是才华”,亲手动摇了大隋皇位之下,最为牢固坚硬的两根支柱。w书1kan
关西军事集团的贵族们,以及大隋彪悍的军人们。
当这些人,不愿再为皇帝效力,产生怨愤的时候,大隋的统治根基,也紧跟着便摇摇欲坠了起来。
这个时候,没人能够测度,皇帝杨广到底想的是什么。
其实,军人们,也不再关心皇帝想什么了,他们想的是,怎么才能不让自己,葬身在辽东城下,成为皇帝送给高句丽人的礼物。
辽东城下的战事,一下便进入了相峙的阶段。
无数隋军将士,将鲜活的生命,和滚烫的热血,抛洒在了辽东城下,辽东城却奇迹般的在百万大军的围攻之下,转危为安了。
这样的奇迹,在之前没有生过,在之后,也将不再生了。
时间进入五月,身在四方城中的皇帝杨广,他好像终于意识到,再这么下去,与他的预想,相差甚远。
而且,因为大军顿兵于坚城之下,丝毫没有从辽东大地上,获取过哪怕一丁点的补给。
后方的粮草转运,也越来越是艰难了。
身在大军后方的皇帝宠臣,大将军宇文述,也派人送来了奏疏,叫起了苦。
此时,皇帝好像突然变得清醒了一些,游戏热情开始逐渐消退。
大业八年五月末,辽东城依旧矗立如故。
隋帝杨广急躁的,责骂了攻城将领。
随即,便下诏,将大军一分为二,终于做起了分兵的打算。
以一直未经战事的各部军伍,组成九军,共三十余万众,以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领兵,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为辅,率军东进,兵锋直指平壤。
战略上是正确的,但这个时间段,却选择的太糟糕了。
辽东的天气,夏天雨多,冬天雪多,而且,道路也十分难走,在这阴雨连绵的五月,长途行军,对于大军的后勤的考验,那就不用说了。
这一天,李破也有欲哭无泪的感觉了。
在他想象中,已经被皇帝xxoo了的李碧,风风火火的赶了回来,随即便令马邑隋军,整理行装,带齐粮草,准备拔营。
这一下李破脑海之中不相干的念头都没了,跟在李碧身边,问了几句。
李碧也燥着呢,这次马邑隋军算是整个掉坑里了。
皇帝的形象在她心里面,也是稀碎稀碎的。
给皇帝守门,也就算了,能让皇帝知道,马邑还有父亲那样的英雄就更好了。
但为何却有皇帝近侍来问她,年方几何,家世如何,闺名为谁,甚至要要讨取她的生辰八字。
也算生在大门户中的李碧,随即就明白了过来,皇帝竟然在这样一个时节,生出了纳她入宫之意。
若在平日也就算了,她也不是不知世事的懵懂女子,虽然入宫侍驾这样的词儿离她挺远的,双亲也从未有过将她送入宫中的想法。
但事情一旦落在头上,她也只能认命,抛下铠甲刀枪,去到宫中,成为后宫女子中的一个。
但这里是哪里,这里是辽东,战阵之上,万千将士,正在浴血杀敌,前面每天都在死人,皇帝却还优哉游哉,心存旁骛?
明白过味儿来的李碧,差点没一刀将那鬼头鬼脑的太监,捅个透心凉。
不过,理智尚存,强压着怒火,跟那太监厉声道了一句,李碧虽为女子之身,然现居殄寇将军之职,领五百兵来军前效力,如今大敌当前,李碧不敢擅离职守,更不敢污了至尊圣明。。
太监瞠目而去,之后再未有人来跟李碧说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