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9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6/1986


可在细微处,皇帝和李渊的区别可就大了。
和李渊相处一段时间,他封伦就可以保证不会无故触怒君王,李渊皱眉或者欢笑的时候,他知道李渊在想什么,又要做什么,基本上不会猜错。
可当今天子到了现在他还有些把握不住分寸,比如说方才,皇帝突然就提到了封禅之事,让他没有任何的准备。
但到了最后,看上去皇帝也就是想到了哪里便说到哪里的样子,让他白担心了一场,现在琢磨一下,也许就是余怒未消故意提起此事来吓唬他一下?
这心眼可就小了一些吧?好像孩童玩闹,你给了我一巴掌,我非得还回去一脚,着实让人哭笑不得,可身处其间的时候,却让他出了一身冷汗。
如此刁钻古怪的性情,封德彝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官场沉浮这么多年,还真没碰到过。
好在皇帝性情大体上他是不会看错的,不然的话跟皇帝相处,他就该好好想想是不是该换个方式了。
当然了,一些细节之上还要仔细琢磨,比如说李渊喜欢听奉承之言,百听不厌那种,当今皇帝则不然,人家也喜欢听好话,但听着听着好像就有点不耐烦了,估计是怪你夸人的时候不用心?
好吧,这位揣摩圣意的工夫已做到了深处,很有点佞臣的样子。
不过不管怎么样,封德彝都办成了两件大事,萧时,温大临两人都要欠他一个人情,哼,能够劝得皇帝举行祭天大典,也就是他封伦了,其他人说话都得被皇帝当做耳边风。
想到这里,封德彝不由颇为得意。
接着他又想到今年赏功之事,将有四人晋封柱国之位,李靖,尉迟恭,步群,还有张伦,除了李靖之外,其余三人都是战功卓著的军中上将。
等他们陆续还朝封德彝想象了一下之后的景象,不由又暗自叹息了一声,那时有的朝臣们头疼了呢。
冬季的寒冷,并不能剿灭朝臣们火热的心,朝廷大策多已蓄势待发,有的人们忙碌,相比纷纷扰扰的元贞三年,大唐元贞四年将是另外一番光景。
有的人趁机上请皇帝变更年号,只要李破点头,估计也没什么人会反对,还会有些祥瑞奉上,比如雄鸡夜啼之类的,李破登基的时候就见识过了。
朝中的史官们正在修史,最让人头疼的是皇帝下诏把纪年给改成了公元,按照这个说法,大唐元贞三年就是公元846年,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顺着前秦始皇帝称帝的那一刻算起,将整个纪年捋下来,让历史的进程一下就清晰了许多,抹去了些历朝历代的个性特征,却简单易记。
以此为前提记录天下大事,能省去很多的麻烦。
而消息慢慢传出,人们的反应不大,想来等时间长了,他们习惯于用公元纪年来记事的时候,便会察觉出其中的方便。
现在史官们就在加紧修改纪年,从始皇帝到现在八百多年的岁月,想要把纪年都整理清楚可不是个小工程。
尤其是战乱时节,各个诸侯的纪年,年号乱七八糟,这事做起来也足以让最熟知历史的人头疼。
李破的想法还不止于此,什么匈奴,突厥,高句丽,吐蕃,西域等等,他要把这种纪年方式推广开来,让后来那些得意洋洋,总喜欢制定规则的家伙无路可走。
当然了,他这就想的有点多了,强势明总是值得效仿借鉴,到时你衰弱不堪,人家说纪年是他们创造的,你也得听着不是?
西边那些人崇拜东方明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可等他们的子孙人模狗样起来,不是照样反过来对你化输出?
最终其实也不过是四个字,弱肉强食罢了,一个纪年可改变不了什么。
李破如今觉着元贞用着还不错,用不着费心费力的去想什么新的年号,按照他的意思,他当皇帝就用一个年号又能怎的?
等他把天下治理的繁荣昌盛,谁还能因为一个年号就说他不是一个有为的君王?
除了纪年上的创新之外,那些在时人眼中古怪的数字也在推广之中,在得到何稠等人的称许之后,很快就会出现在国子,长安书院等地方的术数课本上。
皇长子李原已经艰难的背下了这些四六不靠,看上去完全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古怪东西,并能从一书写到二十了,进度还不错?
然后便是加减法,而这才刚刚开了个头,皇长子那辛酸的童年不需要太多的解释。
===第1216章邀约===
天上彤云密布,北风渐起,眼见又是一场风雪将临。
马周骑在马上,被风吹的直打晃,身上也冷的厉害,不由缩进了身子,心说不如坐马车了,逞的什么强呢?
今年长安的雪下的有点勤,一场连着一场,对于贫苦人家来说,估计又是一场劫难,马周抬头看了看天色,心中悲悯的想着。
他出身贫寒,知道百姓日子的艰难。
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现在他日子好过了,自然要想想其他的事情,如果他也在寒风中被冻的瑟瑟发抖,无处躲藏,哪还顾得上别人过的苦不苦?
百花楼,一个俗气至极的名字,却透着丝丝的诱惑,带着浓重的彩玉坊的特色。
只不过百花楼并不在彩玉坊中,它建在了彩玉坊边缘处,属于平康坊地界。
去年冬天的时候,官府渐渐放开了管制,茶寮,酒肆,粮铺等不用再聚集于一处,可以在坊间择地而营。
彩玉坊中的店家就都动了心思,试试探探的走出了彩玉坊,像百花楼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处于试探阶段,百花楼并不算是青楼,是个饮酒喝茶,顺便听歌看舞的地方,严格意义上来讲,它是一座酒楼,只是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肯定不是清吧,它后面还有些小院子,那里的风景就很不一样了。
可所有人都能感觉的出来,长安商家的运营模式正在改变当中,以前那种由官府严格管控的局面好像就要一去而不复返了。
彩玉坊的青楼其实不在此列,只是有些胆子大的却已经开始起了心思,百花楼明显就是其中之一。
商人嘛,往往是一个充满冒险精神的群体
今日是马周做东邀人相聚,选的地方自然也费了一番心思,就算有吴王给他做靠山,不缺银钱花使,完全可以选个更好的地方,他也不想在以前的朋友面前太过招摇。
这里离着吴王府可不近,一路走过来,冻的马周脸青唇白,要是搁在一年前,他一个冬天都不带出屋的,寺庙里什么地方最暖和,他就缩在什么地方,即便和尚翻起白眼,他也不在乎。
而现在,冬天里他也闲不下来,吴王要搬家,他已经奔波了好多天,要在腊月到来之前把现在的府宅给腾出来,直到进入十月间,那边准备的差不多了,他才算清闲一些,于是便邀了友人出来相聚。
终于来到百花楼门前,这里明显是临街的民宅改造而成,这也是以前官府最忌讳的事情,商家不能扰民。
即便是公平交易,你情我愿的事情,可到了长安令衙那里,很可能会变成侵占民宅的案子。
如今则宽松许多,不过百花楼的主人应该有些手段,不然想要在平康坊弄一块地方建青楼也是痴心妄想。
前些时长安令长孙无忌晋为大理寺少卿,新上任的长安令姓元,据说是京兆府尹元朗的堂弟,勉强算是外戚。
长安令那样的职位一般不会落入外人之手,这是惯例,当然这跟马周没什么关系,他之前去那里走了一遭,是再也不想去那个鬼地方晃悠了。
百花楼的门面是一座新起的楼子,三层,不算矮了。
下面两层都是招待些散客,中间有天井,可以一边喝酒饮茶,一边观看天井中的歌舞,这显然是从南边传过来的模式,到了冬天也就歇了,楼里也不指望这个赚钱。
三层就是一个个隔开的雅间,屋只三间,档次明显高了许多,囊中羞涩之人就不用进去了。
和彩玉坊中的青楼差不多,这种地方的精华在后面的小院之中,平常人难以窥伺,一般都是招待贵族的地方,至于长安中的富裕人家,稍微差些的也不用想着涉足其间,你消费不起。
如果李破来到这里,一定就知道这是试营运期间,价格亲民,很难招揽到真正的贵族光临此间。
也没有弄什么临门诗,登台赋之类的花样,又没有名妓坐镇,对读书人吸引力肯定不高,看着十分敷衍,一副随时准备撤资跑路的样子。
马周跟着杜伏威厮混了半年,如今对彩玉坊那真可谓是了如指掌。
杜伏威和许多人一样,吃花酒就图个新鲜,今天去个地方,明日里又换了天地,在彩玉坊名声可是不小,弄的马周跟着也长了不少见识,再这么下去,很有成为吴王狗腿子的潜质。
来到百花楼门前,马周抬头打量了一番,两个跟着他过来的从人则在旁边嘟囔着先生好生小气,竟选了这么个破地方待客,显然跟着吴王长见识的不止马周一人。
店家躲在门内避风,眼瞅着客人上门,立即开门迎了出来,好话不要命的抛出,牵着客人的马缰绳就不打算松手了。
马周顺势翻身下马,哆嗦着道了一句,“我与人约在三楼,还没人到吧?”
主人晚来,客人先至都属失礼之举,读书人相聚,自然不会如此,客人自然还没有来。
在店家殷勤的招呼下,马周进了门,里面正巧有人出来,两个中年人,在堂中互相说了几句,出门时与马周擦身而过。
马周不经意的瞅了两眼,那两人礼仪也很周到,向他拱了拱手,马周回礼,那两人才在店家的恭送之中出门去了。
其中一人马周瞅着有些眼熟,店家引着他上到三层并奉上茶汤的时候,马周才想起来,那人应该是兵部侍郎唐俭府中的一位执事。
唐俭出身太原唐氏,祖父是北齐左仆射唐邕,父亲是戎州刺史唐彻,正经的晋地世阀中人。
而唐俭本人又是李渊晋阳首义功臣中的一位。
这人除了首义之功外没有其他什么功绩,名声却不小,人们都说唐俭知兵,也不知是怎么传出来的,也没听说此人有何战功嗯,这在不知情的人心里肯定是一个谜团。
唐俭很得李渊的信任,后来跟李世民过从甚密,加之又为晋人,于是在朝中受到了很大的排挤,也就是李渊和李世民父子轮番保着他,不然可能早就到地方上去任职了。
如今李渊已亡,唐俭转任兵部侍郎,也是朝中的高官之一,但没有了李渊和李世民这样的靠山,想来处境比较艰难。
倒是他祖籍太原这一点成了优点,毕竟当今皇帝起家就在晋地,朝中不少官员都是皇帝从晋地带过来的
马周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其实和他没什么关系,他知道的这么清楚,还是因为之前曾在右武卫将军常何门下当过一段时间幕僚,对兵部自然要关注一些,不然没法给人出主意不是?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跟之前那位唐府的执事见过一次,连对方的姓名都忘的差不多了,对方自然也不会记得一个小小的幕僚为谁。
此时他只是心想,听说唐侍郎府上管教很严,并以孝道闻名,府上的执事却来逛青楼,呵呵
胡思乱想间,饮了几口茶汤,身子渐渐暖和了过来,接下来便想着怎么跟几个友人说话,他们已经好长时间没见了,也不知那几位过的怎么样?
几个人其实都属泛泛之交,马周在来长安以后,便在常何府上入幕,所以在长安认识的人也都是常何的门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6/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