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986


实际上,他的职责和黑大个完全不同,除了验看行人来历外,还有着收税的职责,属于郡丞府辖下小吏。
而黑大个,身上则带着军职,他才是正经的守城兵卒。
不过这大冷天的守在此处,黑大个明显厮混的也不怎么样,和山羊胡一样,都属落魄之人,都靠着这城门,勉强捞上几个铜钱过活罢了。
这还是在大业年间,若是换做文帝在位时,他们连捞几个铜子儿的胆量都不会有。
黑大个按了按腰刀,皱着眉头就问,“关西人?”
李破暗喜,老李果然没吹牛,只要在外间一露关西口音,就算没人搭理,也不会有人敢于冒犯。
据说,这是东魏宇文泰主政年间传下来的宝贵财富,至于为什么,几个老军都道,关西豪杰辈出,现在天下间的大人物们,当以关西群雄为首。
自然而然的,旁人便要多敬关西人几分。
之前李破没见过多少外人,草原上那些家伙,也不会管你是不是关西人。
如今到了隋地,终于有了验证这些话真实与否的机会了。
而所谓关西,指的是其实差不多就是先秦故地。
八百里秦川,直到如今,依旧是天下威权所在,正经的政治文化中心,如今天下间没有有什么地方,能和那里相提并论。
“小人李破,祖籍关西扶风,阿伯离乡从军,家书断绝了很久,只是说在代州镇守边塞,小人兄弟两个便寻了过来,不知两位能不能。。。。。。。”
本来渐显倨傲的山羊胡立马缩了缩脑袋。
扶风啊,虽然远在万里之外,但扶风正经可是个出豪杰的地方,而且,李氏在关西可是大姓。。。。。。。
比如现如今的郡太爷,就是关西人,也是姓李的。
再加上,天下人都知道,关西诸阀联络有亲,谁知道这两个形如乞丐的小家伙儿,能不能跟太爷攀上亲?
想到这里,这位立马打起了退堂鼓,转着眼珠琢磨,是不是跟这两位套套近乎,即便不行,也能行个方便,留点日后相见的颜面。。。。。。
但黑大个可不管这些,嘿嘿一笑,“北边儿来的吧?”
“莫要骗俺,洗干净了,你这两颊之上,定是红的,拔光了衣物,大腿内里,也定有茧子,你这手上,常年握刀的痕迹,也逃不过某家的眼睛。”
“也杀人见过血吧?杀的什么人?你背上这娃子到是看不出什么,不定就是你路上捡来的。。。。。。”
这黑大个别看人高马大,却生就了一双利眼,几句话就把李破两人的来历猜了个七七八八。
李破万万没想到,初一入城,竟然碰上了个“神探”。。。。。。。
北雄的qq群已经建了,有意的,请加527423586,再有,因为口音之类的无法考证,所以就不刻意去模仿什么秦腔和晋腔之类了,大家知道就成,呵呵。
最后,阿草求下收藏和推荐,老书友如果可能的话,帮忙宣传一下,阿草感激不尽。
===第12章浮屠===
虽被人道破行藏,李破却并不惊慌。
因为他本就知道,自己身上破绽颇多。
他在塞外呆了五载,无论言行举止,还是穿着,定于隋地的人们有着不一样的地方,一路行来,他也没那个时间去细细整理,遇到精细之人,逃不过人家的眼睛。
只是没想到,一个守城门的小卒,就有着这样的观察力罢了。
他顺手放下了庆春,不对,现在应该叫李春了,这孩子脚一落地,便依在李破身边,哆嗦着身子,仰着脑袋看着黑大个,没多少畏惧,却有着羡慕。。。。。。
这让李破安心不少,这孩子在对危险的预知上,比他还要敏锐几分,如此模样,只能说明,这黑大汉子看着凶了些,其实没多少恶意。
于是继续做戏,做迷茫状的挠了挠脑袋。
“您说的,俺听不懂。。。。。。咱们扶风人,骑马带刀是常事,不然定要受人欺辱。。。。。这是俺阿弟李春,不是路上捡来的。。。。。”
黑大个瘪了瘪嘴巴,显然对这样的回答不甚满意。
但也只是如此罢了,随后,哼哼了两声,便又缩起了肩膀,扭头朝门房处吼了一嗓子。
“三娃子,赶紧给老子滚出来。”
片刻之后,门房里钻出一人,嘟嘟囔囔的显然很不情愿,挨到近前,给黑大个儿翻了个白眼。
这位身量只比黑大个矮上少许,但只要眼睛没瞎,就能看得出来,这人年纪估计不及弱冠,比李春也大不了多少,还是个孩子。
说话的腔调有些怪,一听就知道,不是晋地人氏。
“俺姓罗,排行第三,叫俺三郎,跟你这黑厮说了多少次了,莫要叫俺三娃子。”
黑大个怪笑一声,去拍他的肩膀,却被他一把拍开。
黑大个也不生气,指了指李破两个,“流民待查,阿弟受个累,带他们去那边安置,给他们说说规矩,别要他们一来,就掉了脑袋才好。”
说完,一把拉着山羊胡,调头就走了。
这虎头蛇尾的,让李破也颇为疑惑。。。。。。。。
这位姓罗的三娃子低头耷拉脑的,有点没精神,嘟囔了一句,“赶紧随俺来,等在这里吃风啊?”
不过转眼间,这位打量着李春,就来了点兴趣。
“长的这般瘦小,可别冻死了,又要让俺受苦,挖坑填埋。”
说罢,颇为得意的昂起脑袋,显然是对自家的身板甚为自得。
于是,之后很长一段日子,这个憨头憨脑,不算聪明,却绝对也谈不上笨,只能说太过爽直的大家伙,在李春嘴里都是傻三儿,傻三儿的叫着。
不提他们,那边的两位也在叨咕。
“尉迟啊。。。。。真要是北边来的,可要报上郡府才对。。。。。。”
“切,报什么报,突厥崽子还用派探子过来?要真说探子,这城里一半儿的人,都是人家的耳目。”
“瞧你说的。。。。。。唉,到也不算错,不过要真是从扶风过来的人,按照流民安置,可就有些不妥了,你没看错吧?”
“看错了也就看错了,扶风怎么了,关西又怎么了,他娘的,老子到这儿来,本想弄个一官半职,没想到却要做看门狗,明年天气稍暖,俺就回善阳老家,老子打铁为生,都要比在这里厮混强的多。”
“对了,老魏你也算识文断字,又会算个账册什么的,不如跟俺回去。。。。。。”
“莫要说笑,老夫也别有去处了,家中来信,舍弟于武阳郡为官,让老夫过去参赞一二,若非这场大雪,老夫早就已经启程了。”
“呵呵,就说嘛,这马邑从上到下,都半死不活的,岂是英雄久居之所?但。。。。。老哥哥,河北那边可也不是你这样的人该去的地方,俺劝你一句,还是去晋阳谋个事做吧。”
“尉迟。。。。。。。你见事极明,又有一身勇力,不如随老夫东去。。。。。。”
“算了,到哪里都差不离,俺这打铁的出身,到哪里都是这个命,不如归乡图个安生。”
说着话,两个人进了门房,将冬天的寒风和窃窃私语声,都关在了门外。
再说李破两人,被罗三领着,沿着城墙往西走,行了不远。
不用罗三说什么,李破心里已经是破口大骂。
眼前的一切都告诉李破,流民不管是在城外,还是城内,都没有任何权利可言,即使是生存的权力,也被剥夺了个干净。
沿着城墙,一溜的草窝棚,在寒风的吹袭中,发出哗哗的声响。
茅草在天空盘旋飞舞,一些草屋摇摇欲坠,俨然便是一副茅屋为秋冬风所破歌的现实版本。
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茅屋都建在城墙之下,城墙阻挡了北风。
于是,北风在远处打着转,再倒灌回来,让这里不至于那么寒冷罢了。
四处漏风的窝棚间,有衣衫褴褛的人影在晃动,隔着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怪味儿,那是便溺夹杂着各种食物气息的味道。
李春只嗅了嗅,眼泪就流下来了,纯粹是被熏的。
李破胃里也有点反酸,不过,他和李春的区别在于,再凄惨的景象,他也见识过,再不堪的境遇,他也经历过,这点场面,还吓不到他。
罗三捂着鼻子,明显不愿走的太近,只是一指前方。
“去哪儿随便找个地方住着吧,太爷有令,冬日里,流民都要在此处安置,看见那边民居没有?近民居三十步,杀。”
“那边就是人市,熬不住了,可以去那边卖个好价钱。”
“若是没死又没卖,能活到明春,那就是造化了,郡衙会发下文书,给你们重新上籍。。。。。。。”
李破打量着这个不大不小,却如人间浮屠一般的地方,心道,一入此间,真是人不如狗,这他娘的,就是大隋的地界?
求收藏,求推荐,阿草已经建了qq群,有意的加一下吧,再次声明,需要一个老书友来当版主,可以申请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