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8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8/1986


他随李渊南下的时候,就率军进入到上党地区,平定了上党,其实就是占据了主要的城池,其他地方的人们对李渊还是阳奉阴违居多。
后来投了李破,又去上党为官,其实还是在保护大军侧后,一直等到裴世清到任,拉拢上党世族,铲除不听调拨的土著势力,才算真正的打开局面,之后多年下来,上党郡县再无反复,颇赖裴世清之功。
当然了,这也不算出奇,河东裴氏鼎鼎大名,在晋地除了晋阳王氏就是河东裴氏了,裴氏的阀主有那样的号召力正是应该。
两个人都是李渊降人,军政上没什么好争的,所以在上党结下了一些交情,相处的很是愉快。
张伦没有拒绝的理由,这会就在想裴世清邀他前往是什么意思,吏部尚书和外间将领相交又意味着什么?
想了挺多,不知不觉间便已走了老远,张伦挠着大胡子不由心中感慨,长安这地方不好待啊,怨不得徐世绩非要出京领兵,也许就是烦了京中的人情往来。
他们几个回京并没有多做张扬,却还是接到了许多邀约,除了徐世绩那边约好了,其他的他都是以还未曾见驾为由婉拒不出。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方才皇帝所说的每一句话,心里不由便多了些心事,之前存着的那些在京中结交一下权贵的心思立马就淡了下来。
裴世清那里不得不去,其他的人过两天要请罗士信,赵世勋等人聚一下,他们都曾在皇帝亲军中任职。
现在罗士信还是皇帝的亲卫大都督,结义兄弟啊,还是在落魄之时结下的情谊,相待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这些人趁着有闲要结交一下,可不能再吃了当年在朝中没人说话的亏,其他的诸如兵部尚书尉迟信,右屯卫大将军窦琮等人就算了,根本不是一路人。
张伦回到家的时候,妻弟吴通已经迎在府门之外,看张伦醉醺醺的样子,向护卫略一打问,就羡慕的道:“阿哥好运气,竟能受至尊款待,俺身上的功劳也不少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去喝上一杯?”
张伦妻子吴氏早殁,是把这个妻弟当儿子养的,从起兵时就带在身边,后来他降了李破,驻守上党的时候又娶了上党齐氏的女儿做续弦。
后来他又给吴通说了晋阳徐氏的女儿为妻,两人现在都有妻儿,就是常年在外,家中比较冷清。
两人在李破这边起家是驻守龙门的时候,李世民率军悄悄过河突袭龙门,两人奋力一战,让李世民狼狈逃窜,顺手还捉住了李世民亲军统领慕容罗睺,由此才在晋军当中站稳了脚跟。
此时听妻弟说话,张伦醉醺醺的一把搂住妻弟的肩膀,笑呵呵的道:“至尊待咱们不薄,咱们也没负了至尊,以阿弟的功劳啊,早晚有一天能得至尊召见,哈哈,到时俺带你去开开眼。”
吴通眉开眼笑的连连点头,一边扶着张伦入府,一边问道:“咱们什么时候回去?那么多兵马驻扎在弘农,又都不是咱们带出来的兵马,可得容出点工夫来熟悉一下。”
张伦想了想,道:“明天等我得了准信再说,到时若抽不开身,你就先去弘农看看。”
吴通点着头道:“这次咱们领的可是并代铁骑,真正的精锐之师,那些人一个个的鼻孔朝天,能轻易听咱们调遣吗?”
也不怪他担心,当年李破在晋阳设下两个骑兵卫府,外加两个步军卫府,和军府的建制有所区别。
后来占据河东,又设下四个卫府,还是依照之前的惯例,两个骑兵卫府,两个步军卫府,张伦领的就是步军。
那时骑兵卫府的将军们各个满身军功,他们不但和李渊较量过,大多还都去过草原,你想想这些人能瞧得起谁?
后来随着军队的膨胀,攻打城池,渡河作战等都需要步军卫府出力,这种情形才有所改观。
可大群的骑兵依旧是军中最为精锐的力量,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纵横来去,轻轻松松就逼降了丘和,扫平了窦建德。
如今张伦要统领的就是这么一支骑兵大军,不担心才叫见了鬼呢。
张伦听了妻弟所言,晃着有些晕沉的脑袋道:“怕个什么?咱们又不是第一天领兵了,什么人没见过,到了军中你少给我丢人,怕这怕那的可镇不住那些骄兵悍将。”
晚间,京兆府长史房玄龄府中灯火飘摇。
被妻子揍了一顿,正在家中“闭门自省”的房玄龄也在宴客。
扶风郡别驾许敬宗回京述职,在今晚登门拜访。
许敬宗是个地道的南人,个头不高,前额圆润,一双眼睛很大,盯着人看的时候很有些威严,只是和其他南人一样,一身的雅气息。
许敬宗的来历很有些意思,他是杭州人,前隋礼部侍郎徐善心之子,正经的江东世族出身,他本人没有和其他人一样门荫入仕,凭着才学和家世在大业中考中的秀才。
江都之变时,他随在父亲身边,徐善心是著书立说的坛大儒,很有骨气的一个人,眼见宇化及等弑杀君王,还自称大丞相,百官依次而拜,徐善心则负气不至,遂被宇化及所杀。
但许敬宗求生欲望比较强烈,苦苦哀告之下活得一命
被裹挟到河南,他抽空跑去投靠了李密,使劲窜叨着李密去攻打宇化及,想为父亲报仇。
后来他随李密投了李渊,秦王李世民见他长的不错,又兼理通达,还是前隋礼部侍郎徐善心的儿子,于是召其入秦王府为学士。
后出为扶风郡别驾
===第1132章演示===
房玄龄不很喜欢这人。
他认为许敬宗有才而无德,在秦王府时常行谄媚钻营之举,他那扶风郡别驾的职位得来的就不明不白。
侍中封德彝曾评述过江都之乱,说到徐善心的时候备加推崇,可对他的儿子却嗤之以鼻。
人家说的是,“虞世基死时,世南跪行以求替兄受死,徐善心被处死,其子许敬宗手舞足蹈而求活命”
这样的评价从封德彝嘴里说出来,真的很扎心。
可许敬宗的才学没的说,可谓是尽得徐善心之衣钵,年纪轻轻便已有著述流传于世,不然的话也不会一到关西,就被秦王李世民看重收入府中。
房玄龄和这人交往不多,许敬宗今日登门造访他没有避而不见,是因为许敬宗是拉着窦师纶一起来的。
许敬宗在扶风任上跟扶风窦氏那些人相处的不错,回到京师之后贼头贼脑的观望了一下,便算是拜在了窦氏门下。
以前他和窦师纶一道在国子监进学过,窦师纶很佩服他的才学,今日重见,便被他拉来拜访房玄龄,估计是许敬宗自己也知道房玄龄不很待见于他。
窦师纶是个老实人,仕途现在也很顺畅,前几天才受了郫国公何稠荐举,晋了将作大监之职,再加上他的兄长窦诞正在户部侍郎任上。
其叔父窦琎现任洛阳令,窦氏这一支渐渐算是有了起色,与许敬宗一同到访,房玄龄便不好拒之门外。
而且房玄龄刚闹出了大笑话,此时来见他的不是来看笑话就是属于真朋友,许敬宗不好说,但窦师纶一定属于后者。
房玄龄在长安交游广阔,如果没有许敬宗在侧,他一定会邀一些友人来相陪,现在嘛,他就没那样的心思了。
此时房玄龄脸上淤青未去,看上去有些狼狈,只是他本人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意的跟人相见,并无局促尴尬之意。
几乎满京师的人都知道房玄龄惧内如虎,他若在意的话早就没脸见人了。
而且这次是真活该,他妻子卢氏刚产子不久,他便在京兆府长史任上花花,也不怪卢氏暴怒,大白天就在京兆府里面闹了起来。
“何公所研可已成书?听说希言从中出力甚多,对了,这里俺要恭喜一下你,能得如此良师,想来这两年应是收获不少。”
房玄龄心有七窍,知道窦师纶所求为何,所以并不恭喜他升官,而是喜得良师益友。
果然窦师纶听了眉开眼笑的连连点头,这话算是说到他心里面去了。
“多谢多谢,何公于我,何止良师?能在他老人家身边侍候,是俺几世修来的福分,你是不晓得,这一年多来俺算是开了眼界,何公不愧为世之大匠,手段之精巧,见识之广博,皆非世人所及也。
可惜宇恺公殁的早了些,不然请教一番,也能看看与何公齐名之人到底有何绝顶之处”
房玄龄和许敬宗都是哈哈大笑,许敬宗就举杯道:“窦兄别不知足,何公受至尊礼遇,几乎无人能及,窦兄能在他身边聆听教诲,好处可不止这一点。
来,我敬窦兄一杯,将来窦兄定也能如何公一般,成一代之大匠,咱们这些做朋友的到时可是与有荣焉啊。”
许敬宗向来会说话,尤其是能放的下去身段,从来不恃才傲物,更轻易不会在友人面前展露才学,以较高下,所以说和他相交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
窦师纶连连逊谢,和许敬宗饮了一杯。
在这里他的官位最高,其他两人自然是以他为中心,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他感兴趣的话题,在这两位聪明绝顶的人面前,窦师纶想不高兴都不成。
饮了几杯,陌生感渐渐消失,房玄龄瞅着许敬宗也稍稍顺眼了一些,便问道:“延族回京述职,可是要高升了?”
许敬宗年轻的脸上泛起笑容,摇头道:“也不算高升,依旧在扶风任职,只是别驾成了郡丞而已”
房玄龄心中了然,这人死把着扶风不放,估计是看上了扶风乃是皇帝的家乡而已,他可真是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的会钻营,而且从来不会顾忌别人怎么看他。
不过这还真是一条不错的路,这人父亲死的有些早,而且徐善心为人正直刚强,没给他留下什么人情。
之后辗转来去,先投李密,再投李渊,还在秦王府中任职过,都是很犯忌讳的事情,他若回朝任职,还真不如在扶风待着,好心思啊,可比李守素,颜相时他们聪明多了。
窦师纶就没那么多心思,笑着补充道:“别听他谦虚,他已经拜见过长公主殿下,殿下对他颇有称许,说不定回去就是扶风郡太守了呢。”
房玄龄笑着点头,心里面对这厮的钻营本事也只能道上一声佩服,长公主李春的封地就在扶风,而且皇帝没有兄弟,更没什么亲族,就只这么一个妹子。
哄得长公主高兴了,还真有说不尽的好处,只是这么做弊端颇多,比如长公主殿下可不好哄吧?
房玄龄笑意盈盈的瞅了许敬宗一眼,想象着这厮被长公主胖揍的景象,心情不由舒畅了几分。
许敬宗被他看的有些发毛,当初在秦王府的时候,他最忌惮的就是这位房记室,杜如晦那人虽也让人畏惧,可却是个病夫,看着就知道没多少年好活了。
房玄龄不一样,这人善能把握人心,不管是与权贵,还是与英雄豪杰交往,都能得他们亲近敬重,这样的本事可不是什么人都有的,所以听闻房玄龄攀附上了元朗那样的外戚,这两年蹦着高的升迁,他是一点也没感觉奇怪。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拉着窦师纶特意来拜见一下房乔。
当然了,他也不差,现在正努力向皇族靠拢,将来有一天能爬到房乔头上去,再来耻笑他惧内之癖也是不迟。
房玄龄不喜欢听许敬宗的官场故事,稍稍打问了一下便也罢了,于是又问窦师纶道:“何公的书怎么样了?俺可还想拜读一番呢。”
说起这个,窦师纶有些纠结的摆手道:“别提了,本来已经开始收束首尾,何公还打算让俺代为做序,成后交予宫中御览便可付于刊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8/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