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8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3/1986


也不可能给他们什么好的去处,西北,岭南等处在等着他们,差不多形同流放,离开了河北,又没有抱团取暖的机会,即便心怀异志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和萧铣降人相比,他们的境遇要差一些。
这事怨不得旁人,这些年他们闹的太过头了,就像跟着王世充,李密的河南人一样,到了哪里人们都会防着他们。
大礼完结,已是日暮时分。
按照计划,李破还要在两仪殿宴请一下窦建德。
李破有点乏了,其实他也没什么兴趣跟窦建德多说什么。
他早就将这些所谓的豪杰们分成了三六九等,李渊和萧铣,杜伏威无疑处于第一梯队,因为他们还算有章法,做事也比较克制,是那种需要正视的对手。
第二梯队就是王世充,李密,窦建德等人,也是李破最为厌恶的几个人,他们把河北,山东,河南搅合的一团糟,留下一地的烂摊子给他收拾,可谓是遗毒无穷,把他们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接下来就是李轨,薛举,梁师都等人,他们实力不足,却勾连外敌,也有不小的威胁。
剩下的就是乱七八糟的各路义军,其中以翟让,白喻娑等人为首,其实大部分都是顶着义军名号的土匪,反抗暴政是口号,打家劫舍才是他们的主业。
和前隋官军打起来一触即溃,建银掳掠却一个顶俩。
其中更是出了像张金称,朱璨这样的杀人魔王。
可见他之所以没有斩下这些河北降人的脑袋,不过是因为要想彻底平定河北,就不能大肆杀戮,不然很容易激起叛乱。
如今大军驻于河北未动,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不能给一些总想着称王称霸的人以机会,尤其是窦建德那些旧部。
军前将士传回来的消息也不容乐观,河北,山东等地很多人都跑进了山里面,在山中修建营寨了,种点田地,之外渔,就这么居住了下来。
开始时应该是为了躲避战乱,可不久之后就都纷纷沦为盗匪,忙的时候耕作打,闲的时候就出来抢掠,清剿起来很是费劲。
这和蜀中以及岭南的山蛮倒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你安心在长安住下,有什么事尽管向鸿胪寺或者礼部提请,依你在山东,河北的所作所为,朝中很多人都劝朕杀了你以绝后患。
可朕念在你献上传国玉玺,又未引突厥人南来以抗王师,便也不为己甚,饶你一次,但千万莫道朕心软,再有何不智之举,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两仪殿中,李破清淡而又疏离的告诫着窦建德,和杜伏威的待遇那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至于这个黑胖子听没听进去,心里服还是不服,李破也不去管。
窦建德入得长安,便如入牢笼,他这样的情况想要翻身好像还没有先例在前,所以李破才觉着杀人并非最好的选择。
窦建德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诺诺称是,恭敬之余,沮丧之情溢于言表。
他的表现很符合他的人设,杜伏威注定是个异类,自古以来,哪有如此兴高采烈来投敌的诸侯?
窦建德才算正常,心有不甘,却又不得不屈身侍敌,弄的自己十分委屈,却还心惊胆战的唯恐丢了性命。
到了此时,太极殿上那点慷慨激昂的情绪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了劫后余生的庆幸。
款待完窦建德,今天一天的任务也就算完了。
窦建德没什么特殊的地方,他既没有率人出海,也无治平河北之能,和突厥的关系也很稀松平常。
这并不能算是一个强大的对手,甚至比之萧铣还有不如,大致上在李破看来,窦建德此人不值得太过关注
倒是怎么填充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人口便成了当务之急。
河北的大军今年要撤回来,留下一些人作为镇压叛乱,以及剿匪之用,其余的先在河南休整过冬。
等到会盟之事一定,看看突厥的动向,然后再做道理。
实际上,这会他的目光已经遥遥望向了西北方向,那里一直很是纷乱,正乃用武之地。
还是那句话,唐军百战之师,若不能在开国之初用之东征西讨,那真的是太可惜了,吐谷浑,乃至于吐蕃这样的对手刚好合适。
而且他们离着长安又近,一旦坐大,很容易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
当然了,这是在保证与突厥的友好关系的前提之下做出的判断,一旦会盟出了岔子,那就另当别论。
天色已晚,一天都没闲着的他觉着有些乏了,想回甘露殿休息,转念一想,却还是让人摆驾清宁宫。
献捷大礼,太极殿上本应有皇后的一个位置,可惜李碧有孕在身,便没看成热闹,他得去安抚一下。
当皇帝是真的累,前前后后都得照顾周全,还真应了那句话,要想人前显圣,就得人后受罪。
就在李破暗叹劳累命的时候,杜伏威这厮却已经喝好了。
彩玉坊最大的青楼之一,紫金楼后面的一处宅院的厅堂之上,灯火通明间,一个个曼妙的身影,衣衫半解,伴着乐声在堂上舞动着身姿。
杜伏威,王雄诞父子两个,再加上马周以及一个千牛备身,也就是他的护卫统领,四个人倚红偎翠,交杯换盏,放浪形骸间,已将诸般俗世烦恼彻底抛在了脑后。
彩玉坊是长安青楼楚馆汇集之所在,紫金楼更是其中之翘楚,据传是前隋一胡商奉皇命所建。
这个说法很多人都信,主要依据就是那会皇帝建大兴城,商人为讨好皇帝在城中建青楼确实能为大兴城增色不少。
自古以来,看一座城市兴旺与否,到城中的娱乐场所走一走其实就能见一斑,到了后来这条也适用。
可只要脑子清醒一点就明白传言纯属扯淡,皇帝昏了头才会下诏建什么青楼,稍微有点脸的贵族都不会和这种藏污纳垢之所扯上关系,何况是一国之主了。
也就是皇帝不在了,杨广又败光了家底,不然的话早有无数人头落地,败坏皇帝名声的罪过足以灭族。
现在提一提倒也无妨,只不过紫金楼现在的东家可不是什么胡商,而是一个晋阳姓王的富户,据传是跟着大军南来,到了长安便买下了紫金楼,算是借了改朝换代的声势。
至于这人是不是晋阳王氏子弟,人家不否认也不承认,只躲在后面收银钱。
所谓青楼,古时只是比喻女子居住之处。
比如人家曹植就有诗为证,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可到了如今,青楼多数已单指烟花所在了,不过和后来还有不同,如今的青楼听歌看舞者多,并不都是皮肉所在。
很多女子在青楼都只出卖才艺,陪人饮酒作乐之余,谈诗论画,门户小点的女子都比不上她们,她们无疑提高了青楼的档次,让其成为了正经的高雅之所在。
再下一等才是娼僚妓馆,之下还有暗门,是没注册的妓子,一般独门独户,没什么才艺,只招待熟客。
这就是当世花街柳巷的产业链,朝廷所持的态度是不鼓励也不禁止,往往会对其收取重税,并集中管理。
对那些暗娼多数时候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生活不易,若非人家没办法,谁也不愿意干这种龌龊勾当。
而紫金楼就是青楼和娼僚的混合体,也是生意最为红火的一种模式。
想要高雅的人,自然有才艺双全的女子相陪,奔着眠花宿柳而来的,同样能伺候的你如登仙境。
像杜伏威这种豪客,紫金楼虽名声不小,可一年也不一定能接到一个。
因为高门大户都养有家姬,子弟管束的也严,轻易不会出现于紫金楼这样的地方,所以前两年高氏有人父子同吟一女的事情才那么有名,连高氏家主都受了牵连,把户部尚书的职位给弄丢了。
杜伏威就不管那么多,他逛青楼就图个乐呵,若不能尽兴来这里做什么?
酒至酣时,他便拍着桌子唱起了海上的渔歌,和那些吟诗作赋的人墨客完全不同,语声雄壮悠远,充满了与天地抗争的味道
王雄诞哈哈大笑,一巴掌差点把桌子给拍裂了,并高声相合,看的马周眼角不住抽搐,想起了他扇自己那两巴掌。
===第1082章青楼(二)===
夜深之时,厅中依旧喧嚣,连一直比较克制的马周也喝多了,傻呵呵的笑着左拥右抱,暖玉温香在怀,高声谈笑,耍的好不快活。
杜伏威好像也已经醉了,他身边的几个女子衣衫凌乱,娇喘细细,像蛇一样不住缠向男人,估计差一步就是剑及履及的地步。
此时他睁着一双醉眼左右瞅瞅,呼喝一声,“大郎,你近日就要启程,还胡闹个什么,赶紧去休息了吧。”
王雄诞正是兴致高昂的时候,连裤子都解了一半了,随口便嚷嚷道:“义父放心,俺晓得轻重,耽搁不了行程,义父也是的,非叫俺回西北,西北哪有这里快活……”
他身边的女子也浪荡的笑着插话,“郎君莫要走了,就宿在楼中,奴们好好伺候,定能叫郎君乐不思蜀。”
王雄诞不由哈哈大笑,醉醺醺的低头狂啃,匪人本色毕露,连义父的话都当成了耳边风。
杜伏威当即瞪起了眼睛,怒吼一声,“赶紧给我滚。”
然后……王雄诞便灰溜溜的跑了,走时还不忘拉上两个女子陪伴,今晚说什么他也要宿在这里,义父发火也不成。
赶走了义子,杜伏威一把推开身边的女子,“都退下去吧,一会喊你们再过来。”
不怒自威间,竟然没有谁敢说个不字,一会的工夫,女子和伺候的奴仆陆续退了出去,厅堂之间立马安静了下来。
杜伏威向其他两人招了招手,让他们坐过来。
马周喝的半醉,神智还在,知道杜伏威这是有事要说,不由打起了精神,可心里却也在嘟囔,什么时候说话不好,非得现在,来了长安几年,也就他娘的今晚过的舒爽些……
好吧,以前他也不是没有来过青楼,只是却没享受过这种温柔滋味,常何家的败家子再是浪荡,也不及杜伏威于万一。
银钱不凑手是一个,另外就是世家子弟总归放不太开,根本营造不出那种及时行乐的气氛。
就像后来跟着某些人出去玩乐,总能玩的酣畅淋漓,有的就不行,去了一次你绝对不想跟他去第二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3/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