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8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9/1986


至于他的部下,还得派人到那边瞧瞧再做道理。
此时他又想起了萧禹所言,既然要以诚待之,那李破也不会含糊,之前和臣下们已经商量了许久,如今听了杜伏威自己的请求,那就不用再犹豫。
于是临到终了,李破当着杜伏威的面便赐下了官爵,吴王,光禄大夫,遥领江南水军大都督,实封齐郡一千五百户。
嗯,顺便说一句,齐郡是杜伏威的老家,不管剩下多少人,也不管杜伏威还回不回得去,在那里有封地就相当于衣锦还乡了。
在长安又赐其府邸三座,长安郊外田土若干,准其随意出入皇家猎苑等等,之外还允其参加朝会,位在众人之前,上书进言可直达圣听。
李破又问了问杜伏威的婚姻状况,可愿娶上一门好亲什么的。
杜伏威也没不好意思,他现在有一妻五妾,四个女儿,三个已经成家,一个幺女正值二八,还未出嫁。
他本人自然很愿意与长安人家联姻,只是妻子随他多年,不会离弃,新人只能是妾侍,若有人愿意的话,他是来者不拒。
女儿也要在长安找个好人家嫁了,想要皇帝赐婚,嗯,他没有跟李皇帝联姻的打算,也算是当世难得有良心的男人了。
这些在李破看来都是小事,长安人家中宇文,独孤,窦氏等都是联姻大户,适龄的女儿一大堆。
从当前的选秀就能看的出来,这还是进选,待选之人就有七八百人之多,这还是有着家世,容貌姣好的适龄女子,如果稍稍放开限制,几千人,上万人都不稀奇。
还有就是长安的寡妇群体也很庞大,连年战乱,贵族因为各种原因身死,留下了不少没有儿女的寡妇,生活都很悲催。
比如说李渊父子殁后,他们的女人就留下了一大堆,大多都藏在长安的各个角落里,活的战战兢兢,李破也没细加追究,人数上估计最少得有好几百人。
敢娶她们的人不多,杜伏威若是口味重些,他也可以让人去挑选一下,估计很多人都会非常乐意重新有个依靠。
高官厚禄,华屋美宅,娇妻美妾……就像李破在城外所言,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皆易事尔。
想来杜伏威在江都也不缺这些,如今来归,都必须给他补上。
李破的臣下们其实给杜伏威准备了几个封号,吴王是最高一级的待遇,其他比如说齐郡郡公,齐国公之类的爵位也都合适。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
号【】
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只是杜伏威在李破面前表现的非常好,于是李破治下第一个亲王就此诞生,还是个异姓王,可见开国的时候,什么幺蛾子都能出现。
这不但在于君王的气魄,同样也要屈从于当时的现实。
杜伏威欣喜之余,连连道谢。
他是真心高兴,在江左的时候他虽然是草头王,却一直想要一个正式的册封,不然他总感觉不踏实,和他想象中的封妻荫子有着差距。
如今李皇帝即将一统天下,他封赏的爵位自然便是正统,算是遂了杜伏威的心愿。
而且他觉着吴王的爵位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确实能让众人向他行礼,可……他心里掂量了一番,开始不住推辞,还说只想做个开国公就成。
李破就笑,跟他说如今长安城中国公不少,没有实职之下,很难让人把你当回事啊。
杜伏威顿时就被说服了,他早年吃了不少苦头,对贵族们的生活的向往已经刻进了骨子里,起家之后也难免自卑,所以才有这样的奇葩请求。
所以他只思索了一下,便受了下来,另外则请皇帝赐姓,理由也很充足,他认为只有姓李的才配称王,不能乱了规矩。
李破反而觉着有些不适应,他从没想过给旁人改姓,算是维持着后来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实际上当世为人改姓是很常见的事情。
如果他不是正好姓李,李靖在马邑的时候非得给他纠正一下不可,至于什么同姓不婚之类,其实约束不到大贵族身上。
长安城中那么多的人家,把堂妹娶了回家的多的是,只是不会对外宣扬,也不会留下记载而已。
这会杜伏威自己要求,李破觉着多个岁数老大的儿子倒也没什么,于是当即便赐姓于杜伏威,之后再称呼的时候,就是吴王李伏威了。
把满嘴酒气,却无一点醉意的李伏威送到殿外,李破道:“你初来乍到,行事谨慎些,若有人冒犯于你,尽管跟朕说,只要占住道理,朕自然会为你做主,切记要管住脾气。
诸侯来归,总是会有些无聊的人挑这挑那,想让朕杀人,朕心里有数,你也要小心些,莫要让朕难做,此为肺腑之言,听不听就在于你了。”
只多半天的工夫,杜伏威已经彻底把自己当做了唐臣,听了这些话,心中自是感激不已,“至尊放心便是,臣的脾气没那么暴躁,从不拿自家性命说笑,自然也不会给至尊添麻烦。”
李破听了心说,你这么跑来长安还不是拿小命说笑的话,那什么才是说笑?也就是碰到了我,若是李渊那厮在位,就你这出身,估计小命堪忧啊。
李破也不再多说什么,婆婆妈妈的没必要,又不是真的是他的儿子,而且现在说的再好也是白搭。
当惯了土霸王的人,一旦没了实权,还受到各种约束,不定会生出多少不满和怨言呢,像李密那厮据说在长安待了没几天就烦了,最终跑出去把自己的脑袋伸到了王世充的刀下。
所以说啊,还得观望几天。
送走了杜伏威,李破回到殿内,今天他喝了不少酒,杜伏威酒量是真不错,看上去一点事都没有,可李破却喝的有些头晕,想着以后再跟其人饮酒,得找几个酒量大的作陪,喝不死他。
但李破并不打算就此休息,窦建德已降,捷报他还没看呢,那比什么醒酒之物都管用……
===第1049章结束===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
众号【】
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步群的捷报很简单。
他和李年等人倒是很想夸功一番,可河北之战实在没什么可说的。
大军渡河很顺利,河北将领高君雅以及其义子苏定方率军阵前投唐,唐军渡河,斩刘黑闼,王小胡等,进围魏城。
与此同时,尉迟偕围安阳,王琮率十余万夏军出降。
薛万彻,张士贵等人出兵山东,山东郡县望风而降,到了窦建德出降的时候,山东差不多已经平定了下来。
估计各自的奏疏很快便会陆续到达长安。
宇文歆率军出幽州这一步,好像并未对河北战事产生太多的影响,可大军一动,再想把他们召回来是不可能的。
李破掂量着幽州和代州的军事力量,本来他想借此次机会,给宇文歆立些战功,然后顺势诏其回朝任职。
现在他却改了主意,随即诏宇文歆为幽州总管,河北北路安抚大使,让其在河北北部安定民心,守住北方要隘,顺便仔细探听突厥动静。
至于幽州能不能攻的下来,现在已无任何疑问。
连窦建德都被捉住了,敢于顽抗的人都将肝脑涂地,如今河北还会出现如尧君素,阴世师那样的忠臣吗?想都不用想就能知道答案。
两仪殿中的灯火一直持续到很晚,李破兴奋的有些睡不着,天下已然在握,剩下的就是怎么治理的问题了。
前些时他已经梳理的很清楚,就等战乱结束而已。
若不是太晚了,他很想将温彦博,萧禹,封德彝等人都召到宫中来商议一下,甚至有了些迫不及待的感觉。
要派人去河北,山东以及江左好好看一看,同时江右,河南,蜀中也不能放松下来,治平地方需要很多官吏,不可能都从关西和晋地出人,任用降人是首选……
浮想联翩之际,越发的精神,索性便带人出了两仪殿,呼吸一下初春的晚风,溜达着回去甘露殿安歇。
…………………………
这一晚后宫许多殿宇的灯火也亮了很久,大唐第一次选秀就在今天结束了,入选的女子在今晚会回家最后拜别父母亲人,然后在夜晚当中被接入宫中。
而战乱将止的消息正在宫中悄悄传播,于是佛前就又多了许多香火,在这样的大事件面前,女人们大多都选择焚香祷告。
除了祝福天下太平,长治久安之外,也会为皇帝祈福,愿他无病无灾,活个千八百年的,不然又得换个新主,折腾一遍下来,哪里还有好日子过?
……………………
大唐元贞三年三月间,天下还有余烬未熄,可大唐一统寰宇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一天,李破第一次在不是正朝的时候,将三省六部的高官们都召入太极殿中。
高居于上的他宛如有神圣加身,令人不敢直视。
尚书左仆射温彦博立于阶下,向群臣宣告,窦建德已降,四维归一,八荒重聚,只在眼前……
随着他洪亮的声音在太极殿上回荡,标志着隋末乱世即将结束,大唐帝国也就此诞生于隋末废墟之上。
群臣心情激荡,几乎不能自己。
温彦博在历数铲除诸侯的艰辛,以及皇帝之前的功绩,之后又以战乱方休,民生多艰,吾等还需努力作为结尾。
等他收卷奉还帝诏,群臣拜伏于地,山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声音激荡于太极殿上,远远传出殿外,值守在外的将士,宫人听闻,纷纷跪倒,山呼万岁,很快声音便传出宫中,渐渐的整个长安城都好像沸腾了起来。
李破起身立于殿上,摆手让群臣免礼,殿中安静了下来,殿外的声音却还隐隐传来,李破也不去管它,只是笑道:“大业方成之际,朕与众卿及天下臣民共勉,此大喜之日,当普天同庆。
诏长安十日之内,不禁灯火,礼部准备一下,选一吉日,朕当率众人祭祀天地,祖宗。”
本来李破还想等一等,毕竟河北,山东还未全部平定下来,窦建德等人还未被解送到长安,换句话说,还有些手尾未曾收拾干净,等一等应该会更好些。
皇帝的耐心臣下们都见识的多了,几乎从不冲动行事,做什么事都努力以求万全,让臣下们很是放心。
只是这次嘛,温彦博等人都认为不用等了,谁都清楚之后零星的战乱不会停止,难道还要等上几年不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9/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