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8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4/1986


咱们十余万大军停在这里休整已有两三日,北进河间攻幽州,地方守臣必定望风而降,应该能比宇文总管快上不少。
你说咱们是等一等呢,还是抢先平定幽州?”
李年惊疑的又看了步群一眼,他娘的竟然能想到这个,不怪这厮能走在咱们前面,俺可没怎么去想,只想着得了窦皇帝,大功算是到手了。
不过他转念也快,立即便道:“裴公可能不晓得,宇文总管在代州任职多年,数次出使突厥,深得至尊信重,咱们与他抢功,确实有点不妥。”
===第1041章算计===
宇文阀的人……裴矩默默在心中念叨了一句。
宇文歆的名字他自然听说过,李定安治下重臣有宇文歆一个位置,代州三郡是李定安起家的地方,能掌管此间,可见信重。
至于其他的嘛,裴矩则不甚了了,前隋裴矩风光之时,宇文歆这样的后生小子可没什么名声。
宇文歆起家其实是在晋阳投了李渊之后,李渊以其辅佐李元吉守晋阳老巢,他和齐王李元吉闹的很不愉快,还屡次上书弹劾李元吉。
真正得到重用是在他投了李破之后,李破以其重建雁门,后晋代州总管,在北边做的有声有色,才能之上几乎无可挑剔。
裴矩随即又想到,南边唐军聚集,竟然还用宇文歆领兵攻幽州,可见李皇帝对河北之志在必得,估计也有防着突厥南下之意。
幸好窦建德未曾引兵北去,不然的话,必定要和唐军在幽州大战一场,那样一来,大家怕是性命堪忧啊。
裴矩沉吟良久,不得不说,他很喜欢这种感觉,抽丝剥茧,耍弄人心,这正是他最擅长的事情。
他这时又问,“宇文总管出身宇文阀哪一支?”
步群和李年齐齐摇头,以示不知,步群就不用说了,李年出身三原李氏倒是有些见识,“宇文阀大多以文皇帝宇文泰为宗祖,想来宇文总管也是这般?”
宇文阀无疑是当世顶级门阀中的一员,可他们太松散了,而且是明晃晃的鲜卑贵姓,自北周之后受人打压那是家常便饭一样,让他们越加不能凝聚在一处。
裴矩瞧着眼前这两位,对他们的无知有了新的认知,那他们忌惮的就不是宇文歆的家世了,而是其权势地位。
果然步群又补充道:“宇文总管的堂弟宇文镬,现任夔州总管,右翊卫大将军,这还是前年的事情,去岁赏功,也不知晋了什么官爵,想来落不下他。
他率军入蜀,攻下益州,夔州等地,战功应该不少。”
裴矩点了点头,兄弟两人互为奥援,确实要让人忌惮几分,可他还有些不解,将士争功是常见的事情,平定河北的大功在前,两个领兵之人与宇文兄弟的地位差相仿佛,如今有所犹豫,显然还有其他原因。
想到此处不由问道:“两位将军顿兵魏城,怕是还有其他缘由吧?”
步群哈哈大笑,算是真的服了,“裴公这心思真让人不佩服都不成,宇文总管虽得至尊信重,可咱们手握大军,也顾不上那么多。
但起兵之时接到至尊口谕,让咱们不得互相争功,若是咱们轻兵直进,宇文总管带兵出了太行狭道一看,功劳没剩一点,恼怒之下肯定要上书说咱们的不是。
至尊有言在先,咱们确实要让着他些,您说是不是?”
李年看着摇头摆尾的步群,不由陷入自省当中,马屁精竟然想的这么深,咱可被他比下去了,以后看来得多想想,咱也是大将军了,不能总在别人麾下领兵啊。
裴矩再次被李皇帝对军前将领的影响力惊了一下,这得多怕皇帝,连唾手可得的开国之功都能让于他人?
可话说回来了,他们这么瞻前顾后的,一旦出了差错,岂不前功尽弃?这么一想的话,确实应该纠结一下。
心里想着,一下便把握住了步群的心理,面上微微一笑,笃定的道:“即是如此,其实也不难办,魏城已下,河北,山东诸郡县传檄可定。
将军只需传信于四方,众人得到消息必定纷纷来投,何必非要引大军前去,岂不徒劳往返,又惹了宇文总管不喜?”
步群,李年都是讶然,心里差不多都是一个念头,他娘的这么简单的法子咱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咱们只想着兵临城下,见了大军军威,那些人也就降了,可窦皇帝已经被咱们捉住了,送封信过去那些人还敢把信使给宰了不成?多数顺势也就献了城池……哪还用派兵去攻打?
唉,也是咱们当初率军攻打李渊,那些人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至尊从没跟人写过信什么的,这本事咱们没学到啊,情有可原,情有可原。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公众号【】抽红包!
如此一来既能抢功,又能堵住宇文歆的嘴,你瞧瞧,可不是咱们不给你留点汤喝,人家自己降了,咱们有什么法子,怪只能怪你来的太晚。
步群大喜之下抱拳道:“裴公之计谋……唉,真的没法说,俺在这里先多谢裴公了,等裴公西去时,咱们肯定给裴公准备的妥妥当当,一路舒服的走过去。”
李年觉着他说的有点不对劲,想了想便再也忍不住,笑的前仰后合,连眼泪都笑出来了。
裴矩嘴角抽动,心说你不会说话就别说,你他娘的才要西去呢,哼,照你这个样子,俺肯定活的比你长。
嘴上却道着,“将军说笑了,俺虽然老迈,却还想多活几日,就不劳将军相送了。”
步群也琢磨过味来了,狠狠瞪了李年一眼,咳了两声才尴尬的道:“裴公莫怪,一看裴公就是长寿之相……咱就是个厮杀汉,有什么说什么,咱们往长安传送捷报的时候,定给裴公多说几句好话。
至尊听闻,一定不会忘了裴公的功劳的。”
这才实在嘛,裴矩笑着点头,可一想到西去长安那遥远的路途,不由也有点腿打哆嗦,心说若真能走的舒服些也很不错嘛。
…………………………
走的不舒服的人确实是有。
长长的车队缓缓来到长安南郊,数千人的队伍,拉出长长的线,不管是车马,还是人们身上都满是尘土。
杜伏威坐在马上遥望长安,心说可算是到了。
他们这一路从江陵启程,走武关,一路走的都是盘山道,过商洛,绕过熊耳山,沿丹水进入关西地界,一路走了半个多月,才算到达目的地。
即便杜伏威身体强健,也走的他叫苦不迭,恨不能肋生双翅,飞到长安来。
长安,洛阳一直是他最想去定居的地方,他自小就觉得那里才应该是贵人们聚居之所在,别的地方就算繁盛,达官贵人们过的再好,不到长安也称不得一个贵字。
===第1042章来归(一)===
杜伏威是山东人,四十岁左右年纪,身材长大,浓眉大眼,相貌很是说的过去。
可面目黝黑,皮肤也是健康的古铜色,在当世可不符合人们的审美,瞧着就不像富贵人家出身,这是他多次率人出海留下的痕迹。
他在山东时很早就因为偷盗成了官府的通缉犯,所以出身也就不用提了,是标准的亡命之徒。
他起家的过程和瓦岗匪没什么区别,先为断道之贼,后来眼见天下大乱,于是趁时而起,在山东被张须陀吓的够呛,所以转战江淮,与江淮大匪李子通等尔虞我诈一番,最终势力渐成。
等到江都之乱后,宇化及率众离开江都北上,他便趁势轻松的接管了江都,顺便还接收了杨广最后一点遗产,一些船只,工匠以及江淮的水军等等。
他在为人上和窦建德比较相像,只是没有窦建德那么多的想法。
他和部下们很是亲厚,门阀世族子弟来投,他也能好生相待,等他掌管了江左郡县,也没想着怎么进行革新,一切都沿袭前隋旧制,甚至现在他打的旗帜也还是日月星辰旗。
杜伏威确实没有与人争雄天下的雄心,这可能跟他并非是活不下去了,才组建义军反抗暴政有着关系,谁知道呢。
反正王世充等人拥立皇泰帝的时候,他便想率人投效,还曾被封了江都通守,总管之类的官职。
可惜的是王世充迫不及待的把皇泰帝给赶下了皇位,自己登基称帝了,这可把杜伏威给气坏了。
你个西域胡家子,霸城王氏的拖油瓶,怎就敢窥伺皇位?也不怕折寿想让俺屈身侍之,做梦去吧。
于是王世充派来几次时节,都被他给赶走了。
也就是那会王世充的目光不在他身上,不然的话一定先来宰了这个混账东西,敬酒不吃吃罚酒。
后来杜伏威又看李渊很不错,正好李渊的使者也到了,他便起意投效李渊,人家是陇西李氏中人,是关西的大贵族,唐公仁义的名声又天下皆知,这才是当皇帝的料嘛。
那会他就想跟着李渊的使者去长安“瞧瞧”,可却被手下们紧着拉住,劝他观望一些时候再说。
这一观望就没下了,李渊老巢被李破给掏了,又在晋地连场大败,被李破,萧铣,王世充牢牢堵在了关西。
杜伏威一看也泄了气,心说你看看你,出身名门不说,在天下还有着那么大的名声,如今占了西京长安那么好的地方,竟然不能让众人膺服,在战阵上也被别人打的抱头鼠窜。
唉,没有皇者之相啊,可惜了。
偃旗息鼓了一阵,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那从不胡乱折腾的秉性让他的治下渐渐安稳了起来,再加上他从不出兵去攻打其他诸侯的地盘,久而久之诸侯们也就把他给忘了。
于是很多山东,河南的百姓都跑到他这里来避难,随着人口渐多,杜伏威等人也犯了难,粮食有点吃紧了。
这也是隋末群雄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杜伏威也不能免。
正好江左靠着海边,杜伏威部下里有不少都是渔家子,这是当世最为卑贱的一个群体,因为没有田地,很多人又不交税,社会地位只比流民稍高。
可就是他们给杜伏威解决了大问题,他们劝杜伏威驾船出海,闲了可以打鱼,用海盐腌制来补充军资,一边还能跟海外交易,缺粮食那就用江左的物产去交换海外的粮食嘛。
杜伏威一听大喜,他正好有不少大船,组建了水军也没什么用,不如出海去找食吃,于是在中原豪杰们人脑子快打出狗脑子的时候,人家杜伏威派人驾船出海,做起了海外贸易。
向东最远到达琉球,和琉球土著进行了接触,并换回来了一些牛羊和稻米,最大的贸易来源其实还是东南沿海一带,与沿岸的土著居民交易。
即便是在当世,这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此时海外之民多处在野蛮原始阶段,最喜欢中原的糖,织物以及精美的瓷器等物产,这些东西江左都不缺。
航道一旦打通,反应其实就是连锁性的,杜伏威和他的部下们尝到了甜头,便停不下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4/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