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8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5/1986


但他毕竟还活着,可汗真是“仁慈”啊,让一头狮子变得苍老而又温顺,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就像当年一样,阿史那罗恒有些恐惧,更多的则是亢奋。
===第1016章王庭(四)===
阿史那杨环脸上浮起了笑容,让阿史那咄苾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他是天神的宠儿,曾经有那么一段美好的时光,草原上的人们没有人不知道阿史那咄苾的勇名。
那些狗屁的始波罗们在他眼里就像孩子一般,他只要站在他们的面前,就能吓的他们瑟瑟发抖。
他曾经徒手面对过狼群,他曾经在急奔的马群中降服过头马,他曾经爬上神山去寻找过天神的国度,他也曾经娶到过草原上最美丽的女人。
他从没有想过会走进牢笼,而且在笼子里面一待就是好多年,他失去了权力,失去了名声,失去了部众……
都是因为眼前这个女人,她用言语而非刀剑便让他屈服了下来……现在又想做什么呢?他还能像当年一样被说服吗?
在那温暖的笑意中,他的意志再次动摇了起来……真是一个如同魔鬼般的女人啊,天神为什么不对她降下惩罚呢?
其实当他这么想的时候,当年那个如同草原雄狮般的男人便已经逝去,剩下的不过是一个年老而又多疑的突厥贵族而已了。
他不再那么狂暴而又危险,也就更加容易被说服,而且谁又喜欢被关在笼子里呢?
阿史那咄苾只不过是被关的久了,当笼门打开一条缝隙的时候,他竟然胆怯了……这真是讽刺的一幕。
阿史那杨环和以前一样,总能找到突厥贵族们的弱点,在这一点上,他和李破其实很相似。
当然了,这也是一位贤明的王者所必备的基本品质之一,不然的话,贤明二字便和他们无缘了。
“阿史那求罗很敬重于你,每次他来王庭都会去见你,你教会了他很多东西,但你没有教会他怎么去爱护自己的部众。
所以他们现在过的都很困苦,你也应该感到羞愧,他们在你的率领下过了那么多年,他们和你一样向来无所畏惧,仇敌见到他们都会像兔子一样逃走。
可现在你再瞧一瞧,除了他们还愿意跟随汗王去争取胜利之外,还剩下了什么呢?母亲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没有了父亲。
这个冬天会有很多部落消失在草原上,阿史那求罗为什么急着回去?就是因为他得回到汗帐去面对那些向他求援的人们。
再这么下去的话,你妻子的坟墓将不再有人看守,他们再敬畏于你,也要先去填饱孩子们的肚皮……”
阿史那咄苾的呼吸粗重了许多,妻子这个字眼永远都是他的软肋,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去陪过她了……
“可汗想让一个贺兰苏尼阕去做什么呢?我离开部众太久了,还有什么人会记得我?而且我在那里的时候,部众们过的就很好吗?”
这样自贬的话搁在十年前你绝对不会从阿史那咄苾口中听到,可经过这些年的王庭生活,不论过的怎样,他的视野确实开阔了许多。
传到他耳边的声音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都是讨好,谄媚的言语,一些指责也不再引起他愤怒,因为听上去很有道理。
随着年纪渐老,他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回忆起早年的生活,并进行反思,于是他便也能够看到,当年他统治西方部众的时候,那里的人们并不见得多么的拥护他。
当然了,那也没什么可后悔的,他是阿史那咄苾,不管人们是否拥戴于他,反正人们确实都很怕他,这也就足够了。
而所谓的贺兰苏尼阕,就是突厥王庭的掌兵官,一般来说应该是三到五人,很像南边的卫府大将军。
与大逻便,哥利达官等并列,是突厥王庭当中最顶尖的辅臣之一,可以参与政事,给予可汗建议,地位上其实相当于中原的宰相。
只是突厥政治架构到底和中原帝国不同,不但设有东西可汗,以及一些其他小可汗,而且还有匍尼热汗,索葛吐屯等官职掌握实权。
所以他们的宰相更像是给一些年老而又德高望重者的养老职位。
就像是阿史那咄苾还兼任附邻可汗,名义上掌管着王庭附离子,可实际上呢,他指挥不动任何一个附离子。
此时阿史那罗恒安静的听着他们说话,时不时的和阿史那毕吉对视一眼,心里想着可汗是不是想让阿史那求罗杀了阿史那咄苾。
要知道阿史那求罗已经成为颉利汗有些年了,他即便再尊重于阿史那咄苾,也不会让他来跟自己争夺权力。
对于这一点,阿史那罗恒深信不疑,因为这就是突厥的传统,每一次的权力交接,先流下的往往就是至亲的鲜血。
父亲杀死儿子,儿子杀死父亲,兄弟之间挥舞弯刀,都是很常见的场景,部落当中如此,王庭也不能免。
所以他觉得可汗想让阿史那咄苾回去西边,一定是想让阿史那咄苾去送死。
曾经那个凶暴无比的男人,缺乏的就是看清局面的智慧,如今他好像也没有改变,看上去竟然心动了,真是愚蠢啊……阿史那罗恒不由暗自嗤笑。
但是接下来阿史那杨环说的话,明显推翻了他的猜想。
“你们都是阿史那氏的子孙,天生尊贵,所以很少去关心那些普通的突厥人,这不是你们的错。
启民可汗曾经说过,我们只有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护我们的部众,才能将阿史那的荣光传播的更远。
我想你在王庭之中待了这么久,应该能够体会到这一点了。
各部的供奉正在日渐减少,是他们不够恭敬吗?不是的,是他们的部众生活的越来越不好,拿不出太多的东西来奉养主人。
尤其是西边的部落,大片的草原正在空出来,阿史那求罗击败了强大的敌人,这是他的功绩,可他对部民的付出毫无怜悯之心。
他来王庭请罪,说的都是什么呢?不该带着勇士去攻打天神之鞭?趁着强大的敌人正虚弱去攻打他,有什么错吗?
他没有看到自己真正的缺点,我想让你去辅佐并教导他,让他懂得敬畏天神赐予他的一切。
其他人去了可能会被杀死,你应该不会的,想去试试吗?”
===第1015章王庭(三)===
阿史那杨环,前隋义成公主,如今全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坐在一张虎皮之上,身上披着貂裘。
长长的头发披散在肩头,额头上带着镶满宝石的额环。
她已经不算年轻了,却还在壮年,相对于她那尊崇的地位,煊赫的权势,她也只四十出头的年纪而已。
这是一个畅游在权力的海洋之中的女人,她以不到四十的年纪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又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稳固住了自己的权位。
相比于启民可汗,始毕可汗而言,她无疑更有政治手腕。
启民可汗接掌汗位的时候,突厥陷入到了严重的内部斗争当中,西边的同族也对他们虎视眈眈。
启民可汗借助与隋朝的良好关系,或驱逐,或杀死了那些与他争夺汗位的亲族,登上了突厥可汗的宝座。
但他那时面对的是一地烂摊子,于是他向隋朝称臣,并娶义成公主为妻,因为与隋朝交好,西边的同族也偃旗息鼓,不再敢来进攻王庭,极大的优化了突厥的外部环境。
接着他又对突厥内部进行很长一段时间的安抚。
在他统治时期,突厥人的生活渐渐平静了下来,贵族们不再横征暴敛,动辄相互厮杀,牧民们的牛羊渐多,生活不像从前那么艰苦。
这也为突厥后来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因为突厥游牧民族的特性,很少有突厥贵族赞同他的功绩,反而觉得启民可汗过于软弱,尤其是向隋朝称臣之举,让突厥贵族们很是愤怒。
他的儿子阿史那咄吉世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当阿史那咄吉世登上汗位之后,突厥与隋朝的关系急转直下。
阿史那咄吉世,也就是始毕可汗继位之初,虽然立即续娶义成公主为妻,表达出了两家交好的意愿。
可实际上则是,他同时也停掉了向隋朝的岁供,几乎等同于不再认同隋朝的宗主地位。
接下来他们与西突厥的关系也开始恶化,始毕可汗毫不犹豫的派阿史那咄苾连续进攻西突厥,将突厥王庭的势力范围重新扩展到了西域地区。
在东边他则关注着隋朝和高句丽的战争,随时准备收获渔翁之利。
于是便也有了突厥王庭南迁之举,而随着隋人的内乱,许多隋人来投奔突厥,隋地北方诸侯纷纷向突厥称臣,突厥的强盛好像自然而然便到来了。
当时有隋人这么形容,戎狄之盛,古之未有,即便是匈奴,柔然,鲜卑等部族最为强盛的时候,也不如此时的突厥。
接下来便是始毕可汗率三十余万众南下,将隋帝杨广围在雁门,那是突厥国力强大的最为直接的表现,同时也是突厥最为辉煌的一刻。
但接下来突厥人就尝到了苦果,接连两次南征,收获甚微,损伤却极为惨重,始毕可汗更是在第二次南征之后,病殁于大利城,无疑给了突厥人当头一棒。
极盛而衰,好像天神跟突厥人开了一个并不好笑的玩笑。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段,阿史那杨环用她那非凡的眼光,以及卓越的政治手段篡取了突厥汗位。
接下来便是阿史那杨环的表演时间了。
这位可汗接下来的也是个烂摊子,但她显然比始毕可汗更有耐心,她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来平定突厥的内乱,巩固自己的权位。
她做过启民可汗,始毕可汗的可敦,对突厥十分了解,同时作为前隋义成公主,她无疑更赞同启民可汗的策略。
这对如今突厥而言是有好处的,对南边那个新兴的王朝示好,并开通边市,就是这种策略的延续。
突厥人在二十多年之后得到了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可是外部环境的恶化并没有停止,始毕可汗的激进策略留下了太多的后遗症。
当然了,在今时今日,由于阿史那求罗击败了射匮可汗,南边的人们还没有走出战乱,高句丽在和前隋的战争中受创极重,虚弱的已经直不起腰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5/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