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7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4/1986


李春突然想起了前些日子扶风窦氏的人到她门上拜会,也没说其他什么,就是说扶风郡地的事情,弄的她有点尴尬。
扶风郡她是真没去过一次,兄长是不是真的出身扶风也是存疑,因为兄长从来不跟她多说家乡的事情,估计身世多数也是当年顺口编的。
现在窦氏以乡党自居,来跟长公主叙叙乡情,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如果长公主好说话一些,郡中的一些人家估计顺势便能攀附上来。
临离开的时候,还说扶风郡丞即将卸任,新任的郡丞可能要到长公主这里来辞行,肯定要说起扶风李氏的祖宅,宗祠等事。
窦氏祖训,不得于扶风郡中官吏交往,所以他们不好跟郡丞说话,长公主要是有什么吩咐,尽管跟他们说。
这事李破早有打算,让李春尽管和这些“家乡人”交往,时不时关心一下郡中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
等到天下平静下来,哪天皇帝或是长公主殿下兴致来了回乡去瞧瞧也没有任何问题。
有嫂嫂提醒在先,扶风的人寻上们来在后,李春终于对扶风的事情有点上心了,将“家乡”这个词和自己的封号联系了起来,再加上兄长的批准,多多少少便产生了些责任感。
……………………
离开成国夫人府,眼见也就快到饭点了,那去处就十分明确,定然是要去丈母娘那里蹭饭,顺便向她表一表老丈人的功绩。
李靖的表现很是惊艳,终于算是初步符合了他印象中的形象,又是他的老丈人,所以之后委以重任那是一定的了,就是李靖年纪大了些,都五十多岁的人了,用起来不免让人有些担心。
女婿又来蹭饭,让陈氏很是高兴……她倒没什么心事,李靖常年在外,她早就习惯了这种聚少离多的生活。
只是现在和以往不同的是,府宅大了起来,仆从多了起来,来拜访的人也与日俱增,多是以前李靖的同僚和下属。
李靖落魄的时间不见踪影,如今就都冒了出来,有些甚至不知真假,跟红顶白的事情,也不稀奇。
大多数时候陈氏都让儿子,女婿去应付,只有韦节等几人来访,她才会见上一面,跟客人说说话。
而皇帝上门,就更进一步,她得亲自下厨给皇帝做些饭菜。
反正总的来说,三原李氏日渐显赫是不争的事实,只是家底还有些单薄,若能再积累个几十年,一代代跟上没有走下坡路的话,他们差不多就能迈进大阀门墙了。
只是看如今这样子,够呛。
李靖的儿子有些不成器,他那几个孙子李破见了见,也没什么灵气,再加上李靖和他兄长反目成仇,都闹出了人命了,只是耽于那点名声,李靖没有夺了兄长的家主之位而已。
照这个局面,三原李氏可不是什么有前途的样子,靠一两个人显赫起来的家族,一般来说败落的都很快,独孤氏就是最好的榜样。
当然了,站在皇帝角度来看这是好事,后族的家门太过兴盛会让人寝食难安的。
可能是得了女儿提醒,陈氏让人杀了两只鸡仔,给女婿炖了一锅,李破吃的心满意足,饭后把李靖的近况跟陈氏说了说。
陈氏看上去很是喜悦,可李破看得出来,她并没有那么高兴,想想也是,以他们夫妇的年纪,陈氏肯定不会希望李靖还去外面折腾。
在京师安安稳稳的享受荣华富贵,受儿孙供养才是陈氏想要的生活,丈夫若不出去的话,女儿女婿哪敢来杀她的鸡?
此事上李破也不好说什么,难道因为丈母娘不满意就把老丈人弄回来?那可不成,最重要的是丈人真的很好用啊。
临走的时候,陈氏有些扭捏的问,“至尊可还记得当年在马邑时有个陈姓的参军?”
李破又不老,当然记得那个让他挨了鞭子的陈税官,那厮不但让他挨了鞭打,而且还觊觎过他家婆娘。
想起当年旧事,李破微微一笑道:“好像是叫陈文远是吧?您的侄儿?”
陈氏一边瞧着他的神色,一边小心的点着头道:“至尊记性真好,就是他……前些时他来见我,说在马邑时得罪了至尊,我怎么问他他也不敢说当年详情。
只是被吓的不轻,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香,再要这么下去……”
说到这里陈氏摇头叹息了一声,她很喜欢这个侄儿,不然当年也不会想把女儿嫁给他,如今却被旧事吓的魂不附体,看着实在可怜。
陈氏接着道:“也都怨我,李陈两家世代交好,我便让他去了马邑任职,不然也不会有今日之祸……至尊能不能看在我的面上,饶他一次,我……”
陈氏甚少求人,而且还是这么为难的事情,说着说着眼圈都有些红了。
好在家里面的人心里还算有数,没让她去求女儿,不然的话陈文远的脑袋说不定真就掉下来了,皇帝的情敌……皇帝想不起来也就算了,一旦回想起来,那账本怎么来算可就只有天知道了。
陈氏开了口,李破自然要表现出自己的度量,连当年抽他鞭子的李定方等人他都没打算计较,就更没必要为难陈文远。
如果陈氏不来求情,哪天见到陈税官,小账本一翻,自然不能让他好受,现在嘛就另当别论。
于是李破便笑着安慰,“早年间的事情提它作甚?只要他别出去乱说,只管安稳的睡个好觉……现下他身居何职?”
陈氏抹了抹眼睛,“本来他在京兆府任职户曹参军,也没什么长进……后来回家躲了一段时日,职位也就丢了……”
李破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心说这厮当年在马邑可是好大的威风,如今听着就可怜兮兮的,真是活该。
陈氏看他笑容满面的样子,可不知道女婿心里面的小九九,心事一下就放了下来,她主要是怕侄儿落得像李定方一样的下场。
李破则又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京兆府司马的位置我记着还空着呢,让他准备准备上任去吧,我记得他颇有些才能,现在又是外戚了,只要行事小心些,别仗着外戚的身份乱来,将来朝中应该能有他一个位置。”
陈氏惊了惊,这还真就是意外之喜了,接着就是连连保证侄儿会老老实实当官,再不会给至尊添麻烦。
李破也很高兴,丈母娘为人非常不错,又做的一手好菜,他是很乐意照顾一下的。
在陈氏殷殷相送下离开了李府,李破吃饱喝足,心思终于再次雀跃了起来,把长孙顺德,薛元敬等人打发走,这才吩咐一声,“走,去前平阳公主府。”
手下人大多面无表情,说起来皇帝出宫行动轨迹比较清晰,偶尔会去拜访一下成国夫人,或者出城到长安书院瞧瞧,赶着饭点到丈人府上用饭,然后最后一个肯定要去前平阳公主府一趟。
这对皇帝的护卫们来说,并不算好事情,所以现在皇帝常去的几个地方,周围全都安置了耳目。
至于这些耳目是归千牛备身府辖下,还是兵部军情司掌管,或者是屯卫府派出的人手,不知内情的人恐怕永远也闹不清楚。
就像是前平阳公主府内外,多数就都是当年李破派来长安的人在管控,进进出出的人都逃不过他们的窥探。
安全上比之皇宫也不差多少。
几个月没来了,想起上次来时的情景,李破的心不由自主便热切了起来,到了他这个位份上,再有就是他的心性脾气,能让他心动并付之以行动的女人,可谓是少之又少……
===第972章留宿===
一夜贪欢,皇帝的生活当中多了一抹亮丽的粉红色。
皇帝和前朝公主间的故事不论外间怎么评说,当事之人却没那么多的讲究,男女之间纠葛多年,如今算是有了一个结果。
他们的交往,以及结下的情谊,混杂在乱世纷争当中,显得分外的独特。
也许有人会说起他们之间的仇恨,流下的那些鲜血,消逝的那些人命……可对于他们而言,其实都可以不去计较。
当年李破结交李秀宁,也只不过存了攀附之心,说一句不坏好意都是轻的。
如今的情形却又反了过来,陇西李氏需要在困局中脱身而出,没有李秀宁也会有其他李氏女儿入宫。
对于李秀宁来说,她这一脉的存续也容不得她有其他的选择。
当看清事实,以及当世的规则的时候,也就能体会到他们的手段和城府。
可你要说他们之间只有利益的纠缠却又错了,当年李破在云内兵力捉襟见肘之时,还能派五百精锐入京保李秀宁平安,这就是不折不扣的情义。
李秀宁多年来对晋地的友人牵肠挂肚,后来更于两家之间来回奔走,同样没有辜负这份交情。
而他们又都有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当大局已定,以他们各自的秉性,也就有了如今的选择。
也许这就是最好的一种结果吧,谁知道呢?
李破不准备纳李秀宁入宫,无论是从私情还是从皇权的角度出发,都是如此,李秀宁也从没有入宫为妃的想法,她现在要的是一个护身符,位份什么的都不在考量之中。
两人有了默契,又都知道分寸的情况之下,相处起来就比较和谐了。
早上起来李破一番洗漱,看着眉目之间依旧染着些风情的李秀宁,心中颇为得意,不由又回想起几个月之前那一晚。
两个人终于混到了睡榻之上,可让他狐疑不定的是女人竟还是完璧之身,那柴驸马……岂非死的很冤?
即便是以他的心肠,过后也稍微愧疚了一下……当然了,就算是名义上的驸马,在他眼中也是死有余辜。
夺人妻女的事情皇帝若没做下两件,岂不是显得皇帝很没能力?
当然了,出于道德感所需,他还是要谴责一下李靖,他可真没让李靖下杀手,都是李药师自作主张。
好吧,皇帝的无耻终于在他身上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李秀宁亲自侍候羹汤,看他有些神思不属,便笑道:“怎么,怕回宫无法交代吗?李家姐姐可凶,你们结亲的时候……斗的实在厉害,我可都听到了呢。”
想起当初云内故事,李秀宁不由笑了起来,可再想到二哥世民如今不知所踪,怕是凶多吉少,又有些黯然,滋味不怎么好受,不过面上不会流露出分毫。
这就是他们相处的方式了,有着无法消除的隔阂,却又努力压制在心底,不想让对方察觉。
李破笑了起来,聪明的岔开话题,“跟你说件事,早晚你也能知道……李靖,张伦他们打夔州的时候,杀了柴绍,也不知做的对不对……”
说罢低头喝汤,眼珠却转的厉害,贼的不行。
李秀宁愣了愣,一时间也不知该作何表情,她与洛阳柴氏这门亲事都毁在了新婚之夜,自此她与柴绍行同路人。
柴绍是正经的门阀中人,热衷于功名利禄,无情无义,在她眼中简直一无是处,就更不用提什么夫妻之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4/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