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7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1/1986


苏亶也点头附和道:“是啊,大军在外征战,此正非常之时……若户部生出动乱,很可能会影响战局啊至尊。”
温彦博大致上也是如此想法,一个高慎不算什么,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渤海高氏,名声显于天下,根基不是那么好动摇的。
他这个时候好像有些理解皇帝的愤怒了,怒其行,却又忌其势,对于一个帝王而言,确实不是什么好的感受。
想到这些,自以为抓住了关键,他正想借着其他两人的话茬劝皇帝忍耐一时,等天下大势分明之后,再与高氏计较不迟。
但那边李破已经道:“朕知道高氏是哪个,不用你们来提醒,深夜召你们前来,就是要你们有所准备,尤其是户部……风浪起时,动荡在所难免,便如你们所言,前方战局正在胶着之时,不能影响了大军后勤辎重。
你们都是晋阳旧人,要稳住局面,户部若有何差池,苏元宰你可难辞其咎……”
看着三个人神情凝重,尤其是苏亶像吃了黄连一样的模样,李破嘴角终有勾出一点弧度,不过很快就消失了。
“也不用太过忧虑,朕已有布置,你们呢,只需按部就班,做好准备,所有事皆秉公处理,便可无事。”
说到这里他指着那封奏表道:“便如这奏表,直接呈送中书即可,想来萧侍郎会给出一个应有的态度来。”
杨恭仁还差些,听了这些心里越来越是狐疑,山雨欲来的感觉笼罩于心头久久不去。
而温彦博和苏亶跟了李破多少年了,这时便都纳过闷来了,先前的恼怒八成是做给他们看的,那是一种姿态,告诉他们自己非常恼火,此事必须要有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以免他们会错了意。
之后皇帝态度则越来越是笃定,那也就意味着事态在皇帝掌握之中,不需他们过于操心,到了这里,两个人的想法就不一样了。
温彦博心中渐渐安定,皇帝从不无的放矢……那之后他要做的就很简单,涉及到高氏的事情,从重从严处置即可。
他唯一有些担心的就是皇帝对高氏做的太过火,让其他关西大阀生出自危之心,那他们入到关西这一年多来的努力就都付之东流了。
苏亶和他想的不一样,皇帝要对付高氏……之前他可看出什么端倪,看看其他两人的样子也是如此,那皇帝又是通过什么人来布置的呢?鸿胪寺卿李道宗是其中一个?
这无疑让苏亶生出了浓浓的危机感,皇帝不再信任他们了吗?
要知道高慎可是户部侍郎,在他户部辖下……他这个户部尚书竟然没收到任何的风声,难道他是摆设不成?
…………………………
宦官们举着灯笼在前面引着路,温彦博三人在后面并肩而行,各个精神亢奋,却又满腹心事,看来今晚是不用睡了。
临到出了宫门,苏亶才低声道:“两位若是无事,不如随我一起小聚一番?俺那里有坛好酒正待来客,咱们饮上几杯解解乏累?”
其他两人不约而同的抬头看了看天色,都大半夜了,反正回去也睡不着,而且之前皇帝的一些话模棱两可的,让人捉摸不透,不如跟人商议一番,说不定就能理清头绪呢。
温彦博率先点头,“酒就不用喝了,明天还有诸多公务,可不能耽搁了。”
那边杨恭仁也笑着应了,“那就打扰元宰了,俺年岁老大,熬到现在已是头晕眼花,之后说错了话,二位可莫要见怪啊。”
………………………………
高氏主宅。
高恽被捉往长安令衙的消息很早就传到了这里,他那堂弟刚从他这里饮了酒出去就遇上了成国夫人一行。
高恽什么德性高慎自然晓得,得到消息之后倒也没当什么大事,听到堂弟被打了个半死的时候,高慎还很恼火。
你个前朝皇后竟敢当街殴打高氏子弟,还当这是前隋吗?也就是看在萧氏的面上不跟你计较,不然的话,一定要让你晓得高氏岂是你一个女流之辈能够招惹的了的?
他的幕僚倒是劝他向萧禹致以歉意,他勉强答应了,毕竟确实是他高氏理亏嘛,可他高氏子弟当街被殴,还被抓去了长安令衙又怎么算?
想想萧禹历来的嘴脸,高慎心里虽有些畏惧,可作为高氏阀主,他又有了实实在在的底气,不想高氏被兰陵萧氏给欺负了。
显然高慎警惕性不高,大晚上的也不好托人去给高恽求情,只能让人持着他自己的拜帖去长安令衙要人。
他的意思是其他事容后再说,先把人放了才是正理。
长孙无忌没有硬顶,让人回复高慎,容他们商量一下再做定夺。
高氏的人不疑有他,回禀了高慎,高慎也觉得没什么,于是睡了一晚好觉,第二天一早照常上衙,并派人出去托两个人情,去长安令衙说项一番。
这对于高氏而言都是小事,四面漏风的长安令衙可关不住高氏子孙,也就是前两年高氏倒霉,出了一对奇葩父子,让高氏丢了些人。
如今的高恽……也并不差那父子什么,好色到当街去强登成国夫人的车驾,你说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
===第955章围攻(一)===
“萧中郎说”
高慎正在衙中处置公务,户部向来忙碌,尤其是今年大军在外征战,户部从上到下都呈现出了最为紧张的状态。
高慎作为户部侍郎,他这里每天来往的人都很多,见派去萧府送拜帖的管事来找他,还一副吞吞吐吐的样子,高慎不由皱起了眉头?
应该不是什么好消息,想起萧禹那名闻遐迩的臭脾气,高慎不耐烦的道:“可是萧时有了回话?快说没见忙着呢吗?”
那管事见他面色不善,紧着凑到他面前低声道:“萧中郎未接拜帖,只说最近身体不适,不见外客。”
高慎眼角抽动了一下,连拜帖都不接,萧时好大的架子高慎心里一阵腻歪,一件小事,难道还让俺寻个中人前去说和?他娘的又不是娶亲
想了想便又吩咐道:“送我拜帖去成国夫人府,让大娘备上一份厚礼,登门去拜见一下,说点好话哄一哄去吧。”在他看来,女人总要比男人好说话一些,也容易心软,只要成国夫人不再追究,事情也就完了。
再有就是他第二次送出拜帖,若萧氏也拒而不受,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真以为跟皇帝有了那么点不可见人的关系,就不把旁人看在眼中了?做梦去吧。
匆匆的打发走了家中管事,高慎憋屈的直想骂娘。
近来他自觉也是流年不利,开通边市的事情他求哪个,哪个就推脱,谁也不愿帮忙,尤其是封德彝那个混账东西。
早些年那人可没少受了高氏恩惠,你看看现在求到他门上,其人那副嘴脸,真真是不当人子。
还有就是之前联络独孤,又是捧着又是供着,可独孤修德那副既要吃饭也要喝汤的贪婪模样,实在让人招架不住。
现在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又要看萧氏的脸色高慎不由想起了前些时堂兄高元的处境。
高元党附太子李建成,被秦王李世民一番收拾之下,丢掉了接掌没几天的户部尚书之位可如今既没太子,也无秦王,俺怎么就这么倒霉呢?
而真正倒霉的事情还在后面。
管事走了没多久,便又有亲信来报,说长安令衙将高恽一案报上了刑部和大理寺,正请他们派人一同审理此案。
这是要致高恽于死地啊高慎当即大怒,他真想去当面问一问长安令长孙无忌,只不过是冒犯了一下成国夫人而已,怎么就成了一桩不得不报请刑部,大理寺会审的案子了?
而就在高慎被堂弟的事情弄的有些狼狈的时候,中书侍郎萧禹也在恼火之中上了衙。
萧禹脾气向来不太好,这和他过早的掌握了家族大权,仕途上也从来都是一帆风顺有着极大的关系。
萧禹的父亲是南梁明帝萧岿,隋灭南梁,萧禹跟随兄长萧琮入隋,因为姐姐以及自己才能的缘故,很得杨坚夫妇赏识。
仕途上顺利不说,献皇后还将一个侄女嫁给了萧禹,于是萧禹便和李渊成了亲戚。
后来杨广登位,高熲,杨素等人纷纷殁去,萧禹也就成了后起之秀,皇帝近臣,位在中枢,是继任宰相的种子选手。
李渊称帝于长安,萧禹照样受到重用,就算李渊不很待见他,却还两次用其为宰相,由此可见其能。
到了李破称帝,萧禹还是能在皇帝身边占据一个位置你说这样一个人脾气能好得了吗?
高氏这次狠狠的得罪了他,让他一晚上都没睡好,所以早上来的时候没什么精神,只是一大早便派了亲信到长安令衙去施加压力,不能将高恽放了回家。
至于后来该怎么做,他晚上的时候倒是想好了,怎么也要送高恽去大理寺走一遭,大理寺卿现在是李纲,高恽这种好色之徒到了那先就要掉一层皮下来。
之后再做什么他还没太想好,高欢的子孙们各个身带戾气,行事乖张,寻他们的错处倒不很难,所以就算动不了高慎,也能敲掉他们几颗牙齿下来
当然了,就算他恼火万分,也清楚的知道,两家不会,也不可能产生太过剧烈的冲突,大家同属长安大阀,相互之间联络有亲,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没必要结下太深的仇怨。
这次高氏做的错了,来往几个回合之后,很快就会有人插手进来,为双方说合,而且即便是皇帝也不会在这种时候任由他们把公务当做相互攻击的武器,最终都需适可而止,不然谁也讨不得好去。
所以说动手要快,要早,不然这口气许就出不来了高慎那厮竟然还想来过府来见,那是一顿酒的事吗?做梦去吧,如此轻慢于我萧氏,总得留下几条性命来填埋。
带着一身的负面情绪去到中书,桌上已经堆满了需要他处置的书,萧禹收拢了心绪,今天他还要见一些人,前方军情正紧,中书也不消停。
按照习惯,他先闭目养神一会,想想今日的规程,一会和下属们聚议的时候该说些什么
而且如今中书处于落在门下,尚书两省身后的窘境,他以侍郎之位而掌中书,要是哪天突然中书令之位落在旁人头上,对他以及萧氏而言,都将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所以对政务必须投注于全部的精力。
想到这些,他再次于心底咒骂了一句,该死的高氏,尽来添乱
冥思半晌,叫来下属吩咐了几句,又听了听他们的禀报,这才开始处置公务,签押了几份书,再拿起一份从门下省传过来的奏疏打眼一瞧,接着眉头微蹙,仔细的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从来不苟言笑的他不由露出些笑意,真是想什么来什么,竟是鸿胪寺卿李道宗弹劾户部侍郎高慎与突厥来使交从过密,有阴谋不轨之嫌。
萧禹久居要害,知道此事可大可小,鸿胪寺的奏疏由门下传到中书,说明皇帝已经过目,没有压下来而是传到中书,说明事有可为?
如果此时中书建议交大理寺,御史台议处的话,是不是有些过了?可这样的机会实在不可多得萧禹沉吟半晌,觉着稳妥起见,还是观望一下为好。
私怨和公务轻易不能混为一谈,这是他为官多年的信条之一这说明他并没有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而此时一夜未眠的刑部尚书杨恭仁却已经收到了长安令衙的上报,户部仓部主事高恽当街酒后无行,欲强登成国夫人车驾,上请刑部,大理寺会审。
杨恭仁当时嘴角就抽动了一下,心说半夜里皇帝刚刚跟他们密议一番,这就发作了?是不是太快了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1/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