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6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4/1986


温彦博也很忙碌,长安城中的官吏群体非常庞大,人才应有尽有,非是晋阳可比,可这也就遇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人太多了,只能甄别任用。
在晋阳时,汉王府下的官僚架构已经搭建了起来,长安这里在李渊治下则更为完备,等到晋阳的人们来到长安,面临的是一个相互融合的问题。
不止是吏部如此,其他各部官署衙门尽都一样,而吏部不过是首当其中而已,因为它的主要职责便是对官吏行任用罢免之权。
前吏部尚书是封德彝,这人祖籍渤海,与渤海高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中世代为官,是正经的门阀中人。
只是他的名声不太好,他娶的是杨素的堂妹,在前隋时官至内史舍人,和虞世基交好,你说他的名声还能好了?
后来又跟着宇化及,任内史令,名声越发败坏,一直到和宇士及投唐,当时李渊就想杀了他,有人为他求情,这才免于一死。
一来二去的,还是得了李渊赏识,于是又成了朝堂上的红人,最后封吏部尚书。
这是个官场不倒翁,自然是很有能力的,只是瞧瞧他的行迹就能晓得,这人骨头软到了一定的程度,转换门庭,观风望色的本事不亚于河南众人。
这在关西门墙中非常的罕见,很多人瞧不起他,却也有很多人与他交从甚密。
五十多岁的官场老滑头,温彦博刚入主吏部,他便上请为吏部侍郎,表示愿意助温彦博一臂之力,几乎一下便稳住了吏部人心。
知情识趣之处,真是让人很难生出恶感,若非如此,温彦博哪里抽得出功夫来武德殿跟汉王耗时间?
到了太极殿偏殿,众人止步,李破先入,不久再宣温彦博,苏亶入内,其他人等候在外。
先容两人坐定,李破才摆了摆手,“先不忙说话,我已经叫人去寻其他人等来此议事,先等一等吧。”
温彦博哼哼两声,到底没说话,苏亶倒是沉下了心,开始品用香茗。
他户部的事情不比吏部少,可话说回来了,很幸运的是,高纶被削职为民后,户部尚书一直空缺,李破来的太快,李渊都没来得及任命新的户部尚书,长安城就已经被围了。
再加上武功苏氏鼎鼎大名,是关西人中的财神爷,如今有苏氏子来管理户部,大家同样很安心,这就是门阀家世带来的好处,家世越好,对你的仕途帮助越大,费的功夫也就越少,自古皆然,不用多说什么。
苏亶在晋阳时便官声斐然,回到长安更是如鱼得水,很多苏威的门生故吏以及苏氏子弟很快就都寻了过来,他相信很快自己就能恢复祖宗荣光了。
推荐一个app,媲美旧版追书神器,可换源书籍全的\
\\

而他如今也不过而立之年这才是他最大的优势所在。
等人来的功夫,就听李破笑着道:“在这里说话可就不如咱的汉王府了。”
两人一听,都游目打量了一下四周,两个宦官垂手贴在大殿的角落里,唯恐有人注意到他们,还有专门煮茶的宫人躲在不知什么地方。
这里可比汉王府的书房宽敞多了,只是少了围廊,池塘等地方,可肃穆庄严之处,哪是汉王府的书房或是议事所在能比的了的?
这个时候就该苏亶出场了,“大王何出此言?哦,臣晓得了,是不是多了些肃穆之气,少了些闲适,说话时不如以往随意?”
李破点头,“还是元宰知我,我坐在此处隔着你等可远,说话远不如以往惬意,就像你苏元宰坐于户部正堂,即便下面满是亲朋友好,却也亲近不得,你说可怜还是可惜呢?”

温彦博咬紧了牙,以他的涵养也差点笑出声来,苏亶入城之后有点飘,毕竟年轻嘛,交从往来的人数他门前最是众多。
而其中良莠不齐的,苏元宰却大有来者不拒之势,显然惹了汉王殿下不高兴,汉王殿下不高兴会怎样?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苏亶冷不丁挨了一棒子,有点懵,却本能的一下站起身来,片刻之后,才讷讷道:“臣臣久未归家”
李破斜他一眼,“行了,做这幅样子给谁看?家大业大是好事,可却需有分寸,我可听说了啊,你祖父苏威当年交游甚广,力压众人,后来因此而获罪,你不会是想学你祖父故事吧?”
好大一顶帽子甩了过去,显然他是非常不满意苏亶入城之后的作为。
想想也能明白,他手下的得力官员刚一入城,便与关西世阀子弟打成一片,这还只是开始,日子长了,会发展到怎样一个地步去呢?
苏亶也不是第一回犯这样的错误了,当年他在总管府中任职司马的时候,就特喜欢和外面的官员交往,很得众人称赞。
后来被李破警告才收敛了起来,后来任职户部尚书,兢兢业业之下,愈发受到李破器重,可谁成想,回到长安他便又犯了老毛病。
苏亶站在那里,劈头盖脸受了一顿责斥,李破几乎没跟他留面子,说的话也很重,温彦博本想劝上几句。
可听来听去,他目光直视前方,再不愿言语了。
李破的声音不高,可字字诛心,“我让你举荐贤才,不是让你安插亲信,让你甄别任用,不是让你任人唯亲,这么多天下来,你在户部都做了什么?任用了哪些人,你当我不知道吗?
你是想把户部弄成你苏氏得别院?交结朋党,相互为援离着欺压同僚,肆意枉法还有多远?
你就没问问他们哪个是李世民党羽,哪个又是李建成徒众?你苏元宰是不是也想为李氏效力?”
本来李破确实很是恼火,不但觉着苏亶办事不利,还觉着这厮给他丢了脸,让许多关西人瞧了笑话。
可苏亶毕竟跟随他多年,说几句警告一下也就完了,要给他留点颜面,苏亶是个聪明人,肯定不会上赶着找死。
但是这些天压力太大,本就心情不太愉快,说着说着便真的恼了起来。
最后这话可就太重了,不光温彦博吓了一哆嗦,苏亶也再撑不住,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颤声道:“大王啊,臣知道错了”
===第802章解梦(一)===
长安的殿宇确实太大了些,君臣离着挺远,估计是怕臣下暴起刺杀君王?
反正李破觉着很不便,要搁着在晋阳的汉王府中,他这会直接一脚上去便能将苏亶踹翻在地,殴打上一番出出气。
“何稠,杨恭仁皆乃关西翘楚,可宾客盈门,迎来送往的只你一家……耗子尾汁吧,户部那么多的事情竟然不耽搁你呼朋引伴,那就能者多劳,限你五日之内,把关西户籍,田土,赋税等都给我整理出来。
拖上一日,罚一年俸禄,再多一日,这从龙之功我也给你掂量一下,反正你也不怎珍惜。”
……………………………………
等苏亶再坐到椅子上的时候,屁股底下好像藏了针,那是难受的厉害,背后黏腻腻的一层汗,也很不爽快。
尤其是还得用眼神去求温彦博,让他不要将此事说出去让自己丢脸。
当然了,被训斥的时候确实害怕的很,大王威严与日俱增,皇者之气越来越浓,不发火的时候还成……毕竟追随多年,他们这样的近臣言谈出格一些,相信大王也不会计较。
可发起火来,真的很可怕啊,尤其是言刀语剑嗖嗖的往你身上戳,只不过像这般情形,火气过后也就完了,除非你不知悔改,还是自行其是。
不然的话,往往都是重拿轻放?
不再与你计较,相比之下,反而是不疼不痒?
笑的非常欢快的时候?
你就得担心一下你的下场了。
等到杨恭仁?
王泽,岑文本这些人到的时候,苏亶差不多已经恢复了常态?
只是大家都觉着苏元宰今天有些恍惚?
也不怎么说话了,估计是累的。
何稠,王智辩等以及卫府将领们都未到场?
其余皆为可以托以心腹的近臣。
…………………………
抽空出了口闷气?
李破精神头还不错?
于是集中精力开始办正事。
人都到齐了?
自然是李破先开口说话?
“自入主西京以来?
诸事繁冗,总不得便跟你们说说话……你们旅途劳顿,却不得休息,也未能与你们接风,庆功宴看上去也是遥遥无期。
本王在这里只能跟你们道上一声辛苦了。”
众人一听?
尽都知机的站起来?
躬身行礼?
由最上首的温彦博代大家说话?
“大王言重了,勤劳王事本就臣等本分,倒是大王出征在外多时?
眼见成此不世功业,臣等还没来得及向大王道贺呢。”
众人纷纷点头,面露微笑,终于按照品级乱七八糟的说起了吉祥话。
等他们都说完了,李破状甚满意的按了按手,“今日之功,显则显矣,然天下未定,诸人仍需努力,待四海归心之时,再来恭贺于我吧。”
众人听了,都稍稍挺直腰杆,又是一阵拍马屁,这节奏明显和以前不太一样了,就像是设定了一个开关,你只要按上一下,必定能得到想要的反应,连温彦博这厮都不愿跳出来说怪话了。
李破觉着很有趣,多按几下也不知这些人还能说出什么肉麻的奉承之言……他是爱听好话,可这么下去,哪天被人拍聋了怎么办?
实际上,这都不算什么,他当汉王那会这些人虽然表现的差些,可给汉王殿下捧场的时候也不少,只是和将军们比起来,要矜持的多。
像是步群之流,见着汉王殿下要不恭维几句,那叫一个浑身不自在。
当然了,将这些亲信叫到一处,肯定不是说些泛泛之言的,这只是个开场白,按照李破的习惯,在说比较要紧的事情之前,先活泼一下气氛,因为他接下来说的比较玄幻。
“称帝之事刻不容缓……”
这个话头一开,众人一下便都竖起了耳朵,入城已经月余,连皇宫都已经住进来了,可还没什么准确的消息传出。
大家不太明白汉王心意,也就不敢强行劝进,一旦中间出了差错,那闹出的可就不是什么笑话了,这是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
今天到场的人一瞧这架势,其实已有几分预感,现在一听,果然都道了一声果然,只是瞧着大王神色,好像情形不太妙啊。
温彦博等人的心一下就拎了起来,也都回想起了当初称汉王时闹出的一些幺蛾子,连吃了排头的苏亶都暗呼倒霉,今天出门没看日子。
李破不管这些,只是现出些迟疑道:“可有些事……汝等知我,自起兵以来,至今已有十数载,北御突厥,南讨逆臣,历经凶险,却从不信鬼神之说,更无鬼神敢来扰我。”
听到这里,众人都是一惊,鬼神之事在如今那就不用问了,不然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崇信佛道。
就说晋阳和长安城中的贵族人家,哪家没有个家庙之类的东西,即便是李破家中,也有个尼姑供奉着呢。
既然信佛崇道,那必然有鬼神,这是一个互为因果的事情,反过来也是只有有了鬼神,大家才会信佛道嘛。
儒家有云,子不语怪力乱神,可那也只是说说而已,每逢大事或是年节,都要祭祀先灵,这一件事只要还在做,鬼神之说也就不会消失。
而且还是那句话,没有了妖魔鬼怪,宗教人士吃什么喝什么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4/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