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6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2/1986


阴谋总发生在黑夜之中,潼关几乎就是另外一个长安诸事的翻版,危急关头,李建成并没有能控制住局面。
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当事之人皆都一知半解,也许只有那策划了阴谋之人能观测全局吧?
至于是不是太子李建成想要杀尽身边心腹?谁也不晓得这谣言来自哪里,甚或是真的,只是想想李建成的为人,应是不至于此。
可很多人都是言之凿凿,由不得人不信。
………………………………
这一晚,潼关之中杀声四起。
先是河南降将躁动而起,纷纷杀了监军之人,不约而同的向太子李建成的中军杀了过去。
事情出乎他们意料的顺利,唐军各部像是都去守卫关门了,一路上竟然没碰到多少阻碍,只吕成大部匆忙来援,与河南降将们杀做了一团。
等秦琼,程知节等冲破吕成大阻拦,一点不敢耽搁,迅速的冲进了太子李建成府邸,令他们吃惊而又胆寒的是,李建成早已身死多时。
这些家伙满头雾水,昏头涨脑间,上去一刀削下李建成首级,便匆匆退了出去,这和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秦琼更是大悔,不该听程大胡子的话来取李建成的首级,实是有违他多年行事的规矩。
可他后悔也已经晚了,无数的火把就在他们冲进李建成府邸的时候亮了起来,大队的唐军士卒在将令的率领之下,向叛乱的河南降人们发起了进攻。
降者免死的声音响彻潼关内外,河南降人们受此突袭,惊慌之下大批人就此跪地请降,有的人则四处逃窜,被早已有备得唐军成群的围歼杀死。
河南人的鲜血再次流淌出来,和之前的很多次一样,他们既不知道为何而流血,也不晓得因何而流血。
===第799章大势(二十六)===
潼关内厮杀了半夜,最终的结果也不用猜了,准备的最充足的人笑到了最后。
而潼关之内发生的一切,比长安城那里可要精彩的多了,大部分人都像牵线木偶般被人操纵了一回。
死的人死的稀里糊涂,胜利者们大多也不知就里。
韦挺就觉着自己比较幸运,虽然知道的事情不多,却最终成为了胜利者中的一员,而且还没有背负上背主之名,这是他认为最好的结局,其他的不用去细究什么。
而以他的身世来历而言,只要他不去深究发生了什么,那么他就能活的自在逍遥,没人会故意伤及韦氏中人。
嗯,韦挺心比较大,除了有点为人棋子的不爽快之外,倒也没别的什么情绪了,之后他所担心的不是关内人如何如何,而是大家走出关门会如何被对待。
李建成死了,杀他的是秦琼,程知节等河南降将,虽然一些家伙辩解称李建成不是他们杀的,可谁信呢?反正韦挺是不会相信的。
而河南降将逞凶之后,迅速被赶来的唐军围住,一番厮杀下来,秦琼,郝孝德等当即授首……
凌烟阁功臣又殁了一位,而且自诩聪明的人死的却很糊涂,也算是一种讽刺了吧。
程大胡子比较幸运,当然也不能全用幸运来解释,只能说他每次都能存活下来,是有一定原因的。
冲进去的时候,李建成已经死了,让秦琼等人震惊非常,等到被唐军围住时,只有程大胡子见机不妙,立即退回到了太子府中,找了个地方藏了起来。
等到后半夜唐军开始搜索余孽的时候,程大胡子被人找了出来,可他立即大呼俺与汉王有旧,尔等杀我,必受汉王责怪云云。
其实不用他说,程大胡子与汉王李破乃是旧交的消息这些日子已在潼关广为流传,至于是他自己传出去的?
还是被人探知,那就不晓得了。
太子李建成有点不放心秦叔宝?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关于程大胡子的谣言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而秦琼跟程大胡子又“交情莫逆”,于是受了牵连。
可人家李建成一直很宽容?
到了这会,也没派人收拾了这两个河南余孽,可见人家表里如一?
比那些表面一套?
背后一套的人要强的多了。
于是程大胡子顺利的又躲过一劫,但和往常一样?
也坑苦了别人。
三四万人的降军,趁夜鼓噪而起有一万多人,其余人按照大家以前的习惯,一旦有人作乱?
或者分上一杯羹?
或者躲的远远的。
于是乎?
大多就都倒了霉,等到天亮时唐军草草数了一数,降军有近万人在夜晚的厮杀当中被杀?
其余的都又降了一遍。
唐军也不是没有损伤,虽早有准备,可河南降军最擅长的就是混战,于是唐军胜的也比较辛苦,两千多人就此没了。
更让很多人“痛心”的是,东宫左领军吕成大死于混战之中……
也就是说一场内讧下来,死了一万余众,一直以来潼关里面被人时常提起的那些威胁彻底消失了。
唐军上下的意见一下变得统一了起来,李纲,王珪,桑显和,韦挺等人只稍一商议,握着滴血的刀子的唐军便打开了潼关的门户,献关出降了。
外面的晋军也早有准备,徐世绩率军入城接管城防,顺便安抚河南降人,唐军这边则由步群,薛万彻等接待,西边这里则是由尉迟偕部入主西潼关。
一切都是井然有序,听了一夜厮杀声的晋军将领们喜笑颜开,潼关唾手而得,实是大功一件,而且还少了伤亡,肯定会让主公高兴不已。
这次不管是东边的步群,薛万彻,还是西边的尉迟偕,都有志一同的推举徐世绩为首功,所谓上兵伐谋,古人诚不欺我也。
潼关七八万守军,还有雄关可守,粮草也还充裕,可也只数封书信,主帅授首,守军出降,雄关易手……而且还将反复无常的河南众将几乎一网打尽。
这样的谋略,除了道上一声佩服之外,其他晓得内情的几个人心中皆觉大寒。
当然了,无可置疑的是,徐世绩一战成名,终于在众将之中开始崭露头角,有了一席之地。
可以说,潼关这里真是他的福地,之前和张士贵两人那一战让他得掌兵权,如今呢,如此大功,怕是已经进入到开府建牙的节奏了。
而且这人年纪还不大……一颗将星在潼关方向冉冉升起。
……………………………………
当日,伪太子李建成的人头以及捷报便一道送到了李破手中。
不用多说什么,这必然是李破期待已久的消息,一旦攻下潼关,他所控制的疆土便会连成一片,重现当日李渊南下时的景象,战略环境空前优化了起来。
而李建成一旦授首,李氏嫡支也就只剩下了一个李世民,李氏气数没了多一半,李破甚觉心安。
至于李渊那些庶出的儿女们,应该没有那种看似忠厚,却文武双全,野心勃勃的人物吧?其实,庶出这两个字就是拦住大部分人的门槛。
和李渊一样,李破允李建成归葬于李氏祖地,父子三人,相隔十数日,便同赴黄泉,李破欣喜之余,也是暗自警醒,那个位置只有一个,不管前行还是后退,都满布荆棘,稍一不慎,便会粉身碎骨,还要累及家人。
所以只要坐上去,就不容他人染指。
…………………………………………
七月初,烈日当空,万里无云。
已经关闭多时的承天门缓缓打开,李破缓步走了进去,文武们在他身后亦步亦趋,连脚步声都是如此的轻柔,唯恐惊扰到前行的王者。
前方两侧,一排排的宫人像被风吹折的麦田一样倒伏了下去。
李破目不斜视,安步当车间径自走入了太极宫,随后进入的则是罗士信率领的汉王亲军卫士,他们会常驻于此,行监护之责。
太极宫中的殿宇在李破眼中匆匆而过,并无多少留意,不多时便来到了太极殿前,这是一座足可谓恢弘壮丽的建筑,同时也是皇权的象征。
自它建成以后,已是经历了四位帝王……如今崭新的好像初来一般。
李破只扬首瞧了瞧,并不多做停留,便拾阶而上,进入到宫殿内部,身后的人们渐渐停止了脚步,屏息观望。
殿中空荡荡的,虽经过了仔细的打扫,可依旧能看出一些昨日的仓皇。
脚步声清晰的回荡在大殿当中,高高在上的龙椅是如此得醒目而又诱人,仿佛有什么声音在呼唤着他一样。
和晋阳宫正殿相类,九级五阶,李破走的有些累了,心下终于吐槽了起来,原来爬上这张椅子是真不容易,差点累死老子。
终于来到近前,李破打量良久,好像想要寻出些特异之处。
最终他收回了目光,缓缓的坐了上去……
(第五卷完,感谢大家陪伴至今。)
===第800章繁重===
太极宫,武德殿中。
嗖嗖嗖,李破连射三箭,箭箭中靶。
他正值壮盛之年,拉两石硬弓颇为轻易,只是近些年不再有动武的机会,所以和当年率军冲锋陷阵之时已无法相比。
倒是拳脚功夫没有落下,还能和家中的母老虎们过过手,可因事务繁忙,疏于锻炼,占便宜的时候不如以前多了。
至于兵刃,那一直是他的短项,自从被妹子拿木剑捅的心胆俱寒,就再不肯拿刀动剑的了。
武德殿一直是皇帝锻炼体魄,昭示武功的地方。
杨坚父子曾在此处锻炼筋骨,李渊父子也尝于殿中勾心斗角。
而之前呢,武德殿是齐王李元吉的地盘,李元吉那厮脑瓜不太好使,特容易冲动,只有小聪明,可他却颇有勇力,也是,闲工夫比较多,于是勤练武功,准备逃命之用。
所以武德殿中李元吉的痕迹比较重,比如说墙上挂了些图画,其中有几张地图,多是前隋疆域划分之类的东西,还有李元吉喜欢的行猎图,皆出自长安名家之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2/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