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5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8/1986


晋阳城中发生的事情,不可能事无巨细的来到黄河岸边,可一些大事却总归要传到李破的耳朵里。
此时,潼关一线的战事算是初初落下了帷幕,李破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便实现了他的战略构想。
这需要一定的运气,却也和李破以及他麾下将领们把握战机的能力脱不开干系。
随之河南西部也渐渐安静了下来,当局面趋于稳定之后,这一年中北方战事也就来到了尾声。
时间进入七月,随着一场场秋雨的到来,寒意渐浓,预示着冬天已经不远了。
李破不再专注于战事,转头看向了自己的治下,根据各郡报于晋阳的情形来看,今年秋收过后,晋地的粮食问题将进一步得到缓解。
河东的粮价在秋收之前就已经缓缓下行,形势比李破以及他的臣下们最乐观的预测还要好上许多,这显然是人心思安的具体表现,不然的话,刚刚经历战火不久,而且依旧处于战争边缘的河东,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安稳。
而粮价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来的就是人心表象。
当然,这同样跟官府的表现分不开,自李破据有河东之后,兵役,劳役便没了踪影,而且李破承诺免赋三年,也正在扎实的兑现之中。
这不但和当年在各处开仓放粮的义军拉开了差距,便是曾经治有河东的李唐,也被甩在了身后。
这无疑是一个官府威信重新建立的过程,可不是靠喊几句口号就成的事情,得靠一点一滴的努力,并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有所效果。
一旦各地官府得到了人们的信任,规则和秩序便会很快建立起来,那么也就有了人心思安一说,不然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事情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李破颇为得意的瞅着这一切,这就是他多年劳心费力才建下的基业,他希望自己的治下能欣欣向荣,而非是像其他地方一样,弄的一片荒芜。
因为这有这样,他的根基才会越来越扎实,才能在与李唐的较量中持续的占据上风,从现在的局面和得到的消息来看,时间过的越久,李唐就会越加虚弱……
七月间,窦建德的使者再次来到,没有去到晋阳,直接来到了黄河边上的大营之中,除了重申两家盟好之外,也在试探着汉王李破有没有东取洛阳的意图。
相信过不了几天,萧铣的使者也会来此,只是不知道萧铣会不会再送个像岑文本一样的家伙过来。
李破本来还想派人去窦建德,萧铣两人之处走走,回礼之外也要瞧瞧两人治下是何模样,他们身边的人又都有谁。
其实不管是做做样子还是礼尚往来,都应该如此做一做了,考虑到今年刚刚称王,晋阳还有点乱,这事李破决定放在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再说。
不论几家怎么讨论分肥的事情,河南的战乱还在继续,王世充失踪了,王世恽支撑起了洛阳局面,将率兵回来的段达挡在了洛阳城外。
筋疲力尽的河南人,再没什么气力来进行激烈的厮杀,只在东都洛阳形成了对峙,洛阳城中又有许多人头落地,城外的段达也效仿当年的曹孟德,开始挖坟掘墓。
七月间,一群百余人缓缓行至弘农郡城之下,为首的几个人望着郡城高大的城墙,有气无力的吆喝了几声,然后率人一头扎在地上,叩拜不止。
这是些河南逃卒,散于山林草莽的他们,再没有像当年一般,聚众而起,攻打郡县城池的勇气了赤地千里的河南也不再能支撑他们那么做。
从这里开始,河南逃难的人群开始陆续出现在弘农郡,李破不知道当初李唐曾经接收了多少河南百姓,他只知道,现在是自己收获这一战的红利的时候了。
逃过来的人稀稀拉拉,络绎不绝,大多都是面黄肌瘦,衣不蔽体,他们中间既有军兵,将领,官吏,也有地方贵族,其他平民大都跟随在他们身后尾随而来。
这显示出河南的秩序已经彻底崩溃了,而人口锐减之下,如今活下来的人其实都是受到了庇护,当庇护他们的人也撑不下去的时候,便也出现了现在这样的情形。
李破命人建立的大营终于有了用处,许多做好的准备也派上了用场,相比之下,萧铣,窦建德,以及杜伏威就头大了不少。
在冬天来临之前,这些年来在战乱中幸存下来,现在却彻底陷入绝望和恐慌的人们,纷纷四散而去,地方守臣们也在着急的寻找着出路。
混乱像涟漪一样扩散开来,悲惨的事情在河南早已司空见惯,幸存者如果有那个能耐,足以写出无数本悲惨世界给你瞧,可这一年秋天之中发生的一切,却还是可以说前所未有。
从贵族官吏到平民百姓,都在绝望中挣扎,王世充的大军,几乎消耗掉了河南所有的生机,其实即便他能率军冲进潼关,对于河南人而言,结果和现在也不会有什么不同之处。
到了这一年七月末尾,也就是秋末时节,黄河岸边的大营当中已经新增六七万人,这个数字在进入八月后,还会有所增加。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逃过来的人不算少,却也绝不能说多,西来的人们大多会在萧铣与李定安之间选择一下,显然,萧铣占据着一定的优势。
而他们两个的做法确实也很不一样……
===第674章河边===
“行了,你们军法司自己斟酌,不得滥杀,却也不须手软,秋后斩决,总要凑够百人之数。”
大帐之中,李破头也不抬的说这话,几个军法官躬身聆听。
军中刑罚之权之前渐渐集中于总管府,在各个卫府之下又设有法曹,归总管府军法司辖制,战时听令于卫府将军,行严肃军纪,督战等职责,战后却还是要报于军法司,以裁卫府法曹功过。
可以说,从军律条款,到军法司架构,都已经渐渐形成了有别于隋时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军中将领的掌握。
等到李破称王,情形也没有多少变化,只是总管府换成了汉王府,掌管军法司的人成了张亮罢了。
而李破有意将军法司移出汉王府,置于兵部之下,除了增加兵部威权之外,也能让自己耳边稍微清静一些。
要知道,现在的汉王殿下已经过了用军法来约束麾下将士,并持续的保持自己在军中的威望的阶段了。
作为一地诸侯,将军法司或者是刑部的只能置于自己身侧,渐渐已经成为一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接下来一些职权会从汉王府移交到六部或者中书,汉王近人们的称呼很快就会变为近侍,也就是亲近的侍从,不再领有实权,多数起着内事外传,或是外事内达的承接内外的作用以及承担着处理汉王府庶务之责。
其实,这也正是门下省和内侍省的雏形。
差不多也就是说,当日薛万均所掌管的多要归于兵部,一部分则是要给刑部,王庆所辖也要转给户部,至于吏部,礼部,工部,却要到李破和李碧身上来啃一口。
这样的权力转移,才是一个正常的政治军事集团应该具备的基本架构,既集中,又分散,既有效率,也能相互牵制。
毫无疑问,之前大权集于一身的体系是乱世催生出来的畸形产物,在这个上面,即便李破本人不愿意,可为皇图大业着想,也要尽力去做,不然的话,结果很可能便是鸡飞蛋打,弄的一地狼藉。
李破的权力欲不容置疑,这些年一路走来,他早已习惯了位于众人之上,颐指气使的生活,早些年的那些想法,也只有在他侨情的时候,才会偶尔冒出来。
效果也只是逗自己一笑,你若让他去过什么平平淡淡的小日子,他绝对会唾你一脸,然后理直气壮的说上一句,凭什么啊?
就像现在,当日所鄙弃不止的中原内讧,他也一头扎了进来,而且乐此不疲,基本没什么悔意,争的其实也不过是那个天下仰望的位置罢了,什么止戈天下,还天下人一个安宁之类,都属于嘴上说说的附带产品。
而河南人来到晋地,在第一时间所面对的是严格的管制,然后血淋淋的刀子便会举起来……
穷凶极恶者杀,什么是穷凶极恶呢?不是你在河南吃过两脚羊,或者是曾经率人大开杀戒,奸(防和谐)y掳掠,那大多已经无从追溯,除非你和朱粲,张金称一样,弄的天下皆知。
李破所定的穷凶极恶,是对那些总想干些大事的人的称呼,本以为最多会揪出几个不知所谓的贵族出来,可没成想,“穷凶极恶”的家伙还真挺多。
被送进大营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勉强刚吃饱肚皮,就想要拉帮结派,共图大举……好吧,没脑子的人到处都是。
他们只不过是看这里的人越聚越多,还都是老乡,大家还都能吃饱,说明这里粮草也是不少,守军又没见到几个,大家若是能同心协力,劫了粮草河南去岂不是好?说不定日后能如王皇帝一般,过过当天子的瘾呢。
嗯,几个穷凶极恶的家伙窜来走去,应者寥寥,却将他们自己放在了火光之下,拉出来一瞧,都是河南军中的低级军官,这些年看惯了揭竿而起的故事,于是……
不服管束者杀,这指的是河南人中间的恶霸,都到这会了,还想强吃多占,那好吧,送你去个好地方,那里也许能满足你的一切幻想。
之外呢,就是吃饱喝足,闹着想要回家,或者想干脆偷溜出去,制造点血案什么的家伙。
实际上,和李破做过的许多事情一样,与惩恶扬善不沾边,归根到底,追求的效果只有一个,震慑人心而已。
一直以来,李破很少以杀人立威的方式来做事,可也不代表他心慈手软,河南太乱了,河南的人心也乱。
这可能跟东都就在河南有关,因此英雄豪杰很多,再加上河南比较富庶,所以乱的时间就很长,可谓是紧随山东,河北之后,成为受到中原战乱荼毒最深的地方之一。
李破倒不怕河南逃人们作妖,他怕的是这些家伙把河南的风气带到晋地来,所以他选择用最为粗暴的方式,先给来到晋地的河南人敲响警钟。
实际上,这样的做法表示,李破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潼关战事一定,意味着今年的战争很可能已经完结。
当晋地骑兵过河,战守之事也就不是唐军能够做主的了,李破相信,没人能够在成群的代州铁骑面前,还敢走出要塞,跟晋军野战。
若西北的梁师都,李轨再无异动,那今年估摸着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所以他已经打算在七月末尾动身回晋阳,回到晋阳的时候,正好是秋收接近尾声之时,应该能有些好消息入耳。
而这个冬天他肯定也闲不下来,回去之后还得面对纷繁的人事以及明年的一些谋划。
归期将近,那么趁着还身在军前,一些能处置的事情就赶紧办了,省得将领们之后还要派人到晋阳请令。
几个军法官陆续离开,李破想了想,事情还多,许多出去透口气,清醒一下脑子,于是招来罗士信,陪着他到河边转一圈。
这已经成为他日常活动的一部分,滔滔黄河夹着水汽从眼前流过,确实能让人心胸舒畅,即便这条大河有着诸多的“缺点”,可还是养育了一方水土还有无数的人们。
所谓仁者悦山智者悦水,站在水边的李破表示自己的智商的确好像有所提高,实际上,按照这样一个说法,北方人多数都在智者之列。
罗士信又在旁边嘟囔,哥哥将立功的机会都给了别人,忘了他罗三郎了。
李破就笑,“过些日子我便回晋阳去,你是跟着我回去呢,还是留下来,从这里到弘农一路之上出了很多贼匪,你要不要去立些剿匪之功?”
于是罗士信就有些纠结了,马邑太守王禄晋为了太原郡太守,前些时已经走马上任,这也预示着罗士信娶妻的日子近了。
这事拖了可有几年了,总是被战事耽搁,所幸的是不管是罗士信还是他那未婚妻子,岁数都很小,倒也不用着急。
现在王禄来到了晋阳,传信给罗士信,让他尽快议定婚期,好让自家女儿过门。
“俺还是跟着哥哥回晋阳吧,剿匪又有什么意思?”
瞧了瞧五大三粗的罗三,李破心中暗笑,就知道你个光棍汉快顶不住了,就是不知道过后娶了婆娘,生了崽子,罗三郎身上的煞气还能这么重吗?
领着颇为沮丧的罗士信往回走,又转圈看了看河南人的营地,嗯,还算整洁,就是声音实在是嘈杂了些,如果有龙王在话,先就得吃了这些吵人清梦的家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8/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