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5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7/1986


“传令给张将军,让他整军待命,随时准备渡河接应,让人先运兵甲辎重过河,要快,多连一些铁索,用船把东西尽量多运一些过去。”
“传令给徐世绩,张士贵两人,让他们尽力安抚降军,随机应变,若是挡不住来敌,拿头来见。”
“传令给各部,今晚连夜渡河,谁也歇不下,让他们没轮到的,就地修整,要是渡河时乱糟糟的,一律以贻误战机处置。”
“派人去一趟蒲坂,传令给尉迟将军,一定要给我拖住对岸的李神符,若让其分兵援潼关,他那个卫府将军就不用当了。”
“再派人摧一下后面的粮草,这个时候还走的慢悠悠的,是觉得我的刀不利是吧?”
实际上,岸边的粮草已经足够大军食用两月有余,可李破还在不断的命人往岸边运粮,因为他看的是长远,滩头刚拿下来,就多了七八千的降军出来。
按照这个速度来判断,粮草再多也不够用。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没等唐军来到,楚王王世伟和杨公卿先就到了,于是南岸降军迅速破万。
这些家伙都快跑断气了,若非有牛进达,沈青奴,刘安世等人在,乱哄哄的逃兵走到岸边,看着河上的浮桥,说不定就要先冲上桥,把事情弄的一团糟再说。
牛进达的旧部自然重归于牛进达统领,省去了不少麻烦,不然的话,这些急急逃命而来的家伙,说不定就得流上许多鲜血,先给将要发生的战事添点佐料再说呢。
王世伟和杨公卿两人个头比较大,徐世绩不好处置,只能派人送了他过河,至于什么功劳之类的,过后很可能要安在牛进达的牛头上。
至于是幸运还是倒霉,只能看这一战的结果了。
毫无疑问,李破的用人上也慢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年当中,主动来投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而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着缺陷,可才能上却都比较显眼。
这显示出李破这个据有晋地的汉王对人才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增加,李破随之也被迫做出了改变,各人的才能在李破心目中变得越来越是重要,忠诚则让出了主位。
这样的变化说不上是好是坏,看的其实还是眼光,毕竟还没到求才若渴的地步,按照李破的喜好,他也更愿意任用年富力强的官员和将领。
………………………………
终于能出来“放风”的徐世绩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一边担心着张伦的战旗出现在浮桥之上,一边也在为建立功勋做着努力。
在派人过河禀报军情之后,立即便令人招来了牛进达等人。
“诸位将军弃暗投明,殿下甚为欢喜,本来应送诸位过河拜见汉王殿下,也好让诸位心安,可方才得报,王世充败走,唐军大胜之下,已经出关,桑显和领两万兵向我而来……”
说到这里,徐世绩瞅了瞅神色各异的几个河南降将,牛进达和沈青奴有些紧张,听到这个立即皱起了眉头,元聪和刘安世两个一直是半死不活的样子,这会不安的挪动着身子,也支起了耳朵。
牛进达胆子很大,此时稍一沉吟,便开口道:“将军可是要我等一同守寨?末将倒无旁话,可……手下儿郎刚经了一场厮杀,敌军又多……”
正想往下说,旁边的沈青奴悄悄拽了他一把,并开口打断了他的话头,“将军放心,俺们既然投了汉王,那自然就要一路走到底,俺们两个听将军号令便是。”
牛进达像牛一样哼哼了两声,最终使劲锤了锤胸甲,好像能将决心锤出来一样。
徐世绩满意的点了点头,河南降人用起来确实让人不太放心,这一点上他比李破还清楚,只是他和李破不同的是,他在河南待的时间可长,怎么才能让这些家伙顶用些,他心里有数。
牛进达领的是山东张须陀的老底子,当初在魏公麾下就很能打,现在估摸也差不多,只要按住了这个牛头,其他人也就没什么了。
转头再看向元聪和刘安世的时候,他的目光中便带了些严厉和威胁,“两位又怎么说?”
那还有什么说的,元聪早就吓破了胆,把祖宗的荣光抛去了九霄云外,刘安世领的兵卒倒是最为完整,可在这个时候却绝对不会像傻子一样蹦出来,伸着脑袋往刀下凑。
这个时候说不定人家正需要一颗激励军心士气的脑袋呢,刘安世都觉着自己的脑袋其实挺合适的。
两个家伙不约而同的开口保证一道抗敌的决心。
徐世绩摆了摆手,“好,既然如此,也便不需多言,几位将军这就回去整兵,听我号令行事……”
看着几个人捶胸应和,却显得极为难看的脸色,徐世绩笑道:“几位将军不需多心,来敌兵多,也堪精锐不假,可在我眼中,破之不难……过后几位各自挑出一千精锐,随在阵后便是……”
“几位且放宽心,大王向来优待降人,不会像王世充那般,肆意猜忌杀戮,此战过后,各人皆有功劳在身,去见大王时,也好说话不是?”
不得不说,徐世绩说话的节奏和李破是越来越像了,做起事来比之以往也更有章法,这倒不是学的,而是资源更多,加上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想不进步都难。
元聪和刘安世一听,立马安心了些,互相瞅瞅,结伴走了,徐世绩稍稍留了牛进达和沈青奴一下。
“两位有接应大军过河之功,此战再要出力,功劳可谓不小,大王必能多加恩赏……言尽于此,两位且当珍重,嘿嘿,新来之人能像两位将军者,可不多见呢。”
===第659章狭路===
沈凡从身披皮甲的大汉手里接过一个油乎乎的布袋,再次羡慕的瞅了对方一眼,大汉一身军服,还披着甲胄,腰间挂着的佩刀也不是“凡品”,看在沈凡眼中,着实威风了得。
他这里磨磨蹭蹭的,大汉有点不耐烦,盯了沈凡一眼,目光中蕴含的凶狠像针一样扎了沈凡一下,让他立即垂下了脑袋。
大汉抬腿给了他一脚,“他娘的都给俺麻利些,后面还有人等着呢。”
沈凡一个踉跄,紧走了两步,却将布袋紧紧抱在怀里,本能的就想像往常一样,回头骂上几句,甚至朝对方吐上几口唾沫,以做回应,可到底没敢,只在心里恶狠狠的诅咒了对方几句罢了。
等一伍人聚齐,看着几个和自己体型差不多,又知根知底的手下,沈凡重新找回了自信,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咧咧的挥了挥手,“吃吧吃吧,早吃早超生。”
其他几个人笑嘻嘻的不以为意,都席地而坐,掏出布袋里的肉干,狼吞虎咽的往嘴里塞个不停,于是他们脸上就都流露出了幸福的表情。
肉干硬邦邦的,还有着浓重的腥膻气息,口感味道其实都不算好,可吃到像沈凡几个人这样的乞儿军军卒嘴里,那就是难得的美味了。
肉食在此时的河南人眼中,都是珍馐佳肴,在之前的大军当中,为了点肉食,添上几条人命进去,都不算什么。
其他几个人还不舍的从布袋中掏出几块来供奉给伍长沈凡,沈凡毫不犹豫的收上来,眨巴着眼睛挑出些肥大的,过后还要去交给队长。
他们这些人天生天养,归入乞儿军之后,层级比别的地方看上去还要森严几分,却没几个人有怨言生出,因为他们本就处于洛阳城中最底层,有了刀枪之后,才算过的好些。
加之又生在这人命如草的乱世,所以说,他们的性命不值钱,值钱的是手中的刀枪,到手的食物,有了这两样东西,他们就能活下去,至于是给谁打仗,他们不在乎。
当然了,河南兵卒中,在乎为谁效力的本也就没几个,乞儿军尤其如此。
几个人吃的很快,干硬的肉干噎的他们直翻白眼,有人在嘟囔,“要是有口酒喝酒更好了。”
有人就骂,“他娘的,有酒有肉,那不和断头饭差不多了?”
于是几个人就都沉默了下来,他都知道,这和断头饭也没什么区别,吃饱了就得拿起刀枪去拼命,不然这些东西能吃到他们嘴里?
只吃了个半饱,沈凡便将布袋扎紧,掖进腰间,这是要等活着回来再犒劳肚囊的好东西,可不能一次吃完了,没了念想的话,他怕自己就回不来了。
他也是个孤儿,能活到现在可不容易,乞儿军中像他一样的人很多,单薄的身形,卑微的举止,年轻的面庞,只有在适当的时候,他们才会露出狼一样的凶狠。
从军几年,沈凡学会了很多的东西,这让他能和那些杀人不眨眼的老卒一样,能够在拼杀来临之前,保持起码的平静。
沈凡别看姓沈,他和他们的军主沈青奴可没什么亲戚关系,如今乞儿军中姓沈的人很多,显然这是晋末战乱留下的产物之一,有着鲜明的私军的特点。
用一块破布仔细的擦拭着他那把有了许多缺口的钢刀,一边爹娘乱飞的催促着手下的几个人赶紧吃完,好缓缓神,一会儿怕是要见血,可不能松松垮垮的,没的丢了性命。
和他们想的差不多,这年头就没白吃的饭食,吃的越好,说明之后经历的凶险越大,看见军主沈青奴的身影出现在不远处,很快身边就围上了不少军头。
沈凡羡慕的瞅了两眼,心里却在咒骂,什么他娘的汉王,和姓王的皇帝都是一般,只想让俺们给他们去打仗杀人罢了。
这才刚投过来啊……
只是连沈青奴现在都是身不由己,就别说沈凡这样微不足道的小小伍长了。
队长被召了过去,半晌过后,小跑着回来,立即将手下的伍长又都召集在一起。
“唐军朝咱们过来了,两万人……”
几个伍长一听,心里都有点打鼓,沈凡心里也哆嗦了起来,他娘的两万人啊,而且听说唐军挺难打的,皇帝领着那么多人过去,都败了,咱们这点人够人家塞牙缝吗?
相比他们心里七上八下,队正看上去很振奋,“将军说了,咱们这一千人先顶上去,剩下的两千人就能先过河躲一躲,一旦咱们赢了,全都有功,河那边过的可好,要什么有什么,以后都不用饥一顿饱一顿的过活了。”
“还有,那边婆娘多,活下来的都能娶一个回家,房子和田地也都能发下来,到时候咱们也就都是有家的人了。”
没什么慷慨激昂的地方,几个伍长的眼神却已经悄悄亮了起来,沈凡的手也握住了刀柄,给同伴断后,以后能吃上好的,再娶上个婆娘,有屋子可住,有田地能够耕种,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样样几乎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
之前在王世充手下的时候,只能给他们许诺一样东西,那就是吃的,也别指望吃的有多好,只要一日三餐不断,他们就能拿起刀枪来为人效力。
现在汉王明显给的比王世充多,过后能不能到手是一回事,可能听到这样的许诺,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因为这些东西是值得他们用命去换的,就像当年代州人一样,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很多人为的都不是功勋,疆土,而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沈凡回到自己一伍人面前,直着腰杆,很有气势的指着对岸,“唐军过来了,有两万人,咱们要杀上去,活着回来的都能去到对岸,那里吃的好,穿的暖,女人也多,只要敢打敢杀,将来就不用过苦日子了。”
好吧,他们说的都没什么新意,可一千乞儿军却都拿起了刀枪,怀揣着美好的畅想,聚集在了沈青奴的战旗之下。
士气不高不低,战斗力也很堪忧,但却都愿意跟着向来说话算话的军主出去,用他们的性命作为赌注来搏一搏。
沈青奴这里要费点事,牛进达那边就简单多了,他那里的低级军官都是山东人,打仗和吃饭喝水也没什么分别,看的就是将主想要打哪里而已,军令一旦发下,几乎没人会在乎自己的生死。
刘安世威望很高,也很快便将一千人聚集了起来,元聪最拖拉,肉干加上重赏,才堪堪凑齐了一千人,各个锤头耷拉脑。
四千人汇聚到一处,徐世绩瞅了瞅,便让元聪带人守在了岸边营中,这人带兵实在不成,守在营中的话,对战事的影响也就微乎其微。
一队队的河南降军走出营寨,而在寨前,四千晋地精锐已经排好了阵列,刀枪林立,甲胄鲜明,各色战旗在他们头顶烈烈飞舞,和乱糟糟的河南降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养精蓄锐到今日,晋地军旅终于黄河南岸露出了獠牙,显出了张牙舞爪的气势,顺便给河南降军吃了点定心丸,培养了一下自信心。
传令让牛进达,沈青奴等人列阵于后,徐世绩和张士贵重新凑到了一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7/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