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5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0/1986


瞧这个样子,时间有点紧张,因为岸边的兵力此时并不算多,他还要在河边给李神符制造足够的压力,让其不敢轻易派兵增援李建成。
这样一来,如果想要实现既定的战略的话,兵力就有点捉襟见肘的意思了。
在王世充败后,要将一支士气高涨的得胜之师堵在潼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传令给尉迟谐,让他留两千骑守龙门,立即移师蒲板。”
“传令给尉迟恭,让他和尉迟谐商议一下,不管用何手段,务必做出强渡黄河,攻冯翊之势,给他们五天,令尉迟谐悄悄领兵与我汇合,告诉他们,若让对面唐军有所察觉,他们两个的职位我换人来做。”
传下帅令,李破在大帐之中一边转着圈子,一边嘀咕着,“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不知其所守,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不知其所攻……”
转了不知多少圈子,李破才又安坐,晃着脑袋又嘀咕了一句,“内斗还真是不容易啊,还是突厥人比较好对付一些。”
这样的感慨没什么道理,突厥人凶起来才真叫个麻烦,只是草原上没有那么多的大河,名关什么的而已,所以感觉上应对突厥人的手段就很多。
李破当然也明白,遂自嘲的笑笑,这么自言自语,和个神经病似的,李破啊李破,你可是汉王了呢,要镇定,要矜持,要雍容一些好吧?
“传张士贵,徐世绩来见我。”
两个人来的很快,捶胸施礼。
看了看张士贵,这位气色不错,据说挺老实的,没有在营中乱窜……可却和张伦交上了朋友,就算老实也是装出来的。
当然了,李破的视角一般都很奇特,他想的是,张大胡子心眼多的很,以一个新降之人的身份,能跟张大胡子论交,听说两人称兄道弟之间,谈的还很欢快,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了。
张士贵很有才能,被人看做了潜力股。
让李破稍有疑惑的是,这人在潼关人缘很不好,几天下来,已经足够他弄清楚张士贵阵前来投的来龙去脉了。
在李建成麾下备受排挤那都是夸他了,弄的人嫌狗不爱才是人家的真实写照,这才过河来投,人缘这么糟烂的人到了自己这里,竟然马上交上了朋友……
好吧,想想张伦,徐世绩的来历,李破也便有所释然了,而且,张士贵这样很可能比较容易得罪人的家伙,也就是那些心眼很多的人才愿意跟他相交吧?
而同来的徐世绩看着有些亢奋,这些天过河三次,“偷运”了些粮草和十几匹战马过去,被王仁则待为上宾,看样子是找到感觉了,李破很怀疑,若是自己这里有点什么事故,眼前这个家伙就会一溜烟的跑去王仁则面前摇头摆尾……
和以前一样,一边在心里叨咕着,一边露出很具亲和力的笑容,摆手道:“都坐下说话吧。”
张士贵心里很振奋,来了多日,终于又蒙汉王召见,看来应该是有了结果了,别看他这些时日过的挺悠闲,可像他这样的人,一日没有兵权在手,就好像命都只剩下了半条,难受的厉害。
所以他捶胸锤的砰砰直响,坐下的动作却轻的好像能把地面坐碎一般。
旁边的徐世绩看着李破的笑容,心里却先就哆嗦了一下,先就回想一下,这几天有没有干什么“蠢事”?
李破瞅着徐世绩,不断加强着恐吓的效果,嘴上直接便问,“先说说,对岸又有什么动静没有?”
徐世绩转着眼珠,很快的在心里捋了一遍,才小心回道:“回禀大王,对岸刚传过来的消息,王世充昨晚遇刺,今天移驾阵前,斩了左武卫将军郭举……”
“吴黑闼,郝孝德两部在潼关之下损伤惨重,今日已经移师阵后做起了监军,嗯,还有,对岸的沈青奴也有投效之心,和牛进达商议了一下,准备按兵不动,只待王令而已。”
李破愣了愣,沈青奴?洛阳城中的黑社会头子,这他娘的能信得过吗?
===第650章商议===
徐世绩说的其实只是让李破确定了两件事。
王世充确实很疯狂,阵前斩杀军中重将,不管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都不是睿智冷静的领兵之人能够做的出来事情。
另外,如果沈青奴靠得住的话,那么风陵渡口对于他所率大军而言,算是彻底敞开了怀抱,对岸守军以及黄河天险在这样一个情势之下都已形同虚设。
“辛苦你了……”李破有点不情不愿的夸了一句,接着又习惯性的抡起棒子,“与王仁则虚与委蛇还是要小心些,莫要被其看出破绽,不然的话,坏了大事,我唯你是问。”
“是,末将晓得轻重,只要牛进达,沈青奴能沉得住气,料那王仁则也不会察觉出什么不对。”
他现在是越来越聪明了,在汉王面前话从来不会说满,总能给自己留出点反悔的余地,和在河南时的大包大揽,事情不成再想辙赖掉的样子已经是完全不同了。
李破翻了翻眼皮,心里道了一声滑头,才转头看向张士贵,“张将军来有多日,可还习惯?手下人没有招待不周之处吧?”
张士贵在那听着两人说话,心里有所疑惑,看上去……这位贤弟好像并不招汉王待见啊,身为汉王亲军统领,要真是这般的话,可就有点不称职了。
当然,他很希望这只是自己的错觉,刚交的友人,对自己也很是不错,他可不希望自己再遇人不淑一次……
实际上,这些年的遭遇,让他对自己的眼光和才能都产生了怀疑,能支撑他走到现在的,除了满心的骄傲之外,可能也就没什么其他的因素了。
“大王说哪里话,末将略无微功,却蒙大王如此厚待,已是惭愧无地……”
“好了,不需如此客套。”李破点了点头道,“此时招你们过来,你们心里应该有数,过河的日子可能不远了,你们各领两千兵,做好渡河的准备。”
“张将军之前所言,甚合吾意,过河之后,先据弘农……我现在想听听你们怎么说,到时或可随机应变,可若让我也措手不及,那你们可就要小心我的军法了。”
两个人确实心里有数,他们都是河南人,在河南还都有着不小的名声,大军一旦准备渡河入河南的话,他们自然便是大军前驱的最好人选,用后来人的话说,俗称带路党。
但真听到这个,两个人还是不约而同的大喜过望。
徐世绩那不用说了,已经憋了很长一段时间,连个独当一面的机会都没有,他可不想一辈子在这位身边打杂,不然的话,怎么能娶得佳人归家?
张士贵也不用多说,能领下兵权就是好事,而且汉王还是听了他的建言,才欲先据弘农,这对于他来说,可谓意义重大。
两人锤着胸膛道了一声末将遵令,沉吟片刻,徐世绩当仁不让的先开了口。
“末将以为,照现下来看,若无其他变故,过河已不需费多少手脚,王世充如若徐徐撤兵,那时过河,怕是要与唐军接战,那般一来,我等岂非成了王世充断后之军?”
听了这话,张士贵立即就想反驳,可李破扫过来一眼,让他把到了嘴边的话又都咽了下去。
那边李破已经说了话,这次他没给徐世绩戴帽子,虽然徐世绩所言的可能性极小,二十余万大军在如今这样一个情形之下徐徐后撤,几乎已经成为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话说回来了,讨论军事就是这样,再小的可能性也要想到,因为任何战事都不可能有十拿九稳的把握,你疏忽了,有时什么事都不会发生,有时战争却会教你做人。
徐世绩先说这个,显然是已经了解他的心性和习惯,不虞自己的才能受到质疑,看起来,这些日子的“教导”很成功嘛,一个前面瞅瞅,后面瞧瞧的家伙,终于把心眼大部分用在正事上面了。
如果这个家伙不惦记自家妹子的话,就凭这年纪,早就应该重用一番才对。
“那你觉得有我过河据于风陵渡口,唐军可还有胆量出关追击王世充,再与其一战?”
徐世绩其实同样是个喜欢较真的人,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无疑是自信心的一种体现,和倔强没什么关系,只是在李破“教导”之下,这种机会不多而已。
稍稍沉吟,徐世绩便道“若到时李神符过河攻我侧后,唐军出关先攻风陵渡口,腹背受敌之下,恐难奏功啊。”
张士贵终于忍不住了,其实他这人情商并不算低,很多事情都明白,就是受的压迫久了,有点管不住自己。
所以他知道,这并不是一个说话的好时机,因为军中将领争论军事的时候,争来争去,各持己见之下,很可能会转变成私人恩怨。
这样的事情他见的多了,他在这方面也有着深刻的切身体验,就事论事的人很稀少,他张士贵不成,其他人也是一般。
汉王不想他在此时插言的意思很明显,他是新来之人,很快又要和徐世绩一道领兵渡河,与徐世绩争论并加以反驳,很可能引起徐世绩的不满,这肯定是一番好意了,比起表面宽宏大量,其实小肚鸡肠的李建成来,这才是真正的宽容以待啊。
于是他插话了,一边心里还在叨咕着,有你这么跟大王说话的吗?难怪大王不喜欢你,俺可不能让这个新交的朋友越走越远……
好吧,这个时候他根本没去想,他之前常干这种事情,纯属站在猪身上的乌鸦,只看见别人黑了。
张士贵还尽量放缓着语气,掩盖住其中尖刻的成分。
“徐将军多虑了,末将以为,以李建成,李神符之能,根本无法共进同退,李神符隶于陕东道行台,又与亲王李世民交好,如今虽归李建成辖制,可若无萧禹令谕,他如何敢率兵渡河?”
“而李建成胆略疏小,偏于守成,也不见得敢率兵轻出,来风陵渡与我相战。”
他说话的时机确实有点不合适,徐世绩瞄了他一眼,笑笑便沉默了下来,他倒没怎么气恼,而有汉王坐镇的时候,商议军事就是这个样子,大家尽可畅所欲言。
谁敢在之后找后账,那传到汉王耳朵里,定会加以严惩,这样的事情发生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你看看尉迟恭,步群两个冤家对头,哪次不是唇枪舌剑的?现在还不是位于众人之上,其实就是因为这两个家伙明争暗斗的时候,都拿着分寸呢。
“张将军所言甚为在理……嗯,若李神符有所异动,便派张将军前去抵御,定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张士贵当时就被吓了一跳,愣神的样子看在徐世绩的眼中,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同道中人啊,以后要好好交往一番,有你在旁边呆着,感觉真是太好了。
小小吓唬了一下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李破接着便回到正题,“过河之事,关乎基业,务须小心谨慎,我的意思你们可能还不太明白……”
“今日之势,王世充一旦大败,乱兵如蚁,你们率先渡河,一来呢,守好滩头,为骑兵渡河争取时间,此为重中之重,若无骑兵相随,与唐军接战没有任何胜算。”
“二来呢,有人有粮,才为基业之本,如今粮草不缺,缺的是人,所以招降纳叛之事,你们要时刻记在心上,善待降人,擅杀降人者必受重处。”
说到这里,李破目光渐转幽深,“河南战乱已久,人才凋零,百姓离散,可你我都明白,战乱时节,豪杰辈出,河南当不例外,你们两人可不就是河南人物之翘楚?”
“所以啊,此战不论建攻几何,我要的是人丁,要的是人才,若任由王世充部下群起降唐,将来西进之时,必受其厄。”
“你们在河南素有威名,所以我令你们两人率兵先渡,之后分寸你们自己把握,做的好了,你们当为首功,若是有所差错,定要唯你们两人是问。”
徐世绩,张士贵两个不敢怠慢,相继起身,躬身领命。
此时徐世绩真的有点不满意了,张士贵这厮一句话,把他想说的那些话都给弄没了,之后便要少上一些建言定策之功,搁谁心里也不会舒服了。
张士贵心里则比较惶恐,这会他哪里还不明白,策略是早就已经定好了的,人家根本没有任何挥兵洛阳的意思,他之前那些建言更像是在敲边鼓。
这一刻,张士贵心中滋味莫名,却也只能道上一声心服口服。
而重任一旦担在肩膀上,也让他颇为振奋,前路艰难什么的他根本不在意,这个时候的他和之前的宇文歆就比较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0/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