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4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2/1986


一个女人,竟然登上了突厥汗位,想到这里,裴矩也是暗自叹息了一声,到了如今,天下事也真是奇哉怪也,让人看不懂了。
“王薄?孟海公?”
听到这两个名字,这两个名字听在耳朵里,众人皆是讶然。
裴矩则眯了眯眼睛,心里道了一声果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啊……那李定安打的倒是好主意。
王薄这人不算什么,可却是如今天下第一反贼,连宇文化及兄弟都要屈居其下,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这人第一个起兵反隋,还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传颂一时。
地位上相当于秦末的陈胜吴广,汉末的张角,肯定是要名标青史了。
大丈夫生不能九鼎食,死即要九鼎烹,嗯,这几位就是要被九鼎烹的人物儿,其他人是吃饱喝足,还是被人煮来下酒,却还未定。
当然,王薄现在还活的好好的,他属于比较命大那一类,之前被张须陀追的狼奔豕突,连累了不少山东豪杰,等张须陀死了,却来了个杨义臣,又被痛揍一番。
杨义臣走了,又来了宇文化及,这次王薄没逃了,直接降了宇文化及,待到宇文化及兵败,王薄又投了窦建德,现在驻守聊城,过的不太如意。
所以说,王薄的生死无关紧要,现在天下的诸侯们谁还在乎王薄是哪个呢?可他的人头却很有象征意义。
而孟海公嘛,这人占据曹戴两州很有些年头儿了,他的地盘位于山东到河北的咽喉要道上,自称宋义王,听着很不错,可实际上过的却是东躲西藏的日子。
谁来了,他就往山沟里一躲,等你走了他才探头探脑的出来活动,嗯,一个比较恋家的家伙,在家乡名声竟然很是不错。
显然,并不是什么人都想称王称霸的,孟海公却是只想领着人吃口饱饭而已。
现如今河北一定,其人理都没理王世充的招揽,直接向窦建德称臣了,不过呢,窦建德想在曹戴两州征兵,这人却是推三阻四,让窦建德很是不高兴。
而且他这个宋义王却是窦建德麾下第一王爵,这让窦建德的部下们情何以堪?所以说,只要窦建德开口,很有些人愿意去砍下孟海公的人头呢。
这回黄门侍郎凌敬头一个说话了,“此事不妥,王孟二人附于主公,有功无过,无罪而轻易杀之,定让天下豪杰齿冷,何人再敢前来相投?还请主公三思啊。”
话音未落,那边儿兵部侍郎高雅贤道:“姓王的曾给宇文化及那贼子效力,说不定什么时候得罪过皇后呢,再有孟海公那厮连皇帝诏令都不听,留着何用?取他们两个的人头送去给李定安,说不定能将皇后给换回来呢,如此岂不是好?”
这话一出口,一些只想着萧后美貌的家伙顿时怪笑着纷纷点头附和,他们才不管是萧皇后想要什么,还是李定安如何如何,他们其实只认为,李定安很不好惹,送去两颗人头就能与其结好的事情,就不妨做上一做。
再说了,大首领可是对萧皇后很着迷呢……
这时中书舍人刘斌说话了,“诸位将军莫要戏言,王薄也罢了,一个反复之人而已,然孟海公却有贤名在身,诛之不详,再者,李定安狼子野心,今日向我讨要王孟二人,我若应之,异日又当如何?”
“此时示弱,无助于事,且助其人气焰,所以臣以为,当拒之为上。”
接着一人冷笑一声,道:“咱们刚跟王世充打了一仗,再要惹恼了李定安,不定连突厥都要视咱们为敌,到时先反的恐怕就是王薄和孟海公吧?”
刘斌扭头看过去,说话的是御卫统领,当初的太行贼首范愿。
刘斌掩藏住眼底的轻蔑,不客气的道:“将军莫怕,即便那李定安来攻,太行山峦林立,总有躲藏之处的……而且……事急之时,先反的可未必是王孟两人呢。”
好吧,这就是指着和尚骂秃驴了,他既在讥讽范愿曾在太行为匪的经历,又暗指其为晋人,又背主而投李定安的可能。
他火气这么大,可见和范愿的积怨形成也不是一天两天。
范愿自是大怒,指着刘斌便破口大骂,刘斌可也不是什么纯粹的文人,按住腰刀刀柄反唇相讥,若非这许多人在场,说不定两人当即就能抽出刀子来火并一场。
两人争吵不休,其他人也不怕事儿大,崔君肃,童广寿等人也加入进来,你一言我一语的,弄的火星四射,连一直稳坐于位的裴矩都快被点着了。
说了这里,其实也就能看的出来,农民军中长年累月形成的诸多矛盾实非一朝一夕能够化解。
窦建德终于不耐烦了,站起来一拍桌案吼了一声,“都给老子闭嘴。”
见他发火儿,大堂上的人们很快便安静了下来,于是,窦建德又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经验,不能叫这么多人一起商量事情,七嘴八舌的听不出好主意不说,还可能起了内讧。
他其实也挺可怜的,一路走来,从经验和教训中仔细的吸取养分,可成长的速度还是有点赶不上天下大势的变化。
一些人一辈子才走过的道路,在他这里几年间就完成了,其实不论是他还是他的部下们,都无法完全适应这样的节奏。
这会儿,窦建德就先斥责了刘斌和高雅贤,范愿几个人,令他们回去军营当中“闭门思过”,接着便又赶走了其他臣子,只留下裴矩和曹旦两人。
大多数人没吃饱肚子,却弄了一肚子的气,过后有的鞭打士卒,有的砍下侍从的脑袋,真真是不一而足,即便是崔君肃也不能例外,戾气这东西是会传染的。
窦建德其实也想杀上几个人来平平心里的烦闷,只是做了皇帝的他机会可不像以前那么多了。
等到大堂上终于清静下来,他举起酒杯,跟裴矩和曹旦喝了两杯,算是稍微平静一下心情,这才问道:“李定安非是易于……范二郎其实说的不错,若李定安率军来攻,可就非是王世充可比了。”
曹旦一瞅妹夫的样子其实就知道,这位总想向别人低头的老毛病又犯了,而且势力大增之下,还越来越看重正统和家世了。
为此窦建德确实做出了努力,比如向东都的皇泰帝称臣,还给自己弄了个家谱,说自己是扶风窦氏后裔,东汉大司空窦融是他的祖宗。
他娘的,天下姓窦的难道都是扶风窦氏出来的不成?
一边腹诽着妹夫的做下的糟烂事儿,一边嘴上却道:“不若派一使者,先去晋阳探探消息,李定安还在跟李渊相峙,哪儿还有闲来寻我等的麻烦?不定哪天,就能听到其人授首的消息了呢。”
这话说的气虚力弱,实在不能令人称道,显然当初李破东出河北,着实将他们唬的不轻。
窦建德眨巴了几下眼睛,扭头望向了裴矩。
裴矩老奸巨猾,当即便笑道:“贤弟此言甚善,不若以中书舍人刘斌为正使,王薄,杨恭仁两位为副使出使晋阳,至尊以为如何?”
窦建德和曹旦两个都有点蒙,瞪大眼睛瞅着裴矩不说话。
裴矩以为他们没听懂自己的深意,不得不解释一句,“刘中书能言善辩,对至尊也是忠心耿耿,想来不会负了至尊重托。”
“杨恭仁出身显赫,乃已故观王杨公之子,他去了晋阳,也好跟皇后说话……”
等裴矩说完,那边儿的曹旦狠狠的揪起了大胡子,心说此人心思歹毒,杀人不见血的手段实是……日后不得不防啊。
窦建德却终于轻松的笑了起来,点头赞道:“爱卿多智,旁人不及啊……”
裴矩微微低头,以示谦逊,心里却道,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呢?
===第544章杨氏===
政治智慧这东西可不是人们轻易就能拥有的东西,这是在常年的政治斗争中诞生的一门儿艺术。
天下间能将这门艺术运用的不着痕迹的可谓寥寥无几,而且它在个人身上表现出鲜明的特征,同时它也是智商的一种表现,是有着天赋加成的。
裴矩的政治智慧不用多说,只要稍微给他点阳光,他就能灿烂给你看。
就像这会儿,完全是一副尽心尽力给窦建德出谋划策的样子,而且确实也是良谋,你不是要王薄和孟海公的人头吗?咱把活蹦乱跳的王薄直接先送给你,看看你下不下得去刀子。
王薄要是死在了晋阳,那和直接死在窦建德手里的差别可就大了,此种奥妙不用多说,只要好好想想大多数人都能想的明白。
这就是政治智慧的体现,道理如此的浅显,可你就是死活想不出这样的主意来,而且吧,人家悄悄就把私货加进去了。
看上去王薄是重点,实际上和其他人的看法差不多,王薄在裴矩眼中一样是无足轻重。
一个是中书舍人刘斌,这人很得窦建德倚重,也有着才干,更跟崔君肃等人交好,表面上看算是“自己人”。
可在裴矩看来,这人跟窦建德的山东旧部们关系太恶劣了,你要是个御史也就罢了,可作为中书舍人那就太不称职了。
最为重要的是,每每都还要裴矩来给他擦屁股,让裴矩已是不胜其烦。
看上去崔君肃和刘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实际上却是两码事儿,因为崔君肃不会刻意与谁为敌,做起事来堪称公允,这样的人不论什么时节,都会是朝堂之上一种有益的补充。
所以,把刘斌调开,是缓和当下矛盾冲突的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如果说让刘斌带队出使晋阳还存着很大一部分公心的话,那么加上一个杨恭仁,就完全出于裴矩的私意了。
杨恭仁可不光是跟萧皇后能说得上话那么简单。
这人岁数也不小了,乃北周上柱国,隋司空,观王杨雄长子,杨雄其实同样也是后来演义中靠山王杨林的原型。
而弘农观王杨雄一脉,却是隋室亲戚中最显赫的一个分支,正经的皇亲国戚,文帝杨坚登位时,他们这一脉没少出了力气。
而到了杨恭仁这一代,兄弟子侄众多,若非有杨广这么个短命鬼,弘农杨氏子弟走到哪里,都是高人一等,怎么会像现在般落魄失意?
杨恭仁的经历也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北周末年出生,杨坚登位后得封官职,那会儿杨恭仁也才是十几岁的少年人。
仁寿年间,这人资历渐深,出任甘州刺史,治政考绩上佳,外加平胡有功,被召回长安任职宗正少卿。
到了大业年间渐渐得到重用,脑袋上的官帽一年比一年大了起来。
到了大业末年,他和屈突通两人率兵在剿灭杨玄感之乱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升迁开始加速。
其实,若非皇亲国戚这个名头儿的拖累,外加弘农杨氏很是显眼儿的缘故,以杨恭仁的才干,应该能在四十岁出头儿的年纪上出将入相才对。
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谁让他是观王杨雄的儿子呢,不但他父亲要压着他,朝中臣子一样不会和他走的太近。
等到天下乱象越来越是明显,杨恭仁也倒霉的陷入了剿匪漩涡之中,先是杨玄感,后就是瓦岗匪和李密。
杨恭仁在河南转战来去,最终兵败逃去了江都。
在江都那样的糟烂地界,杨恭仁毫不意外的遭到了排挤。
江都之变后,杨恭仁继续倒霉,被一路裹挟而来,宇文化及兄弟败死,他也就落在了窦建德手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2/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