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4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7/1986


和尚低头念了一声佛号,怕是在给自己壮胆儿,当然,走这样一个捷径去见佛祖,估计他也不愿意,所以之后也就没再撩拨于面前这个早该下十八层地狱的家伙。
“施主之机缘还是施主自专为上,贫僧只是代人传话于施主,贵人欲与施主共谋大事,只是不知施主意下如何。”
“是长安的贵人?”电光火石间,李破将自己所知道的英雄谱捋了一遍,可长安城中的贵人太多了些,真的是猜不到啊。
其实,他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李世民。
李渊的几个儿子应该已经闹起来了,李世民派人过来那是一点都不奇怪。
可转念一想,又有些不对,因为窦三郎就在此间,何必再鬼鬼祟祟的派这么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和尚过来?
僧人点了点头,却又开始摇头,李破真想上去把他的脑袋拧下来,他最讨厌秃头了。
和尚还没意识到危险,依旧答的含糊,“贵人自是长安城中之人,可如今嘛,已至蒲坂……”
李破当即就皱了皱眉头,蒲坂?
尧君素死了,据说是个叫王行本的家伙取代了尧君素,然后……
王行本,吕崇茂……这两个名字在李破脑海之中划过,顿时有些恍然。
李破转着眼珠儿问道:“那你所说的贵人又是哪个呢?现在能到蒲坂城中的可没几个吧?”
这样说来的话,其实结果也就不令李破意外了,所以当独孤两个字从和尚嘴里艰难的道出,李破也只是眯了眯眼睛。
名声赫赫,传遍天下的独孤氏也要出来兴风作浪了吗?
独孤怀恩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事儿有几分是假几分是真?
沉吟当中,和尚还在像念咒一般在念叨着,独孤家贵无可言,独孤怀恩他也瞧过了,头顶上有真龙盘旋护佑,就差说此人就是佛祖指定的真龙天子了。
这种和尚……好吧,求富贵的和尚依旧是和尚,只是和窦诞等人比起来,这和尚和个苍蝇一样让人厌烦。
当然,这只是对李破而言,其他人可就未必了,隋末战乱至今,一些人身边总能隐约看到佛徒的身影呢。
“这就是和尚所说的机缘?未曾示好,就先乱我河东,这是何道理?”
蒲坂夏县的叛乱一直让李破有点摸不着头脑,他觉着就算脑子再不够数的人也不会在大军驻于绛郡的时候,还敢于咫尺之处掀起风浪。
而现在看来,一切也就差不多明白了。
这么看来,独孤氏还真不是吹嘘出来的名声……
和尚又被噎住,于是他终于发现,眼前这个人对佛祖也许根本没有一点的敬畏,他的那些鬼神之说也就没了什么用武之地。
常年靠着这些吃饭的和尚很不适应,于是这位密使转头又开始吹嘘起了独孤氏的辉煌家世。
他自信满满,蒲坂的王行本等人,夏县的吕崇茂,正是在他的游说之下投身于独孤氏,眼前这位应该也不会例外吧?
李破终于不耐烦了起来,稍稍瞪起了眼睛,“和尚,我若要想知道独孤氏家谱,自有人前来详细告知,不用你来废话……”
“独孤尚书乃李氏外戚,又份属臣下,如今却派你前来……如何取信于人?”
说到这里,本还想进逼一下的李破转了转眼珠儿,当即改口,声音也渐转温和,“独孤氏百年豪族,英雄辈出,向为世人所敬,天下大阀能如独孤者,凤毛麟角……”
“李氏比之独孤,差之远矣,怀恩公今欲自立,正是理所当然,可关乎众人性命之事,不得不慎,我冒昧的问一句,公家已富贵至极,今欲行非常之事,有志于帝位乎?”
和尚缓了一口气,这才是他熟悉的节奏嘛,同时他心里道了一句废话,之前所言你都当耳旁风了不成?
他是真没听出这话的意思来,李破根本不是在问他独孤怀恩想不想做皇帝,而是在问他为什么独孤怀恩有了反意,而造反不算什么,和我联合,你总得拿出点实质上的好处来吧?
可李破真的是想多了,人家独孤氏反唐自立,还真就没给他准备什么现成的好处,人家凭的就是独孤氏的家世在吃饭,再加上和尚的忽悠,这就是人家的依仗了。
这边儿和尚见家谱没什么作用,又搬出了突厥可汗,告诉李破那可也是独孤家的人呢。
说了半天,李破算终于明白了,能派来这样一个使者,独孤怀恩恐怕也就那么回事儿。
说的李破都不想再开口了,和尚才提起了事成之后的奖赏,会封李破为晋公……
一点也不诱人,你那个晋公还是拿去自己用吧,现在便有人称呼咱为李河东了,帮你攻入长安,也只封个晋公,还真是小气的不行。
再者说了,我脑子进水了,无缘无故会帮你攻打长安扶你登上帝位?
怨不得自己婆娘一提起独孤氏来,说的管保就是独孤家的三个女儿,其他儿孙一概不论,像独孤怀恩这样办事让人摸不着头脑,还野心澎湃的人,论个屁啊?
不过呢,话说回来了,这样的机会摆在面前,若不利用一下倒真是可惜了,这也是他大夸独孤氏的原因所在。
而且,独孤氏的招揽虽然不成样子,给出来的东西也寒酸至极,可却不是一点实质性的好处都得不到。
(月票月票,昨天阿草在书评区请假了,说明一下。)(未完待续。)
===第487章准备===
刘文静因谋反事被诛,长安乱成了一团儿。
李世民破薛仁杲于扶风,斩薛仁杲,尽夺其地,大业年间因通商西域而盛的西北薛氏,在这一天的秋天族灭于秦州。
这两条消息没能从唐使口中听到半点,却在一个和尚口中听了个真切。
可以说,这是两条至关重要的消息。
李唐内部有了纷争,像刘文静这样的大将竟然被杀了,即便是从李秀宁口中知道了一些,可还是让李破吃惊不小。
玄武门之变的影子一下在他脑海中就清晰了起来。
而第二条李破倒是有所预料,李世民终究不亏是那个扫平天下的马上皇帝,在李唐最需要胜利来鼓舞人心的时候,得到了一场关键性的胜利。
然而李破掉头想了想,这个时机对李唐而言虽乃幸事,可刘文静被杀,夹杂着长安城中的那些倾轧,这场胜利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齐王李元吉强闯秦王府拿人,这种激进的争斗发生在兄弟之间,李世民越是光环加身,这样争夺皇位的斗争越是无法缓解。
对于治政已算颇为谙熟的李破想象了一下,就问了一句,“李世民破薛仁杲后可有立即回长安?”
得到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李破略有遗憾的想,都是聪明人啊,这要是李世民立即率军东返,潼关的李建成也就呆不住了,说不定玄武门之变就此提前了呢。
和尚对长安城中之事如数家珍,只是他真是没长一个灵光的脑袋,也许神神道道的哄人高兴还成,说到这些乱纷纷的事情,他就像一个记事表,什么事都记着呢,就是没有自己的分析能力。
即便说出几句有见地的话来,也是从独孤怀恩的角度出发,显然是出自独孤怀恩或者他的幕僚的口中。
作为一个使者兼说客,他可就太失败了,因为他从没有想过从李破的角度来看问题。
他只是在努力的告诉李破,现下时机很对,正应该是投效明主,谋取富贵的时候,却丝毫也没察觉到已经泄露了太多的东西给李破。
其实,这就是李破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了……
因为毫无疑问,李破起兵南下之后,李唐都将是他最主要也是最强大的一个敌人,王世充,窦建德等人都要排在后面。
所以,能够及时而准确的得到李唐内部的消息,对于李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这样一来他便能够比较清晰的制定以后的战略了。
至于独孤怀恩,在李破看来,他只是夹在中间,却还要痴心妄想的一个人,下场绝对不会太过美妙。
什么独孤家的嫡子,什么曾经养在北周深宫,什么突厥可汗是他的表姐,没有兵权,没有辖地的独孤怀恩,只能是一个棋子。
在如今这样一个虎狼横行的世道,想像刘玄德一样只凭着一个家世和满嘴的胡言乱语,就到处去空手套白狼,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李破耐下心思,与这个和尚足足谈了两个多时辰。
神棍忽悠不了人,那就只能被人忽悠了,而李神通的亲弟弟李神符很可能出任陕州道行军总管,进军河东的消息,毫无意外的也到了李破耳朵里。
驻扎于龙门以及永兴大仓的两万多唐军,竟然有五千余人是皇帝禁卫,出自骠骑府和骁卫府,这显示出了唐军兵力以不足以反攻晋地。
那么唐军又如何进军河东?倚重于王行本和吕崇茂之流不成?
这个时候,李破甚至于有点后悔了,应该派兵夺下蒲坂,两个大的渡口在手,趁着李唐守军比较空虚的时候,夺下永兴大仓,今年也就不用愁什么粮食了。
当然,他也并不认为当初想错了,后方不稳之下,强渡黄河其实只能算是兵行险招,就像当年进攻幽州罗艺一样,若不能一战而胜,后患也就会随之而来。
后悔从来没什么用处,即便当初的决定完全是错误的,李破也能坦然受之,因为自从去岁北上草原之战过后,他就十分的明白,行险的时节彻底过去了。
能走多远,看的是一步走下去,扎的有多深,而非是去夺取一场场辉煌的胜利,而战争的目的也从来不是在战争本身身上。
能够深刻的反思到这样一个道理,那么他所做的一切也就都有了依据。
就像现在,后悔的情绪一闪即逝,随之他就想到李神符之类的人物难堪大任,说不定明年李世民就将出现在黄河岸边了。
这是一个推测,却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因为李唐东边的压力明显在增大,无论是王世充,还是他李破,都对关西腹地形成了威胁,在击败薛仁杲之后,李氏的重心也必然随之东移。
那么,以李世民为首,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也就很可能在之后出现在他李破耳边儿。
那些李唐的从龙功臣们啊……李破摸着下巴笑了起来,心说,他们又有几个还能活着见到天下一统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7/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