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1986


时间过的很慢,等到高大的姜宝谊来到的时候,堂中的两个人竟是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这厮可算是来了。
姜宝谊脸膛红扑扑的,解下厚厚的披风,跺了跺脚,看了一眼张伦,理也未理,只是向李仲文抱拳问好。
“坐坐,辛苦姜将军了……这天寒地冻的,若无姜将军安抚军心,咱们这士气可是堪忧啊,来来来,先暖和一下身子……”
姜宝谊脸上露出笑容,心中微有自得,自觉三人之中,能与士卒同甘共苦者,唯他一人而已。
心里这么想的,嘴上却谦虚着,“总管谬赞了,下官也就是效些微劳而已,皆乃份内之事,不值一提。”
等姜宝谊坐下,李仲文也不想浪费功夫了。
堂中这两位和他不是一路人,更谈不上什么交谊,如今领兵聚于此处皆为北面那个强敌之故,只需同心协力御敌也就是了,交朋友嘛就算了吧。
随即,李仲文摆手斥退堂中侍候人等,拿起桌案上一封书信道:“找两位前来是因为咱们的援兵就要到了。”
听了这话,姜宝谊和张伦都是精神一振。
姜宝谊当即便问,“哦?多少兵马?”
那边张伦同时也在问,“领军为谁?”
李仲文看了张伦一眼,心中赞了一声,却又有些惋惜,可惜了,这人出身太低,不然的话以其人战功,日后前程将不可限量。
是的,在他看来,唐军援军兵马多少都在其次,看的其实是领兵之人是哪个,皇帝在用人上面,在他心目中已是大大打了折扣。
他将书信放下,轻轻拍了下桌案,道:“兵马多少不得而知,只是至尊诏右翊卫大将军,永康王李公为并州总管,晋州道行军总管,尚书左仆射裴公为晋州道行军副总管,统领援兵北来。”
听到这两个人的名字,张伦当时哽住,那个泄气就不用提了。
什么李公裴公的,一个是李神通,那人张伦见过两次,当时在长安也听过一些传闻,在张伦心里面留下的印象可不好。
趾高气昂的,听说是在长安县起兵,和李三娘子一道聚众十数万,接应大军进围西京。
这些都还算了,要真是得力的话,此人也堪称豪杰了,可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据说此人最后是去抢了侄女的功劳,封赏才弄的那么多。
要真是那般,其人厚颜无耻之处,实在为人不耻。
另外一位张伦就更熟悉了,就是裴寂嘛。
这人在晋阳的时候,好喝个小酒,调戏一下女人什么的,除了善能讨好唐公之外,这人又能有什么领兵之能?
攻入长安之后,此人位在众人之上,也很是让人不服,只是就算不服也轮不到他张伦罢了。
唐公是无人可用了吗?竟然派了这样两个人来领兵跟代州李定安相拒?
李定安是谁他们知道吗?那是跟突厥人杀红了眼的家伙,突厥人被此人杀了多少不太清楚,可这人带兵去幽州,一战之下就砍了罗艺的脑袋。
这样的一个敌人,竟然派了两个废物过来,送死吗这是?
张伦使劲儿的挠着大胡子,只觉得下巴上奇痒无比,心里堵的连话都懒得说了。
那边儿姜宝谊却是大喜,“李公裴公一同到来,兵马定然不在少数,如此一来,介州无忧矣。”
李仲文苦笑一声,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这位明显没搞明白状况,不说这两人领兵之能如何,援军到来,领兵的也就由三位变成五位了。
听李神通和裴寂调派,倒也在情理之间,可这么多的总管副总管,各有亲信之下,李神通真能让诸人膺服?
他和李神通可见过不止两三次,当日长安县起兵的时候,他就在李秀宁军中,李神通是个什么人,他比张伦要清楚的多。
那人是有才干的,可气量上……能拉下脸来抢侄女功劳的人,还有什么气量可言?
听姜宝谊念叨了几句,怎么听也挺不顺耳,他这里也懒得说话了,随后糊弄了几句,便将姜宝谊送了出去。
张伦也蔫蔫的过来告辞,李仲文连使眼色,张伦敛着眸子就当看不见,拱了拱手便随在姜宝谊身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没什么可商量的了,和之前的很多事也没什么不同,领兵的两个人都是那位当了皇帝的唐公极为信任之人。
这两位有多少才干,张伦大致也清楚,反正也不会因为他张伦不同意就换人来领兵,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而那两位一到,他张伦就更没说话的余地了。
李仲文愣愣的在堂口处站了半晌,随后跺了跺脚,对皇帝用人上的独特之处,也再无力说什么。
想了想,招手叫过近卫低声吩咐,“去,将姜将军请回来,别让旁人知晓。”
本来他是想跟张伦商量一下介州防务,然后再说说如何迎接援军到来,还有之后的战略,当援军到时也好向李神通进言。
可现在想想,张伦也不过一贱家子,领兵也不过数千,瞧那乖张的心性,再有领兵之才又能如何?
在军略上能帮得上他李仲文多少?在一些紧要时候,也为他李仲文说不上话,与之相商也是白费功夫。
倒不如姜宝谊来的便宜,这人好糊弄不说,而且忠心之上也无瑕疵,换句话说,姜宝谊才是最正统的关西门阀中人啊。
………………………………
不管敌人如何,李破领兵作战从来都是准备的越充分越好,而他的进攻之强烈,也没几个人能比得上。
他领兵至今,就算被动防守的时候,也在想着进攻,这一次则更加典型。
他没有引唐军北来,攻打坚城的意思,他要用最为强硬的进攻,来检验扩军以来,他部下的军事力量减弱到了什么程度,或者是强大到了什么地步。
同样,他也要检验一下唐军的作战能力是不是跟李元吉所率兵马一样,都那么的不堪一击。
作战之前,他要做的就是让各部大军做好准备。
于是,一月份的晋阳也就忙碌了起来,大批的工匠大夫被征召进入军中,制作武器,攻城器械等物,收集药草。
之外他就开始频繁的巡查各处仓房,严令左右卫府惩治贪腐等事,务必要让粮草军械顺利的送到军中各部手中。
与此同时,总管府的军法官纷纷进入大军当中,巡查各部,严明军律。
除了这些,就是令薛万均会同各部将领,连续操练人马,主要是马步协同作战的各种战术演练。
到了二月间,晋阳城外每天都是人喊马嘶,杀声震天,让晋阳城中的人们噤若寒蝉。
(月票月票)
===第420章大军===
三月间,春风送暖,晋阳大军各部已是整装待发。
这一次,并非是并代两州各部军旅倾巢而出,却也毫无疑问是李破领兵征战以来军势最盛的一次。
三万余骑军,近六万步军,组成了整个南下大军。
骑军构成不用多说,自去岁北上草原归来,骑军又进行了一次扩充,越来越多的突厥降人进入了骑兵军中。
突厥人在李破麾下骑军中占有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北方胡人是天生的骑兵,在边地潜力渐尽,人口也是大减的今日,突厥降人已经成为了代州三郡骑兵最主要的来源。
这些突厥降人在经过一些操练之后,能够很快的适应军旅生活,只是对森严的军纪还有着各种本能的反抗。
此次扩充之后的骑兵军旅,战力到底如何,还要经过战争的检验才成。
只就兵力而言,当日李破率军北上云中的时候,几乎将并代两州所有骑兵所部抽调一空,才组成了三万多的骑兵大军。
而今三万余骑军共聚晋阳,却还给各处守军留有余地,可见大业十四年后半段晋北骑军扩军之迅猛了。
相对于骑兵而言,步军的膨胀则更为厉害。
步军大军的组成差不多分为几部分。
大军是以恒安镇军的老底子扩充起来的步军军旅以及幽州步卒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其中又有唐军降卒以及并代两州府兵为辅。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李破麾下的步军已经翻了翻。
战力如何,李破心里没底,可他手下的步军将领们却都信心满满,不为别的,只因出去唐军降卒之外,其余各部军卒,大多都经过辽东之战的洗礼。
这也许就是隋帝杨广三征高句丽给中原帝国留下的最为珍贵,也是唯一的一件礼物了。
当然,这个礼物上面同样散发着浓浓的血腥味儿,若非有这些从辽东归来的大隋将士,天下可能也不会像现在这么乱吧?
他们给各处反王带去的是隋军远征的经验,帮助他们训练出更为精悍的士卒,于是,义军开始纷纷击败官兵,看到了争雄天下的曙光。
李破作为诸侯之一,其实也不例外。
他起家时的恒安镇军步军,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开始帮助他打下根基的那些人,都是从辽东风雪中跟着一路返回云内的山东人和河北人。
后来又进入到河北在杨义臣麾下平叛,等到尉迟兄弟投效,恒安镇军的步军基本成型。
那个时候,马邑无疑是骑兵的天下,步军也只处于萌芽阶段。
到了李破率军击败罗艺,迁幽州之民入代州三郡的时候,步军终于迎来的膨胀的契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