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1986


“不可能,从来没有女人可以成为可汗……”库车大声说着,宣泄着心中隐隐的恐惧和无助,因为一个亲眼见过神明的人,并为神明所忌惮的人,能做出什么来呢?
实际上,短短的时间内,李破就用沉着的语气,惟妙惟肖的表演,让一个憨厚的草原少年相信,确实有着这么一段故事发生,虽然他还在努力找寻着漏洞,其实这也正说明他已经相信了这个故事的真实。
李破就笑,“突厥人为什么不能有一位女主人呢,要知道,阿史那氏族的祖先,本就是母狼啊。”
其实,这是画蛇添足了,在真正聪明的人听来,也就有了破绽。
阿史那庆云就眨巴着眼睛,从震惊中回过神儿来,深深的躬下身子,“我一定会将您的名字,传播出去,要让所有……去到南边儿的突厥人都知道,您不但是天神的敌人,同样也必定是神明的宠儿。”
“任何为您效劳的人,都将为您所接纳,亵渎于您的威严的人,却回不到天神的国度。”
李破吸了一口凉气,心说,这小子聪明的有点过头啊这是。
可他想了想,还是做满意状,笃定的道:“你看,你能做的事情这不就有了吗?”
………………………………
经过一个比较有趣,又不太有趣的清晨。
在李破催促下,大军迅速启程南归。
也许是突厥人被打蒙了,也许是汗位继承到了关键时刻,也许是突厥人正准备闹内讧,也许是……
不管有多少猜测,反正事实上是,自从李破接连击破克鲁护部和阿史那博羽部之后,定襄郡这边儿就像坟墓一样安静。
即便是李破带着数千人马,绕着定襄郡走了半圈儿,还在云中草原西南边缘处停留了好几天,也没见定襄郡的突厥主部有什么反应。
任由挑衅突厥威严,手上也沾满了突厥人鲜血的代州军安然南归。
一次非常大胆的军事行动,到李破率兵回到长城以南,也就算圆满结束了。
…………………………
当代州军满载而归,欢声四起的时候。
挨了两刀的突厥人,嗯,不对,挨刀的只能是阿史那埃利佛,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大部分突厥贵族都没那个自觉,去维护突厥人的威严。
突厥王庭中的局面,即便是当年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的时候,也没这么奇妙过。
即将登上汗位的人,受到了敌人非常……凶残的进攻,而且这个敌人还不是他的同族,而是外敌,这种事从来没有发生过,而在今天却一下成为了现实。
克鲁护设所率领的两万余突厥精骑覆灭,王庭的贵族们看向阿史那埃利佛的目光已经变得非常古怪。
只要稍微聪明一些的人就能明白,即便之后东方汗阿史那埃利佛成为了突厥大可汗,他的汗位也将摇摇晃晃,除非他能很快洗刷掉这个污点,不然的话,时间过的越久,也就会越严重的影响可汗的威权。
如果说这个时候,阿史那埃利佛还能沉得住气,放下日渐高涨的气焰,一边交好于王庭贵族,一边为自己能够登上汗位抓取筹码的话。
那么接下来的一击就非常致命了。
阿史那博羽所率西迁部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零零散散逃到定襄郡的人,向人们描绘了一副非常可怕的画面。
他们在草原上,和铺天盖地,纵马而来的敌人遭遇了,他们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围攻,根本不知道敌人到底有多少,他们非常强大。
十余万突厥部族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勇士们在漫天的箭雨中英勇作战,却还是被敌人淹没了。
阿史那博羽附邻?应该是战死了吧?
李破这一战,首先带给突厥王庭的,不是汗位继承上的问题,而是恐惧,对突厥牙账安危的担忧。
战败并逃走的人总是会夸大其词,以此来遮掩自己的无能和怯懦。
可他们带给别人的,却只能是恐慌。
王庭中的贵族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头一个念头其实都差不多,十余万突厥部众被人击破在草原之上,那么,这样的敌人,若是来攻击王庭,王庭还会安然无恙吗?
王庭震动,复仇的声音不多,召集草原各部战士前来守卫王庭的呼声却是此起彼伏。
连始作俑者义成公主,都坐不住了,立即令主部各部向大利城靠拢,顺势也完成了对阿克南部的压制。
主部的大贵族们,齐聚王庭,担忧的看着东方,等待着后续的消息传来。
实际上,这个时候代州军早已南归。
李破在战略上的判断很准确,如果这个时候他再带兵进攻定襄郡,那等待着代州军的将是无数等待敌人来到的突厥战士的身影。
消息陆续传回王庭,敌人早已远去,战场上一片狼藉,顺着痕迹追踪过去,很确定的是,敌人已经回去了长城以南。
东方汗阿史那埃利佛的部众,除了战死的,以及寥寥无几的生还者,其余都成了人家的奴隶。
这里面包括他的兄弟姐妹,他的子侄亲信。
这一击,对于突厥王庭来说,还能说是震惊人心的话,那么,对于东方汗阿史那埃利佛,就只能用一败涂地来形容了。
这样的人如果还能成为突厥可汗,那么整个突厥汗国都将成为笑柄。
之前还在恳求义成公主,放阿克南部入城的阿史那埃利佛,再没有出现在宫殿之外。
这一击,比李破所想象的,还要重的多。
原因在于,李破对突厥并不算了解,尤其是王庭中的局势和政治结构,那种氛围,只有亲自进到大利城,才会有切身体会。
可以说,两战之下,李破已经彻底毁灭了东方汗阿史那埃利佛登上可汗之位的希望,连一丁点的反抗余地都没有留下,就更别说什么内讧了。
如果说在南边争夺皇位的过程中,还可放手一搏,引城外之兵入城,有着一举登位的机会的话,那么在突厥汗国当中,就绝不适用了。
不管突厥人比匈奴人,柔然人进步了多少,政治结构又比前人们复杂稳固了多少,在草原上,永远都是以战争为主体的立国模式,这一点从来没有变过。
战争不管对王庭,还是阿史那一族的王族们的影响都非常大。
两次南征,让始毕可汗威望受损,根基动摇,而失去了自己的主部的阿史那埃利佛,只会比那更惨。
别说义成公主不会放阿克南部入城,就算阿史那必吉带兵进了王庭,也是无用,只会让贵族们纷纷反抗,最终将大利城变成一座废墟。
这看的是贵族们有多愚蠢,还有阿史那埃利佛有没有让整个突厥给他陪葬的决心,双重难度之下,几乎毫无希望可言。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378章汗位===
对于给他们带来战争和惊恐的敌人,突厥贵族们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怒,他们痛恨这样的敌人,尤其是这个敌人还离他们不远。
当年突厥王庭南迁,一半源于始毕可汗的愤怒,一半则是因为战略上的需要。
隋人用卑鄙的手段,杀死了始毕可汗的亲信,他要将复仇的怒火烧到隋人的土地上。
而战略上,隋人陷入了内乱,突厥人终于得到了完整的云中草原,突厥主部南迁,可以稳定这片新占据的疆土,而且,突厥人南下也变得更加方便了起来。
可现在,汗账南迁的弊端实际上也表现了出来。
他们不能再很好的控制铁勒诸部,于是铁勒诸部叛乱这几年开始多了起来。
同时,大利城离隋地太近了,他们不但能直接威胁到敌人,反过来说,敌人同样也能很方便的威胁到王庭了。
这在之前并不明显,因为隋人正在内乱,北边的隋人都在纷纷向突厥王庭示好。
可现在,一个凶狠的敌人出现了,他的名字,在大业十四年的这个秋天,终于像风一般刮过草原,深深的刻进了所有突厥人的脑海之中。
在此之后,不会再有人说,这个名字他根本没听说过,因为那不会让你显得有多高贵,不记得那些小人物儿,反而只会让你显得无知而且愚蠢。
到了大业十四年秋末冬初的时候,突厥王庭中已经有了将王庭迁回旧地的说法在悄悄流传。
这当然不可能,王庭的迁移是大事,并有着诸多的原因,可有一种是绝对不能被人所接受的,那就是被敌人赶走。
这里面的道理不用说,和南边儿的中原帝国迁都性质差不多,被敌人逼迫迁都的王朝,都是苟延残喘,几乎没有中兴的可能。
而在强者为尊的草原,情形只会更糟糕。
七月间的突厥王庭,饱受困扰。
事实上是,不管怎么痛恨南边儿的这个敌人,当敌人离开之后,王庭中的突厥贵族们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
可汗在即将登位的时候却突然失去了继承权,在始毕可汗没有留下遗命的今天,情形也就更加诡异。
有希望继承汗位的人,都在蠢蠢欲动。
可当他们的目光从阿史那埃利佛的身上移开的时候,他赫然发现,他们想要登上汗位,就不可能再绕开一个人。
如果说始毕可汗和阿史那埃利佛,都可以在登上汗位之后,顺理成章的收获这个人的效忠的话,那么现在,那么做的人都不会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守卫王庭的附离子们,不知什么时候,便纷纷聚集到了那个人的身边,让王庭内外都笼罩在那个人的阴影之下。
王庭主部四个大的部族,除阿克南部以外,都是诉说着那个人的好处。
甚至于王庭中一些从不轻易开口说话的贵族,也大大小小的聚会上,或明或暗的表达着对那个人的忠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