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2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6/1986


可车骑将军张达没他那样显赫的家世,人家的军功是一刀一枪赚回来的,一见之下,脸色先就白了白,骑兵,很多的骑兵,不然烟气不会这么大,也不会如此凝聚不散,几如黄龙一般。
张达这一下是真慌了,他可不认为雁门太守陈孝意能带领这么多的骑兵来迎接那狗屁的齐王。
这是突袭,如此众多的骑兵,迎面而来,张达的心都凉了半截。
他第一个念头就是掉头就跑,可多年的行伍生涯告诉他,逃跑的下场会很惨,因为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被骑兵衔尾追杀,他们只能像被驱赶的羊群一样赶回去,替敌人先将中军冲溃。
这是骑兵作战最为经典,也是面对步军时最为常用的战术之一。
这个时候,他已经顾不上去管,这些骑兵到底从哪里来了,又是什么样诡诈的计谋,让他们处于了如此令人绝望的劣势。
气急败坏的张达,立即传令,让所部兵卒聚拢起来,做好接战准备,一边还不忘派人急报于中军,敌军来袭的消息。
无疑,这是一位合格的领兵将领,在危急关头,他做了应该做的一切,值得赞赏。
可战争中,再优秀的将领,也无法抗拒战略失败带来的恶果。
不明所以的窦静,可还不是那个饱受好评的劝农官儿呢,年纪还轻的他,甚至不如他的弟弟,起码人家窦诞曾经在涿郡见到过百万大军聚集的场景。
此时这位并州总管府长史,却还找到张达面前,想要劝他不要这般如临大敌,乱了军中秩序。
张达一把揪住窦静的领子,指着前面怒吼,“看看,这就是你说的内乱,怎么会有这么多骑兵过来?你不是说李破死了吗?这是谁在带兵?陈孝意吗?”
气极之下,一脚将窦静踹倒在地,抽刀就要砍人,却被左右死死拉住。
张达犹自在怒吼连声,“滚,再不滚老子宰了你,滚回中军去,告诉齐王,不想死的话赶紧列阵。”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不用多说什么了,唐军周遭已经看到游弋而过的骑士,他们大多对这支停留在驰道上的人马视而不见,迅速的策马在远处奔驰而过,向唐军后方哨探。
一小撮骑兵聚集了起来,绕着唐军来去,呼喊的声音清晰可闻,“总管有令,伏地弃械者不杀,总管有令,伏地弃械者不杀。”
张达终于从暴怒中冷静了下来,挣开左右挟持,冷冷的吩咐道:“张世举。”
一个年轻人立即道:“末将在。”
“你带五百人,送窦长史回中军,就说我在前面领兵先挫敌军锋芒,让中军做好接战准备,敌军皆为骑兵,宜结阵守之,后退之下,定然一溃千里……好了,去吧。”
这不像是将令,更像是遗言。)。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351章摧敌
二===
<=>  远方出现了一条黑线,如同闷雷般的马蹄声滚滚传来,大地开始微微颤抖。
代州军各个将领的战旗渐渐清晰。
唐军的军阵还未成型。
此次北上雁门,唐军做的准备并不算充足,可面对的将是代州骑兵,他们还是带来了大盾长枪。
但是他们在重蹈当年幽州军被代州骑兵突袭的覆辙,在宽敞平坦的野外,跟代州骑兵遭遇了<=l>。
而他们比幽州军更为不如,当年幽州精锐在被突袭之前,还摆好了两列盾墙,对代州骑兵造成了杀伤。
唐军此时,却在猝然遇敌之时,显得过于慌乱,坚甲大盾长枪的战术,对于他们来说,时间不太够用,长枪到是拿出来了,可大盾却只能参差不齐的摆在前面,与其说有点防护作用,倒不如说是在壮胆儿。
训练有素的幽州边军,显然比晋阳兵马更为精锐。
晋阳守军战力不足的缺点,在这一刻显露无余。
因为他们在这几年的纷乱当中,只经历了一些剿匪战事,军中曾随军远征过辽东的人也是屈指可数。
唐军的精华,不在晋阳。
车骑将军张达望着远方那铺天盖地,徐徐而来的骑兵军阵,绝望的闭上了眼睛,完了,这五千人马,是他心血所在,本想附于唐公,为张氏争一个封妻荫子回来,不想,却要葬送在这里了。
更让人悲哀的地方在于,他张达只因出身微寒,不像那些人各个有着家世,就只能留在晋阳,给人看门守户,一直到今日。也是寸功未立,而如今,前方的路竟是断了。
骑兵大军。漫野而来,张达看到了骑兵中的那杆日月星辰旗。上面大大的写着一个李字,再无其他。
既非隋臣,也非唐属,崛起于代州的李破,竟然没死,也终于是反了。
而这一战,李破准备的更加充分,没有进行长途奔袭。只待唐军进入雁门,便率军来战,所以,一排排的具甲重骑终于头一次成规模的出现在了骑兵军阵当中。
和之前很多次一样,没有半点的废话,大军一到,在行进这中便完成了进攻的准备,根本没有停留。
以重骑为先导,大军随之蜂拥而上。
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对于骑兵而言,战术上已经有了太多的选择余地,猬集在一处。防护不周的唐军先锋,就像是一道开胃菜,任由他们下筷了。
可李破不愿在这里浪费太多的时间,在斥候报过来的第一时间,便传下军令。
令大军两翼不需参战,直接向前,有了重甲骑兵,破除仓促结阵的步军军阵,根本不需要全力以赴。
简单粗暴的碾压过去。才是最省时间的办法。
他也没想着驱赶唐军去冲溃他们的中军,在这样的大群骑兵面前。一切的战术都好像变得有些可笑了。
大军具甲重骑其实不算多,只有两千骑。这不是因为缺少铠甲,而是缺少高大的河西马。
草原战马太过矮小,无法负担这样的重量疾驰向前,而李破也对重甲骑兵没有任何的偏爱。
这样的骑兵,只有在设定好的战场上,才能显现出其恐怖的威力,造价高昂不说,也太过笨重,后勤的压力同样非常的大。
而这场战事,却天然便为重甲骑兵所设。
人马皆披重甲的骑兵,就像一个个移动的堡垒,跑的不算很快,可确实是步兵军阵的噩梦<=l>。
此时,未战,唐军军心已溃。
这是一支新军,当他们面对乱糟糟的乱匪时,他们士气高昂,军心稳固,有一些强军的雏形。
可当他们面对绝境的时候,他们的缺点也就暴露出来了,他们缺乏一支强军必须拥有的灵魂,用敌人的鲜血浇筑,由胜利书写的灵魂。
一些唐军军卒尖叫着,扔下武器,向后逃走了,混乱立即开始蔓延,任凭张达以及军官们再是嘶吼,踢打,甚至于是斩杀逃卒,也阻挡不了唐军的崩溃。
可一切都是徒劳的。
稀稀落落的箭矢来临,叮叮当当的打在盔甲之上,发出悦耳的声音,却对重骑兵损害寥寥,只有几个倒霉蛋的眼睛中箭,倒栽战马。
重骑兵撞在已经先就动摇了的军阵之上,发出一声大响,却和当年冲击幽州军军阵完全不同。
无数人影,带着一连串的骨折声,喷着鲜血,被像玩偶一样撞飞了出去。
前排的重骑兵折断长枪,撞飞盾牌,几乎毫无阻滞的趟进了唐军军阵,顺便留下了一条条血肉狼藉的小道儿,他们将阻挡在他们身前的一切,都踏的粉碎。
五千唐军,在如此沉重的一击面前,几乎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他们在最糟糕的战场,遇到了最糟糕的敌人。
一排排重骑兵平推过去,唐军军阵已是支离破碎。
轻骑兵在后掩杀而上,大军漫过原野,彻底淹没了这五千唐军,无论逃走的,还是反抗的,都被骑兵践踏而过,雪亮的钢刀,竟是没染上多少鲜血。
可马蹄之上,却红的刺眼。
大军过后,一地狼藉,在这样的攻击之下,唐军将士竟是再没有什么投降的机会,五千唐军,除了率先走掉的张文举部,其余四千余众在盏茶之间,便几近于全军覆没了。
车骑将军张达战死……
宽敞的驰道上,奇形怪状的尸体被战马踩的稀烂,几乎分不出你我,地上一片鲜红,血腥味儿浓的让人作呕。
打扫战场的活计,全都交给了后面紧跟而来的代州步军,让尉迟兄弟和薛万彻都大为懊恼。
而这,只是此战的开端罢了,一个充满了血色的开局。
唐军中军主力,李元吉闻讯之后,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失魂落魄的窦静更是不用指望,这个时候,最果断的竟然是窦氏的公子哥窦诞。
生死攸关的时候,只要迟疑哪怕一刻,也许这位刚刚当上大唐皇子的齐王殿下就要交代到代州了。
可闻到危险味道的窦诞在求生的驱使下,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
是的,就是求生,代州骑兵来去如风的传闻,他听到的太多了,这要是大军受袭,在这样一个地方遇到大群的骑兵攻击,他想也不敢想后果是怎样一个凄惨了得<=r>。
他的经历,也决定了他比别人有更快的反应,因为他毕竟在大隋兵部任职过一段日子的。
他没想着能整军与敌交锋,而是立即带头请求齐王李元吉先行回汾阳。
这当然得不到李元吉的应允,未战而主帅先逃,是何道理?再者说了,前方敌情不明,张达率军还在前面与敌相拒,怎能轻易言败?
中计的阴影笼罩在了众人心头,可也有太多的理由在等着,让众人皆是犹豫不决。
情急之下,窦诞也不欲跟李元吉解释太多,只是厉声对众人道:“殿下安危,系于社稷,怎能轻忽?来人,为殿下卸甲,谁来代殿下指挥大军拒敌?之后必会福及妻儿家族……”
众人闻言,当即心中一惊,许多念头也清晰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6/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