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1986


一种则是发现了战机,他便可率军直接参战,并对敌人进行最快速的攻击。
这是基于恒安镇军灵活机动的基础之上,做出的决定,并不鲁莽,却显示出了极为强烈的求战之心。
而且,有步群等人在外间游弋,恒安镇军扩展了自己的作战视野的同时,也顺便蒙上了突厥人的眼睛。
他很确定,突厥人并不晓得。恒安镇军到底有多少兵马。
他唯一担心的是,突厥人将外面的数千骑兵,看成了是恒安镇军的主力,并打算围歼他们。那样一来的话,恒安镇军也就无机可乘了。
所以说,这场战事开始的时候,比拼的是耐心和判断,决出胜负的时候。看的才是两方的作战决心到底有多大。
等待的过程无疑让人感觉备受煎熬,每一刻好像都变得无比漫长。
对于李破来说,更是如此。
他不知道选为目标的那支突厥精骑到底有多少人马,以恒安镇军的兵力和战力,能承受的底线可并不算高。
而以突厥人对恒安镇军的重视程度而言,很可能他现在做的,都是无用功,而且还将自己置于了极为危险的境地。
随着时间过去,李破越发觉得,这次率兵出击有些不靠谱了。
陆续南下的突厥部族战士。以及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便能赶过来的突厥大军主力,都让他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充满了危险的味道。
这个时候他甚至觉得,没有消息好像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李破在春风中长长的叹了口气,颇为焦躁的感叹着,恒安镇军的家底还是太薄了啊。
而在武周山东南山麓的一处峡谷当中,一个突厥贵族也在皱着眉头,听着不断传回来的探报,感到难以抉择。
他叫阿史那思云,是突击西方汗的侄儿。上个冬天,他带兵去王庭为可汗作战之前,他的叔叔颉利汗将他招到面前告诉他。
这一次跟随可汗南下攻打隋人,如果他能砍下两个隋人的人头。并带回去给颉利汗的话,那么他的叔叔便会将最钟爱的女儿阿史那安蓝嫁给他。
想到那张令圣山上洁白神圣的峰顶都失去颜色的面庞,两个隋人的名字便当即刻在了阿史那思云的心里。
李定安,刘武周。
一个统领着隋人的恒安镇军,一个则是马邑郡尉。
这些咬嘴的隋人官职和名字,在他这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率领着西方汗账下最精锐的众多勇士,要像狩猎一样,在与隋人的战争中,杀死这两个人。
这显然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一定会有众多的突厥勇士跟他争抢这个荣耀,所以他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心或者是勇猛的作战,还需要些幸运。
好在,作为阿史那王族,幸运一直在伴随着他,这是天神在保佑他的宠儿。
所以,他接到了可汗的汗令,令他守候在隐蔽之处,等待敌人钻进落网,而这个敌人,正是隋人的恒安镇军。
那么,他现在要做的也就非常简单了,等到合适的时机率领着勇士们冲出这座喘不过气儿来的山谷,去砍下那个梦寐以求的脑袋。
当然,烦恼也随之而来,他现在需要判断出,那个脑袋正藏在哪支骑兵里面。
因为传回来的探报是,隋军确实出现在了平原之上,他们有着颇为令人吃惊的凶悍,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杀死了众多的突厥战士。
还有另外一支千人的骑兵,正沿着这座山脉的山脚前行,离着他们也越来越近了,显然,猎物也察觉到了危险,正在搜寻危险的来源。
游骑传回来的消息越来越多,可狡猾的敌人分散开来,只要出击,很可能会将谨慎的猎物惊走,而非是捉住他们。
显然,阿史那思云也在面临着选择。
是现在分兵出击,还是再耐心的等一等,等敌人离开巢穴更远一些。
时间在阿史那思云的犹豫中慢慢流逝。
这个时候,决定战事走向的,却是一个偶然。
当尉迟恭率军前行的时候,很偶然的机会,斥候搜索到了一群山民。
在马邑这个地方,所谓的山民其实和盗匪无异,而靠近云内的武周山上的山民,差不多就和云内人口中的西山贼了,和东山贼相得益彰。
不管这些山民平日里做的什么营生儿,暴露在大军之下,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更何况,此时大军正在搜索敌踪,也是军人们最为焦躁敏感的时候。
一场追逐过后,逮住了几个男女。
双龙沟。
这是山民们为求活命,而说出来的一个地名,离着武周寨不算远的一处绝谷,山民们正在知道了那里有大军进入,才在向东走,想要避开战乱。
打听了一下那里的地形,尉迟恭随即狂喜。
一处绝谷,任何一个有脑子的将军,都不会率军驻扎的绝地,而突厥人偏偏漫不经心的选了这么一处地方。
他们在隐藏行迹的时候,恐怕从未想过,有人能在这里攻击他们。
当然,不管是自大轻敌也好,是只有这么一处地方能容纳大军躲藏也罢,反正尉迟恭觉得,要是几个山民所言属实的话,这简直就是老天爷送给恒安镇军的战机。
而此时,一个优秀的将领的素质,也在尉迟恭身上显露无疑。
他并没有就此兴高采烈的带兵去跟大军汇合,也没有急着想要先拔头筹,立下功勋,而是一边命人带着一个山民向李破传讯,一边率军继续缓慢前行。
这显然迷惑住了阿史那思云的眼睛。
此时,他已经差不多下定了决心,再等上一天,让这些隋军走的更往东一些,便可以出去围住他们了。
当他有了决断之后,他的心情也随之轻松了下来,在账中和将领们痛饮了一晚,这个时候,他们甚至觉得,可汗让这两万五千精骑守在这里,有些大材小用了。
当然,他们也都明白,围歼数千四处逃窜的骑兵,两万五千人骑兵不算多,想要击败敌人并不难,围歼他们才是最困难的地方。
这其实和隋人围城之战差不多,兵力上的差距,是获得战果的关键,差距越大,战果才会越好,尤其是骑兵作战,更是如此。
显然,阿史那思云并非一个典型意义上的突厥将领,他很有耐心,在战争当中也并不暴躁,其实正是这种稳重的心性,才让他得到颉利汗的赏识,并倚为臂助。
可在这一场战事当中,他的优点却一下变成了缺点,可见,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句话,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
一个晚上时间,不算长,可却决定了这支突厥精骑的命运。
战争的偶然性,在这一场战事当中,几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当然,当这种幸运的偶然发生的时候,你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成,不然的话,战机稍纵即逝这句话,才是这些偶然的最终注脚。
在得到尉迟恭传讯的时候,李破的决断却是下的飞快,他立即传信给步群,陈三两部,令陈三继续率兵,在大军侧翼游走,步群部趁夜向双龙沟进发。
接着便是刘敬升部,李破令其在神武左近游弋,清除突厥游骑,并突厥主力大军有所异动的时候,报知于他。
一待入夜,李破率领六千骑兵,趁夜向前,很快便汇合了步群部,无数的斥候开始在前方哨探,一层层的截断突厥游骑去往双龙沟方向的路途,到了后半夜,大军已经悄然来至双龙沟十余里外。
此时,突厥人还懵然不知,他们想要猎取的猎物,已经来到了他们的眼前。
后继乏力了吧,今天的月票很不给力啊。未完待续。
===第299章血战(三)===
“传令,全军下马,分两千人出来,在后面照料马匹。”
“黄友。”
“末将在。”
“带你的人去砍树,越是粗壮越好,时间不多,拔你也得给我给我在半个时辰里把树拔出来。”
“尉迟恭,罗士信。”
“末将在。”
“到了双龙沟,你们两个要带人死死守住谷口,放一个人出来,我唯你们是问。”
“步群,带你的人上山,把所有的引火之物都带上,能不能把突厥人烤熟在山谷里,就看你的了,天明之后两个时辰,若还不能放火烧他娘的,你这个领兵校尉也不用干了。”
黑沉沉的武周山,像巨兽一样趴伏在黑暗之中。
前面地势渐高,丘陵也多了起来,实际上,已经大军已经进入了武周山麓的范围。
恒安镇军的准备并不算充足,没有大盾重甲长枪,想要封住谷口,必然会付出一定的伤亡。
突厥人被困在谷内,那种困兽犹斗的反抗,一定会非常的激烈。
所以,谷口一战,才是关键。
当然,只要将突厥人堵在了谷内,那么恒安镇军的选择也就多了起来,稍稍遏制一下突厥人的突围攻势,完全可以在谷口放火,阻隔突厥人唯一的生路。
可李破不想那么干,先要在谷口放火,火头烟气一大,会让恒安镇军少上许多的时间,也易生变故。
这一战打下来,还要从容撤回云内,就时间上来说并不宽裕,一天一夜应该就是极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