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9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6/1986


一些大唐的商人在凉州跟西域商人交易之后,并不会选择回程,而是经凉州去到九原再跟突厥人交易一下,看看有什么收获,然后再南下长安。
而商人们若是无利可图,他们是不会选择兜这个圈子的,突厥贵族们非常喜欢西域的货物,尤其是西域女奴,往往开价比长安的贵族们还要大方。
相比之下,长安那边用银宝进行交易,就让货物的价值比较平稳,商人们不能从中得到太多暴利,自然就会倾向于跟突厥人先交易一拨再说。
反而是从西域来到大唐的商人不会那么麻烦,有的会直接在张掖或者凉州完成交易,富有冒险精神的,会深入大唐腹地,承受一定的商税和风险,把货物运送到长安来买卖。
到了元贞七年这个时节,西边的商路已经有了繁盛的迹象,商队渐多。
只不过突厥人西征的话,对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而言,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所以李破和阿史那杨环约定等突厥人西征结束之后,还要会盟一次,其实主要就是重新商定与西域的来往通商之事。
…………
宇文镬和薛万均两人,一个在灵州,一个在朔方,共同维护着大唐西北方向的安宁,一些朝廷政策也需要他们来执行,所以回京述职之日可谓是遥遥无期。
和宇文镬谈说之际,宇文镬的姿态让李破很是满意,于是打算回京之后晋升一下宇文镬的爵位。
毕竟朔方不算是什么好地方,在这里驻守其实是个苦差,需要安抚一下功臣之心。
而对于宇文镬来说,也非常感激皇帝的信任和厚待,不管兄长怎么叮嘱,他打心眼里是不愿意回京的。
他年岁到了点上,回京之后可能就再也无法出外任职或者领兵,只能在京中养老,那不是常年在外的他愿意过的日子。
…………
回程之上走的就没有来时那么快,路线上也和来时不太一样,李破选择绕了一段路,去看了看西边的沙漠和戈壁。
在沙漠边缘一路南下,风沙比来的时候大的多,遭了不少罪,却也见到了不同的风景。
李破可没有什么治沙之心,他只想瞧瞧这里的状况,好做到心里有数,大致上就是个体会民间疾苦的过程。
当皇帝的人,世人所谓荣华富贵对于他来说已是平常之事,久了的话很容易便会忘记一些事情,即便他以前经历过困苦的生活……
从榆林到长城这一路上,李破走的都是人迹罕至之处,卷着烟尘到了岩绿城,两三万人的队伍,从上到下都是人困马乏。
即使是李破这个皇帝,脸上都被晒的黑红,肉体上的疲惫却无法阻挡他的精神愈加旺盛,说到底,他还是年轻,过了四十再这么折腾,估计就有点困难了。
到了岩绿城,李破下令在此休整五日,大家就都很欣慰,皇帝还是很体恤臣下的。
当然了,大家心情也很好,此次北巡与突厥再定盟约,结果非常喜人,从突厥人手中拿回了大片的疆土不说,还坚定了突厥人西征之心,顺便解决了辽东的问题。
只这一次会盟,北方数千里的边境上就最少能取得十年的安宁,能够兵不血刃的做到这一点,自古以来也没有先例。
皇帝自然是英明神武,参与此事的臣下们同样各个有功,而且这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功绩,名留青史正是应该。
…………
岩绿城外,右翊卫大将军宇文镬,两位羽林郎将,以及门下侍郎杜楚客,散骑常侍褚遂良陪着李破策马缓行。
在岩绿城休息了两天,李破又开始抓紧时间四处转悠。
“朔方有两座军镇,都离此不远,如今专司剿匪等事,之前有人提议在此设几个折冲府,那会曹司马掌兵,上书被省中拒绝了。
臣到任不久,可也知道这里民生多艰,即便岩绿城中,百姓也只数百户而已,设下折冲府也没有多少府兵可用。
不过臣与曹司马所想不同,正因为百姓生活艰难,设下折冲府倒是能让百姓得些好处,而且以后这里南来北往的人多了,府兵还是有些用处的。
边地之民向来难制,折冲府可以让他们知道国有明君,人有用处,几年下来,尽可收取边地之民心”
===第1767章百姓===
“卿在夔州做的不错,嗯,南蛮就是边地之民,那里的折冲府设下有两三年了吧?看样子有些效用?”
李破随口说道。
宇文镬道:“夔州的蛮族不算多,当年都是从南边流窜过来的,之前夔州设下了两处折冲府,比不得蜀郡,地广民众,设有七个折冲府。
不过如今夔州的折冲府多有蛮人充之倒是真的,这两年老军归田,到折冲府中任职的越来越多,训练府兵,跟他们讲些道理……
只是时日还短,看不太出来什么,臣只是觉得此为长久之计,乃朝廷之善政,应该在边地施行,当可为镇军是辅也。”
李破点着头,策马前行间笑着道:“卿之所言甚有道理,朕当年就是起于边地民风彪悍之处,深知此中情弊。
朝中的人也说,不论是府兵还是正军,总需知道些军纪国法,不能就想在军中混口饭吃,那和当年的乱军有什么两样?
所以当初屈突通上请设折冲府,以制府兵之策,朕和朝臣商议了一下,便都大加赞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6/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