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8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7/1986


不过该做的事还是要做,与突厥会盟,事关重大,朕便不得不亲自走上一趟,若是有那么一天,可随意招突厥可汗入朝,哪还用朕亲力亲为?
所以说啊,还得你们这些臣下用力建功,朕才能省下些气力,与其多费唇舌,卿不如好好想一想此行见了那些突厥人,该怎么据理力争,莫要让朕白跑一趟吧。”
刘政会应诺一声,嘴唇蠕动了几下,看了看皇帝黑黑的脸色,最终没有再刺激皇帝,心里不免还有些遗憾,话也才说了一半,他还想跟皇帝谈谈其他的人生感悟呢。
比如说皇帝是一国之尊,行止要检点一些,不说把女儿养在宫外的事情吧,此行去见突厥可汗,能不能别像上次那样,弄的那般亲密?
应该以国事为重啊陛下,和突厥可汗勾三搭四,那不啻于炀帝把突厥可敦给睡了,实在不成体统。
当然了,这些话也许日后他当上了宰相就能够见缝插针的提一提,如今却是时机不到。
刘政会于是理智的管住了自己的嘴巴,趁机告辞,离开了随时可能火冒三丈的皇帝。
直臣也分为许多种,像刘政会这样的,就可以称上一个贤字,他胸怀坦荡,不为一己私利,说的话也就理直气壮,却还能见好就收。
所以李破就算心中恼火,但也不打算怪罪于他,他耳边不缺好话,逆耳之言却还是要听一听的……
就怕遇到那种想博名声的虚伪家伙,想着法的让皇帝打他的板子,那样的臣子死一百次李破都不带眨眼睛的。
好在唐初时节没有出现那种混蛋,到了后来老朱打下来的天下,就涌现出了一大批嘴上强者,其中尤以东林党徒为最。
…………
李破心还是比较大,刘政会离去之后,他略略洗漱一番,倒头便睡,这趟可算是累坏了。
腰酸背痛都不算什么,骑马行有多日,大腿内侧竟然磨破了皮肉,这便是当了皇帝之后,养尊处优多年所付出的代价了。
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你看看他才出行几次,就已经有人当面谏止,再要像当年那样领兵征杀,是想也不用想了。
第二天用过早饭,李破早把昨晚的事情忘在了脑后,打起了精神再次启程。
离着会盟之日只剩下了四天,他没有放阿史那杨环几天鸽子的打算,所以赶早不赶晚,就算早到一天两天的,也比去晚了强。
其实进入榆林地界,路上就好走了许多,风沙没那么大了,都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场,还有不少的林地,和南边的朔方相比简直换了个天地。
而且榆林这边不缺水源,这里的河流基本上都是黄河泛滥形成的支流。
前隋之所以在这里建设马场,正是因为这里适合牧马放羊,是中原王朝的固有疆土,只是统治不太稳定,时不时就要丢上一次。
这里一直是胡汉杂居之地,汉人在这里耕种,胡人在这里放牧,元贞五年统计过榆林的人口,总数在两三万人之间,受隋末战乱的影响不大,只不过当年这里的马匪比较猖狂而已。
元贞七年五月二十七,随着隆隆的马蹄声响起在黄河岸边,大唐皇帝北行的队伍终于来到了会盟左近。
李破驻马于黄河南岸,向黄河对岸遥望,那里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的边缘之处,有着不少的低矮丘陵,在那更远的地方阴山余脉的影子若隐若现。
===第1747章杰出===
金河,也就是后来的大黑河河畔,一顶顶帐篷散落在河边的草原之上,成群的牛羊悠闲的在左近啃食着青草,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不小的草原部落正在这里驻足。
周围的帐篷紧紧的将一座最大最华丽的大帐护在中间。
不用问,突厥人已经到达这里两天了。
突厥人还是那个样子,大帐周围的帐篷要小上许多,住着的都是护卫可汗的附离子们。
更外围一些,则是伺候可汗的仆人们的帐篷。
再往外面一些,便是突厥王庭贵族们的帐篷,他们就像是突厥可汗的附属,一个个都有着自己的队伍和羊群,以他们的帐篷为中心,又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可汗汗帐的格局,同时隐隐簇拥着汗帐。
放牧的奴隶们住在最外面,七千多人的王庭精骑牢牢的把突厥王庭的大人们围在中间。
可谓是等级森严,任何破坏规矩的人都将被当场斩杀。
…………
此时天色渐晚,营地中升起了缕缕炊烟,烤肉的香气散布在草原之上,突厥人纷纷取出马背上的奶酒,准备进食。
汗帐之中,突厥可汗阿史那杨环席地而坐,几个突厥大逻便,哥利达官陆续来到,向可汗施礼之后,便都一屁股坐了下来。
他们没怎么言语,自赵德言来到可汗的身边,王庭中的规矩就多了起来。
这人是个“南方人”,在南边做过官,投靠突厥之后,很快便得到了可汗的重用,封他为匐尼热汗,用汉话翻译过来就是制定规矩,并让人遵守的官员。
和唐廷中的御史类似,负有监察百官行止,厘定班次等等职责。
这人是个中央集权的坚定支持者,主张制定一系列的规则和礼仪,来加强突厥王庭,以及可汗的权力。
阿史那杨环是前隋的义成公主,本身又是个女人,对赵德言的提议自然是非常的感兴趣,这些年来重用赵德言等人,想的其实就是让突厥贵族们知道敬畏二字罢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7/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