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7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3/1986


兴致勃勃间还在这里多待了两天,元朗这人毕竟是皇帝的小舅子,范文进此时正缺引路之人,便刻意的和元朗结交了一番。
这让元朗非常高兴,范文进给了他不少切实可行的建议,言谈之间与他也很合得来,若非对方官职太高,他都想向朝中推荐,让范文进来京兆任职了。
元朗给范文进的印象也非常好,觉着这人待人真诚,丝毫没有关西显贵,或是外戚人家的架子。
两人岁数上差了一些,品级上却旗鼓相当,都是从三品大员,正是可以平等论交之人,可惜相聚时日太短,暂时不能结下深厚的友谊。
临行之际,两人都有些依依不舍的味道,元朗就又表现出了他的特异功能,悄悄跟范文进说,“大兄来的时候,俺派人去打听了一下,大兄即将有重任加身。
至于什么官职,那还得陛下说了算,等大兄在长安站稳了脚跟,俺再上门讨一杯水酒,到时大兄可莫要不认得俺呀。”
范文进大喜,连连道谢,终于体会到了跟外戚相交的好处,那真是太便利了,嗯嗯,元仕明会办事。
于是范文进也露出了属于西北人的豪爽,拍着胸脯跟元朗道:“贤弟性情中人,日后有何为难之事,尽管来寻俺,俺一定不会有所推辞。”
…………
所以说当范文进到了长安郊外的时候,心情已非离开凉州时可以比拟,心情颇为舒畅,再无任何忐忑。
…………
在远处看到出迎的众人,范文进打眼一望立即下马,步行来到近前与众人相互施礼。
来迎他的人他是一个也不认得,看着李纲挺大岁数了,又为众人首领,范文进心中暗叹,这么大岁数了,竟然还在任上,唉,真是为官不易啊。
听人引见,这位就是礼部尚书李纲李文纪,范文进就是一惊,态度上立马恭敬了许多。
李纲的大名他还是听到过的,前隋的太子师啊,当年他还年轻的时候,人家李文纪便已名满天下。
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李纲年轻时任北周齐王宇文宪的参军,宣帝宇文赟欲杀宇文宪,于是把李纲捉来,让他诬陷宇文宪,好给宇文宪罗织罪名。
当时被捉的有好几位,都是宇文宪的身边近人,其他人纷纷屈服,唯独李纲誓死不从,于是留下了忠直之名。
那是拿命换来的名声,人人称道之下,是对一个人风骨的最大褒奖,同时也是世人之楷模。
大家都喜欢称赞这样的人,可真到了关键时候,能把风骨二字撑起来的真没几位,李纲就是这么一个让人不得不敬佩的人物。
所以范文进就算品级和李纲同列,此时却也不得不向李纲行弟子礼,以表尊重之意。
碰到这样资历深厚的一塌湖涂的老家伙,别说范文进,其他人也是一般,长安城中除了皇帝,以及何稠等区区数人,就没人能在李文纪面前拿大。
范文进行礼之间,思忖着,也许这就是朝廷给他的下马威了吧?还挺温柔的,没有敲的他天旋地转,还好还好。
周俊在旁边又给他引见其他人等,皆是头角峥嵘之辈,不能轻忽视之。
众人依礼相见,好话一大堆,倒也无需细表。
上马同行之后,范文进一边跟李纲说着话,一边暗自想着,这阵仗看似很大,实际上还是比较合适的。
他怕的是在郊外见到皇帝,或者是皇子之类的人物出现,那就太过了些,对于他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老夫记得,范总管以前来过长安吧?”
范文进笑道:“尚书在长安见到过俺?不应该啊……”
李纲抚着须髯,余光打量着这位范总管,嘴上则慢条斯理的道:“老夫与总管确实素未谋面,只是听闻总管当年曾于卫昭王府中任职,所以才有此一说。”
===第1667章殊遇===
范文进有些不安的看了一眼李纲,心说前朝的事现在拿来说,真的合适吗?
来到长安之前他就想好了,是要谨言慎行的,于是他打了个哈哈道:“那都是二十多年的事情了,亏尚书还记得。
俺那会确实来过两次长安,却也都是匆匆而过,并未留下多少足迹,倒是颇为遗憾。”
旁边的中书侍郎刘正会笑道:“如今长安风物比之前朝,繁盛许多,总管应该高兴才对,若无朱紫加身,游览此间,怕是要缺些滋味。”
众人面露笑容,纷纷点头附和,范文进也笑了起来,却觉句句皆有深意,大有群狼环伺之感。
寒暄之间,长安城的身影已是把众人笼罩在其中。
范文进抬头观望,多年之前他确实来过两次长安,都是随在卫昭王杨爽身边,那时的他年纪轻轻,风华正茂。
来到大兴城见了这座雄伟的城池,心中想的都是能在这里有所作为……
卫昭王常年奔波在外,所以他也不能在这里常驻,确实都是匆匆而过,并没有好好在驻留太久过。
如今故地重游……卫王殿下早已殁去,大隋也亡了许久,他范文进也年过不惑,快奔五十的人了……雄城依旧,却已物是人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3/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