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7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4/1986


到了如今,总管们只要卸任,怕就没有后来者了,郡府之上设道,监察地方官员,督查使除了刑事,却又不涉其他实务,以此来和地方郡府形成互相牵制之局。
在王泽看来,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完善,也更能突出中央权位的官职体系,只是对于任职总管的这些人不太友好罢了。
去年各道设立完成,之后总管们便随时可能回京述职,在这之前能够做出什么政绩来,都看各人的缘法。
反正他王泽是不怕的,江左这两年越发安定,各项政令通达无碍,也大致上根除了杜伏威等人的影响力,如此便是大功一件。
无法跟国丈相比,总也比李武,薛万均等人强上一些吧?嗯,还有一位凉州总管范文进,那厮的功劳还真没法形容,听着那厮的故事就觉着是在说笑……
…………
王泽风尘仆仆的回到广陵,侄儿王乔已在广陵总管府中等候多日。
王乔是从长安赶过来的,除了带回了一些家书之外,还带回了尚书左仆射温彦博给王泽的一封私信。
总管府后宅书房之中,只沐浴更衣便赶来相见的王泽还带着些疲惫,毕竟是北方人,即便在扬州总管任上已经几年了,对江南的水土还是有点不适应。
尤其是坐船,每一次过后都让王泽腹中烦恶,好几天才能缓过来。
到了书房,遣开了下人,王泽坐到塌上,侄儿王乔侍立于侧。
王泽摆手让侄儿坐下说话,王氏的礼仪那就不用说了,要在日常生活当中严格遵守,自小王氏子弟受到的就是这样的教育,谁也不敢在长辈面前放肆。
王乔恭恭敬敬的端正坐好,先给伯父斟了一杯茶汤,王泽顺手拿起来,饮了一口,笑道:“陛下饮茶,不愿放那些杂物,之前还饮不太惯,如今却是觉着别有一番滋味。”
王乔赔笑道:“此乃亲近自然之举,陛下与伯父皆为雅人啊。”
侄儿的马屁拍的相当舒服,王泽面露笑容,不过随即脸色便是一整,训斥道:“俺怎好与陛下相比,你这都是说的什么?阿谀奉承,口不择言,你父亲就是这么教导你的吗?”
王乔本能的垂头听训,为几位堂弟默哀了一下,伯父如此严厉,他们的日子比自己肯定不好过的多。
好在伯父在外已久,那几个家伙才能得些空闲,不过他们的好日子也过不了几天了,哈哈……
王泽好整以暇的饮了一杯茶汤,才问道:“你从京师过来,事先也未知会一声,可是家中有事?”
王乔规规矩矩的把家书掏出来放在案上,然后指着上面的一封道:“年前得了伯父传信,阿爷去拜见了温仆射,也去见了苏尚书……
温仆射没说太多,正月里却是写了一封书信让阿爷转交给您,阿爷不敢怠慢,便令侄儿星夜兼程赶到江都来送信了。”
哦?王泽听罢不禁扬了扬眉头,温大临可不是什么私相授受的人,竟然会私信予他,这是朝中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王泽一边想着,一边顺手拿起书信,耳边再次传来侄儿的声音,“阿爷说,伯父您可能要回京述职了……”
饶是王泽早有预感,听到这个消息身子还是僵硬了一下,抬头就问,“这是谁说的?温大临吗?”
王乔摇头道:“是阿爷猜的,他听了温仆射的口风,应该不会差吧?”
王泽点了点头,心说这么快的吗?他这个扬州总管还不满一任啊,朝中肯定是有了变动,自家阿弟官职还是太小,听不到真切而又有用的消息。
随后他便默默的拆开了信笺看了起来,先都是问候之语,接下来温大临在信中谈及了王泽这些年的功绩,字里行间都流露着赞赏之意。
这让王泽很舒服,以温大临的为人,能这么称赞于他,说明他这几年的功劳很扎实,朝廷也都是记得的。
。:
===第1661章回朝(一)===
等王泽看到末尾,终于确定了侄儿所说的话并非空穴来风。
温彦博让他做好准备,诏书随时可能到达广陵,招他回朝述职。
还在信中颇为隐晦,却又明着说了一句,朝中几位老臣已生归去田园之意,朝堂之上需要王泽这样年富力强的人辅佐朝政。
只差明确的告诉王泽,你回来是有位置给你的,而且不会让你这些年白忙活。
这也是外间的总管们回朝述职最为关心的一件事,各处总管虽然权责,地位有着差距,但在官员品级上却都不分高下,位在三品。
到了这个位置,想要更进一步,其实是非常难的,已经处在功高不赏的边缘,所以对于朝廷来说,招各处总管回朝述职也颇费思量。
朝中若是没有位置,你就回不去,可你要是犯了错,被人抓住了把柄,皇帝和朝中的重臣们也许非但不会生气,反而更可能会松上一口气,欢欢喜喜的搓弄你一番。
之后不管是把你召回朝中,还是就此处置,都比之前轻松的多,你自己也没什么话可说,处在这样一个位置,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是官场中人都能明白的道理,同时也更能深刻理解自己的处境。
总之一句话,想要从总管的职位上全身而退,可不算容易,这需要朝中有人为你说话,或者你的身份有着特殊之处,同时你自己也能撑得住。
这些几乎缺一不可,王泽相比李靖,李武这些外戚在身份上就差了一些,比之范文进,宇文歆,宇文镬,薛万均等人功劳上也要稍微逊色一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4/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