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7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1/1986


但话说回来了,这些学生还嫌稚嫩,并不算是很好的选择,此时提起此事,高表仁其实是另有所图。
“陛下雄才大略,不为眼前之利所惑,臣所不及也……”
马屁是张口就来,接下来才做为难状道:“可鸿胪寺政务渐多,四处出使,人手已是捉襟见肘。
既然陛下不愿书院之人过早入仕,那臣以为……不如在科考上设几个科目,也好为鸿胪寺招些人才,陛下您看此议如何?”
李破眨巴着眼睛看向高表仁,一下就琢磨过味来了,心里先就道了一声老狐狸。
当皇帝就是这么不容易,臣下们各个心有七窍,别看你是皇帝,可稍不留神就能把你转到坑里面。
天天跟这些世之人杰斗心眼,李破觉着自己的水平是蹭蹭的往上涨,如果当年那个南下的自己来到此时,他觉得照样能把那时的自己耍弄的团团转。
李破笑了起来,毫不犹豫的翻开账本给老高记了一笔,心说等这事缓缓,就让你个混账东西再到突厥去走一趟。
面上却不露分毫,琢磨着高表仁的建言,觉着还是很有道理的。
“科考是为朝廷选材之用,卿之所言甚合此意,可以去和李尚书商量一下,设下一二科目,选些专于外事的人才出来。
你们这些前辈们要耐心些,不要耽于门户之见,藏着掖着,要尽心培养一些后进之才出来,那才是前辈们该有的样子。”
高表仁没想到会这么顺利,皇帝就这么干脆的满口答应了下来,鸿胪寺这下算是在各寺之中拔了头筹。
这事要是办好了,鸿胪寺的兴旺几乎就在眼前,过上两三年,他高表仁也许就能琢磨一下宰相的位置了。
===第1645章琢磨===
九寺起于汉时,当时九卿在堂,权只在三公之下,遂有三公九卿之名。
这其实是些传承久远的官职,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只不过是在汉时名称以及职责被固定了下来,是正经的朝廷高官,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权力很大。
可到了隋唐之际,因为中央集权的行政架构渐渐成型,完全摒弃了前汉的诸侯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治政理念。
而古时的九寺也渐渐边缘化,很多职能都被三省六部所取代了。
比如说光禄寺,以前有宿卫之责,如今宿卫的权力被羽林军拿走,只剩下了司膳之职,就是宫中的厨子头,再无其他任何实权。
太仆寺司职畜牧养殖,如今也已成为了管理皇家六厩的马倌,外面的蓄养牲畜的职责早已被兵部,户部等夺走。
太常寺的权力现在却有所增加,主要是合并了太府寺的一些职责,但也逃不脱为皇室服务的范畴,权力不再能那么显著的影响外朝政事。
太府寺则彻底被少府所取代,如今除了何稠和云定兴等区区几人曾经在前隋担任过太府正卿,可以被人称一声大府之外,已无人再有这个资格。
卫尉寺在古时和兵部差不多,如今也只掌仪仗,其实差不多也快断气了,大部分职权都在兵部,仪仗之类则有羽林军和礼部,太常几个衙门管着,眼瞅着卫尉寺随时都可能会被撤销掉。
司农寺是重新恢复的一个衙门,和户部的职责有着很多重叠之处,现在也在苦苦挣扎之中。
鸿胪寺,大理寺,宗正寺几个职责倒是没怎么变化。
之外又加了一个督查寺,把太府寺的位置给占了,算是勉强凑够九寺之数。
如果鸿胪寺能把自己的职责,加入到科考科目当中,这将是一个非常大的进展,会在将来极大的稳定鸿胪寺的地位。
既能有利于朝政,又能为鸿胪寺争取利益,两全其美,可以看做是高表仁的一大功绩。
当然了,鸿胪寺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操作,其实还在于它的职责上面,三省六部,就从来没有设下类似于鸿胪寺的衙门。
无人来跟鸿胪寺争权,那么这些通晓外事的官员就会有自己的优势,在官职晋升上面,能跟三省六部的人较量一番。
高表仁现在已经进入他的第二个任期,这一任满了之后,作为渤海高氏的家主,他自然而然的便将恢复家声放在了首位。
怎么恢复家声,自然是高官厚禄才可,如果他能作上一任宰相的话,对于衰落中的渤海高氏而言,会有极大的好处。
这是当世官员最为正常的想法,也是他们前进的动力之一,换做得过且过之人,才不会去谋算这些,躺在鸿胪寺卿的位置上多舒服。
这些李破都能看的清楚,也能理解,只是高表仁转着弯来跟他说话,那就要不成了,需要小惩大诫,让老高明白不能在皇帝面前随便耍弄心眼。
…………
待高表仁走后,李破在殿中溜达了几圈,正月十七,紧急的政务还不多。
此时他就又想起了苏毗末罗说的话,以前他的规划是从东海到南海,先把航路走熟了,码头也都建好了,再琢磨到达天竺航路的问题。
从南边过去,按照他的印象,中途会经过无数的岛屿,现在应该还是荒芜之地,即便有人在上面,也都是些土人,不足为虑。
从海面上到达南亚次大陆的南端,那里离着非洲就很近了。
这是个长远工夫,李破不知道自己在有生之年能不能见到大唐的船只满载货物,从南亚次大陆归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1/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