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6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4/1986


“这么多年了,你竟还记得……心眼可真小。”
李破起身,抓住妻子的手,“怎么能不记得呢?娶了郡丞家的三娘子,尤其是还曾做过我的上官,真是如履薄冰啊,就怕你冲出来教训我一通,那让我怎么见人?”
李碧一边随丈夫前行,一边笑道:“我可不是骄纵之人,你也有的是法子湖弄于我,最多就是打上一架,怕个什么?”
夫妻两个说说笑笑,经过殿中回廊,到了前殿的入口处,李碧亲自给丈夫整理了一下袍服,夫妻两个相携而入。
大殿之中已然安静了下来,人们都立在座位之上,眼巴巴的等待皇帝的带来,见皇帝和皇后露了面,殿上之人齐齐躬身施礼。
礼官们当先起头,殿中之人随之齐声恭迎皇帝入座。
===第1614章升宴===
皇帝皇后入座,李破伸手按了按,“免礼平身,落座吧。”
“升宴……”两仪殿的管事宦官,也就是这场宴席的礼官之首,在得到皇帝示意之后,拉着长音喊道。
阿史那泥孰终于安稳的坐了下来,前几天他接到入宫宴饮的邀请,然后这几天就没闲着,每日都要去到礼部打卡,学习各种礼仪。
为的其实就是今日别在宴席之上出丑罢了。
他身体一直不太好,当初一路东逃的时候就差点没病死在敦煌。
在长安呆了两年,渐渐习惯了长安的生活,不太想走了,西域的生活再好,也比不上长安。
唯独记挂在心的就是那些留在张掖的部众。
去年年初时,阿史那同俄来信,说是要率领部众随军去高地了,期望能立下战功,博取大唐皇帝的欢心,助他们回到西域争夺汗位。
阿史那泥孰心有戚戚焉,也想起了在西域时的尊荣,虽然生活上肯定没有长安这么安逸,但阿史那的子孙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人跟随。
不像是在长安,没人拿他当个人物。
他几次起意想要向皇帝辞行,回到张掖的部众中间去,可却下不了决心,他怕自己的身体受不了,也怕再过在敦煌时那样的苦日子。
然后就是些自我安慰了,阿史那同俄几个人带领着部众,他很放心。
而且他一旦离开长安,那么远在张掖的突厥人也就失去了和长安的联系,与大事不利。
阿史那荣真姐妹是处罗可汗的女儿,如今对西突厥之事都是漠不关心,他阿史那泥孰在长安还好一些,有事能求一求她们。
回去张掖的话,写信过来,人家不定看都不看就会扔在一旁,派人回来人家也不定能见。
所以最终得出结论,为了大家着想,他还是得留在长安才成。
两年多的时间,他在长安也结交了一些人,主要还是打着贵妃的旗号,别人才能高看他一眼。
如今他能坐在殿上其实就证明了这一点。
由此也算是打开了些局面,之后嘛……他想着求取一个官职,他算是看清楚了,在长安这样的地方,没有官职在身,只凭一个阿史那的姓氏,没人会认真听你说话的。
…………
此时阿史那泥孰歪头看了看前面坐着的人,他再次清晰的感觉到,大唐是越来越强盛了,前隋时这里是什么样子他不晓得,那得去问他的父亲。
现在是大唐了,这些人都是来朝见大唐皇帝的,除了那几个突厥王庭来的同族,其他人……应该都来自遥远的地方。
苏毗他还听说过,香雄就很陌生,至于什么黑牦牛部,那是什么部族?
不过他倒是知道,去年阿史那同俄带兵汇合唐军,征讨的是吐蕃,把吐蕃打的稀里哗啦,于是好像突厥一般,分成了好几份。
吐蕃这些小国,人长的都黑漆漆的,带着些阿史那泥孰很熟悉的蛮荒气息,看他们规规矩矩坐在那里,阿史那泥孰脸上不由露出了些笑容。
升宴就是开席的意思。
声音一出,早已准备停当的宫人们端着杯盘依次而入,将酒菜布满了各人身前的桌子。
伴在各人桌前的宦官贴心的在旁边报着菜名,如果你表现出求知欲,那他们就会详细的为你解释一下这些菜肴酒水的典故来源。
这是典型的宫宴,酒菜不求有多丰盛,只求精致可口。
第一道菜是蒜泥羊肉,羊肉是北方贵族的主要肉食来源,各家的庄园之中,都养着不少牛羊。
只是蒜泥羊肉这道菜却是从宫中传出去的,用蒜末拌以陈醋,羊肉削成羊脯,在碟中一蘸,入口之时便少了膻气,滋味甚美。
人们都说这是皇帝起家于晋地,好食醋料所致。
反正李破嘴刁,发明出什么吃食来也都正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4/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