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6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2/1986


不当官俺就去做个商人……”
高季辅也是当过将军的人,当想清楚这事对自己影响不大,不就是听了程大胡子几句抱怨之言吗?程大郎又不敢谋反,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也就有了闲心逗乐子,“哥哥倒是想的开,连到手的功劳都不要了吗?那做个富家翁倒也不错,哈哈,若是缺了本钱,尽管来寻小弟,小弟准定倾力相助。”
程大胡子也乐了,这才对嘛,俺老程从不结交无胆匪类,听了这些还能与俺说笑,高四郎果然是条汉子。
“瞧不起俺不是?当年俺做的就是无本买卖……从苏毗人手里拿了财货,贩到大唐,再从大唐收了好东西弄去苏毗,用不到俺出钱,都是苏毗人打底。
亏了是他们的,赚了咱们落下一些,他们要的是商路,俺只需出些气力便好,四郎若是有意,那些苏毗人就在京师,俺给你引见一下也是轻易。”
程大胡子大咧咧的数说着自己的生意经,听的高季辅都有些心动了。
高季辅不是商人,可他是世族中人,对行商可不算陌生,大族人家当然不是只靠俸禄田产生活的。
保守一些的会买卖粮食,田产,维持家用,大部分家族名下则有着各种产业,不然只靠朝廷恩赏,他们是没有办法维持自己的生活水平的。
历朝历代都有官员不得经商的明文规定,可实际上,官员们自己,甚或是家眷,亲戚自然都不会经商,因为行商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标准的贱业,贵族们不会亲自操刀。
可他们不经商,不代表他们的门人,奴仆不能经商,家族买下产业,让外人的来经营,自己坐地分成,什么时候都避免不了。
像是在隋末战乱时期,物价腾贵,门阀世族便有意无意的控制了粮食的买卖,那些粮商若没有世族庇护,哪能跟官府,饥民抗衡?
有些粮商本就是世族的门人,奴仆,世族掌握着田土,在战乱之时囤积粮食,待价而沽的事情再正常不过。
除了那些被义军淹没了地方,你见几个贵族会被饿死?
当年李破主政并代两州,极力平抑粮价,却还是困难重重,其实就是因为他不能像义军一样,把囤积粮食的家伙们都给砍了脑袋,那就得想其他的办法……
总之一句话,别看贵族们对商人总是一副嗤之以鼻的样子,但是他们和商人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即便是温彦博那样的人,你问问他晋阳温氏是不是经营着一些产业,他也必定不会矢口否认。
只是如今没有发展到官商一体的阶段罢了。
现在贵族们愿意涉足的产业,大多是关于粮食,书画,皮货,木材,珍玩之类的正经买卖。
像青楼,搏场,人口贩卖,房屋租赁,借贷,典当等容易产生纠纷,影响名声的产业,他们就不会轻易涉足,贵族们的脸面还是很值钱的,不会轻轻松松舍给你。
当然了,等他们真不要脸起来,你也没办法……
而卖官才是世上最一本万利的大买卖,你看隋末那几个有名的大富翁,不就是如此操作才能称雄一地的吗?
卖官鬻爵,是每个王朝到了最后时刻,都会出现的现象,因为什么?因为国库空虚,必须把手里最后的一点东西卖出去,好苟延残喘罢了。
一旦大规模出现了这种现象,那必然是群魔乱舞,谁也别想控制住局面了。
…………
高季辅心动之处就在于此,一条通往苏毗的商路,对世族的吸引力不问可知,而且他比程大胡子更知道其中的价值所在。
通了商路,那就能渐渐影响对方的政治,甚至是军事,时机成熟之后那高氏是不是在大唐就更有话语权了?
这种操作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要是李破在这里,头一个一定会想起当年在云内的时候,见到晋阳王氏的商队时的情景。
区别只在于,谁更强势而已,晋阳王氏暗自组织商队与突厥人通商,在那个时节,就是里通外敌之举。
而大唐和苏毗通商,强势的必是大唐无疑,那么商队就成为了大唐的好帮手……
…………
“哥哥还真要去行商啊?那可是屈才的紧……”高季辅玩笑似的跟程大胡子套着话,心里却已经打起了十七八个歪主意。
他这个御史做的才真叫屈才呢。
程大胡子灌了一杯酒,“那不是没法子吗?四郎若是能给俺指条明路,让俺能安生的在长安过上几年,他娘的鬼才愿意去跟人讨价还价呢。”
得,高季辅知道自己想多了,眼前这位以前可是山东大匪,最愿意做的买卖肯定是断道的生意。
“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就是哥哥刚刚立下大功,这取舍之间,哥哥自己有没有点思量?
那可是灭国之功,再加斩杀其国主,哥哥又是出使吐蕃的使节,论功下来,就算哥哥不是首功,也差不许多。
朝廷赏功定然会非常之重,陛下亲闻,当殿嘉奖也不为过,哥哥却想要避开,宁不惜哉?”
===第1600章靠山===
程大胡子听明白了,挺不甘心的看着高季辅道:“功劳立的不容易,都是俺拿命换来的,怎么着……就不能留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2/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