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5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5/1986


高句丽近两千骑,尽数被斩杀于阵前,排成三排的陌刀兵却伤亡寥寥。
公孙安此时已是浑身浴血,身上沾满了粘稠的血渍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看着就像一头刚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
公孙安喘着粗气,将陌刀重重的顿在地上,顺手在脸上抹了一把,瞪着满是血丝的双眸,杀气四溢的望向了不远处冲过来的敌军步兵。
身体上的疲惫,不能浇灭他胸中已经沸腾如火的杀机,他高高举起犹自滴落着鲜血的陌刀,纵声长嚎,身边的部下们随之响应。
彷如狼嚎的呐喊,传遍整个战场,蕴满了野性和杀气,令敌人闻之胆寒,却令同袍士气高涨。
这是唐军炫耀自己武功的声音,随着李破南征北战的足迹,曾响彻云中草原,回荡在马邑,并州,河东,以及潼关之外,甚或是渭水河畔,南阳等处。
如今唐军来到了高句丽腹地,便也将这恐怖的一幕展现在了高句丽人的面前,祭上的则是数千高句丽骑兵的生命。
…………
唐军阵后高处,赵世勋也愣了半天,战场上再残酷的景象他也见过,早已练就了一副钢铁心肠,那些鲜血,那些伤亡,对他来说毫无触动。
只是他没有想到,羽林军组建的陌刀兵竟有如此威能。
之前他也只是对陌刀兵保有一定的信心而已,要知道如今的羽林卫士和平常时节的那些皇家近卫可不一样。
其中很多人都是在隋末战乱中经历过残酷厮杀的军中精锐,有他们在右翼阵前,即便不能速胜,也完全能够保证右翼顶住敌人的攻势。
可陌刀兵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着实让他震惊,一两千骑兵的高速冲锋,竟然不能撼动其阵列分毫,可以说是颠覆了他对步军的很多认知。
不过胜了就是胜了,回过神来的赵世勋立即命人传令,“传令给王将军,公孙将军,之后再战,可以率人突前,击敌左翼,溃了他们。”
…………
大军右翼稍稍告捷,唐军士气大振。
唐军正面面对的是数百骑高句丽重骑兵。
重骑兵意味着什么已经不用赘述,非要说一些的话,那就是高句丽的重骑和中原的重骑兵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
中原一直以来都缺少“良马”,这里的良马不是普通的战马。
自汉时使者来往于西域,中原王朝就有了西域大马的概念和认知,比如骨架宽大,奔腾迅速的大宛马,就是其中最为优良的一种。
其实就是西域马种,利于突袭的一种表述方式,和中原以及草原的战马区分开来。
因为持续引进西域马种,与中原战马进行配种,到了魏晋之时终于有了些成果,这也就造成了中原重骑兵的兴起。
同样的,到了隋末战乱之时,除了重骑兵表现出来的诸般缺点在战乱中放大了,以及财力不足等原因之外。
还有就是北方的各个诸侯政权丢掉了养马之地,这才是重骑兵逐渐退出战争舞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重骑兵之事上,中原都表现的如此之窘迫,就更别提高句丽了。
他们缺少的可不单单是可供重骑兵骑乘的良马,还有甲胄铸造工艺上的差距。
别看高句丽重骑兵如今弄的似模似样,其实和其他许多事一样,都只是学了个皮毛,所谓沐猴而冠,不过如此罢了。
他们的战马明显比西域马种的后代矮小许多,重甲在身的情况下,无法提起太高的速度,数量上也不用指望。
再有就是为了减轻重量,高句丽的重骑兵身上穿着的甲胄,防御力明显不如前隋的重骑兵。
好吧,诸般优劣之处其实不用多做评价,检验的标准就明晃晃的摆在那里,跟人战上一场,什么妖魔鬼怪也就都现形了。
更何况高句丽的将领的战术安排,让冲上来的重骑兵更像是大军的敢死队,只数百骑,排成两队,就这么孤零零的冲向了唐军严整的军阵,连那沉重的马蹄声,好像都带上了些悲壮的味道。
这是一个很可笑的场面,被高句丽人视为珍宝的兵种,在战事开始的时候,却像是被高句丽人给抛弃了。
眼见于此,早有准备的唐军哪会客气?
一排排的弩手从军阵中冒了出来,端起手中的强弩,看高句丽重骑兵的速度,留给他们攒射的时间可不少。
而在他们身后,一些手持投枪,短斧的大汉在默默等待。
重骑兵进入了普通弓箭的射程,阵中的弓手却未发一箭,因为普通的弓箭对重骑兵杀伤力不足,尤其是抛射,威力就更小,不用浪费箭矢,他们在等待高句丽后续步兵的到来。
…………
重骑兵冲阵的威慑力还是很足,马蹄声沉重而又清晰,就像是战鼓一样回荡在人们耳边,铠甲更是铮铮作响,样子狰狞可怖。
在野战中遇到他们,稍微少点定力的军伍,可能未战先就慌了。
但那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如今这支唐军身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5/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