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5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4/1986


在他看来,儒家主张治世,佛门讲究的是入世,道门讲的则是出世,即便有相互融合之处,却也泾渭分明,作皇帝的人,根本不用分辨,自然要选更为积极的儒家中人来治国。
那些崇信佛道的皇帝,越是虔诚,行事越是昏庸,这个道理不用跟人争辩,是明摆着的事情。
话题不知不觉间又被他拉回到了天竺上面。
玄奘便道:“小僧四处游历,深觉天竺佛法博大精深,可惜因战乱之故,多有遗失,再者,天竺高僧能至中原者,不过一二,所传疏少……”
说到这里,他看了皇帝一眼,露出些扭捏,年轻人求人,不管他是和尚还是其他什么人,终归要不好意思一些,如果求的还是位皇帝,心里就更没底。
“小僧闻听洛阳观文殿中藏有经书百余卷,皆为历代高僧亲笔所录,不知陛下能否允准小僧一观?”
李破脑海中一个僧人骑着白马,后面跟着个猴头,一只猪,还有个大胡子,画面感清晰的不要不要的。
西游记的主角是猴子无疑,其他人都是配角,可主旨不会错,定是出于佛教大兴之时,满篇都是神佛在作怪,如来更是其中最大的那个大老板。
少年人看西游,会赞叹猴儿的聪明大胆,年长的人来看,猴儿就像个小丑,而封神演义,那才是道家出产,和尚们在其中露了几面,就颇为鬼祟。
李破琢磨的当然不是这些,西游记还会不会出现不关他的事,远方的天竺,大唐却已经摸到了边。
陆上不好说,但海上天竺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得派人去探探路,命大的玄奘和尚送上门来,自然也就成为了首选之人。
让玄奘到观文殿看经书是小事一桩,他当即就应了下来。
这事还得准备准备,需要一些能够绘制地图,熟悉人情世故的人陪同前往,这事也得等收拾了吐蕃,高句丽之后,再来进行。
李破琢磨的东西,玄奘几乎一无所知,只是得了皇帝许诺,允他可以随驾回去长安,让他非常欢喜……
实际上,和尚们撞到了枪口之上,他们也确实引起了李破对佛道的关注,国家刚刚恢复点元气,和尚们就冒了出来,这让李破像吃了只苍蝇一般腻歪……
===第1509章来使===
大唐元贞六年五月间,从半岛上送过来的百济降俘陆续到达了荥阳。
他们人数少,也就三四万人。
百济和倭国不一样,因为有新罗的关系,朝廷对百济手下留情,没有像在倭国那样,穷搜山野,把人都弄回到大唐来。
不过进攻高句丽的前进基地已然成型,元贞六年开春,又陆陆续续向半岛上增兵数万,和高句丽开战的迹象越来越是明显。
倭人那边也是三四月间,便开始装船送人过来。
不过先期到达的倭人都被留在了南边,一些船工匠人,补充进了南边的各个船坞,有些海上经验比较丰富的倭人渔民,则进入了水军当中。
李破是没亲眼看到那边的情形,倭人在明白过来自己已经亡国之后,踊跃卖身,为了让自己好过一些,你争我夺,凶杀案不断上演,把他们的凶恶和野蛮表现的淋漓尽致。
反而是对那些把苦难加诸于他们身上的唐人,却被他们敬若神明,只要唐人一声令下,不管你官职大小,定是如驱羊群,丝毫不敢违抗。
岛上倭人的秉性,在这个时候已然表现的分外具体。
…………
大批的倭人从江南上岸,李靖做的很细致,把有用的人都挑了出来,先运过来的就是这些人,地方官吏也做好了接收的准备。
这点人分散在江南的地面上,几乎引不起太多的波澜。
先来的倭人有技能防身,可以保得一家平安,在官府指定之处居住,将会在各处为大唐的繁荣做出贡献。
等到后续的倭人再来,待遇则直线下降,他们就是标准的外来务工人员了。
大唐已经没什么奴隶的说法,只有奴仆,流民,贱役等等,比之几百上千年以前,文明进步了许多。
倭人来了,则很快便被冠之以倭奴的称呼,是比流民,奴仆等还要低贱的阶层。
官府随即发布政令,倭奴不得与唐人通婚,不得务农从商等等,几乎堵死了倭人所有出路,固定了他们的阶层。
男人为奴,女子为娼,这是五胡入主中原之初,对待北方汉人的旧规,曾经激起了汉人无数的反抗,如今又被人翻了出来,用到了倭人身上。
倭人中的贵族则被斩杀殆尽,什么天皇不天皇的,也就再也无人提及。
东边的岛上算是清净了下来,大唐的东海都护府顺势开张,如今主要做的就是搜罗藏身于山间密林当中的倭人余孽,不给他们任何死灰复燃的机会。
到了大唐元贞六年六月间,李靖回军北上新罗,灭倭之事算是告一段落了。
只是这场战事余波未平,一些倭人逃去了琉球列岛,中原古称夷洲,在倭国西南,也有国王民众。
他们历来和倭国来往频繁,推古女王执政时期,琉球国成为了倭国的藩属。
这得益于杨广的操弄,他派人去几次招琉球国王入见,人家没搭理他,于是杨广恼羞成怒,派兵去攻打了琉球国,把人家的“宫殿”都给烧了,还俘获了不少人回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4/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