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2/1986


如今隋末战乱已过,佛门又在蠢蠢欲动。
只是他们的势力已远不如前隋时期那么强大,信众倒是因为战乱的缘故多了起来,可无数寺庙毁于战火。
作为佛门依靠的那些贵族也都疲于奔命,顾不上再跟僧人们说话,这就需要他们重新来走上层路线。
法华寺北上的僧人基本上就是探路的,只要李破能松松口,大唐元贞一朝就能成为大唐佛法兴盛之始。
选的也是白马寺,佛门祖庭所在,那可不是随便选的地方,野心实在不小。
可惜他们当即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
李破不是宇文邕,更非拓跋焘,他的见识是超越时代的,有无数经验作为借鉴。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iiread.
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所以他不会让自己手上沾了僧人们的血,更不会行那灭佛之举,即便他自己再不喜欢,也会大摇大摆的走进白马寺,在佛前说上几句俏皮话。
既向臣下以及僧人们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却也不那么严厉,就像之前他处理的那些政务一样,一定会留出一些余地来,除非胜券在握,不然一般不会把事情做绝。
和慧真和尚你来我往的说了几句,他不懂佛法,但机变之上却不输于任何人物,似是而非的谈论了一下佛法修行,仗着自己是皇帝,弄的慧真和尚额头见汗才算作罢。
这个时候如果熟悉他脾性的人在旁边,其实就能知道,他已胸有成竹,轻易无法被人所左右了。
只是慧真和尚明显不在此列,他心里正在琢磨,皇帝竟然是主张苦修之法?那和法华宗所持教义却也有些契合之处……
李破在众人的簇拥之下,漫步去到了白马寺后面的塔林处参观了一下。
这里的景象同样破败不堪,甚至之前驻扎兵卒的时候,将这里当做的五谷轮回之地,就算清理了一遍,味道也实在难闻。
旁边的李秀宁就捂住了口鼻,轻轻拉了拉李破的衣袖,劝他莫要往塔林深处走了。
李破将这里和当年的流民营地做了下对比,深觉和尚们还是太过安逸,这里也就是味道难闻了些,却比不上流民营地那种人间地狱。
“前些时西突厥来人朝见,进贡了几颗舍利子,朕与白马寺有缘,呵呵,过后会命人把舍利送过来,安放于此,汝等僧众要好生看护。”
慧真和尚一下瞪大眼睛,接着便垂首合什,“佛祖保佑,多谢陛下垂顾,贫僧等人定会日夜参禅,弘扬佛法,不让高僧舍利蒙尘。”
他可不知道,这位皇帝的惯用伎俩就是如此,打上几棒子再给个甜头,总能得到双倍甚至更多的感激。
像慧真和尚就是如此,见了皇帝两面,总能隐隐约约感受到点善意,却又把握不住其中关键,这和参禅顿悟有点像,挠心挠肺的让人无法安稳。
…………
一众人等在寺中转了一圈,最终来到僧人们居住的禅房所在,入到静室,也只几个蒲团。
李秀宁先亲手整理了一下,李破才一屁股坐了上去,舒服的哼哼了两声,走了半日,他也有点乏了。
可惜这些僧人们还在一无所有的状态,没能给他奉上涤烦子,就更不用说什么青丝引了。
李破让人把玄奘和尚召了进来,含笑瞅了瞅还想往地上坐的慧真老和尚,老和尚立马会意,欠身一礼,告罪离开。
玄奘和尚还是那么沉静,一副宠辱不惊的神色,名人确实都有其非凡之处,慧真老和尚和这个年轻人一比,就有些过于圆滑了。
…………
“和尚是洛阳人氏,如今家中还有人在否?”
玄奘垂目端坐,双掌合什,“小僧离家修行多年,已了断前尘,在与不在,随缘而已……”
===第1508章宗教===
“朕不喜僧众就是因为你们有两个不好,一个就是不事生产,以前的和尚好赖还尚苦行,以超度众生为己任。
既修己身,也扶弱小。
如今呢,除了佛门,道场,供奉,派系,还有几个和尚记得向人传佛的初衷?
就说你们写下的那些著述,朕看了都眼晕,百姓哪有机会研读?加之汝等不能身体力行,也难怪有人想要让僧人还俗,起码有点用处,或是让朝廷多点税赋不是?
再有就是汝等不敬父母,不爱兄弟姊妹,什么了断尘缘,儒家说的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外加友爱兄弟姊妹,善待妻儿,这是孝道,也是人道。
怎么?剃了头发,就真当没了三千烦恼丝,忘了自己从何而来,又是谁养育于你了吗?断情绝性,只为神佛,自欺欺人,此世之大私也。
若世人皆是如此,家不为家,国亦不国,纲常败坏,人人坐吃山空,那还了得?”
看着侃侃而谈的皇帝,玄奘认真的听着,并无多少躁动,也无任何羞惭,他显然是个心意纯粹而又坚定的人。
他只是不知道皇帝为何跟他说这些“肺腑之言”,与慧真那样的高僧谈论曲直岂不更为合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2/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