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5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00/1986


…………
有付出便有所求,香雄人的要求也很简单,保持香雄的独立性,保证苏毗人,雅隆人不来跟香雄为难。
这是他们一直在追求的政治格局,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的味道?
实际上香雄人根本不明白,国家之争怎能如此幼稚?臣服而又能保持独立,对遥远的大唐来说也许可行,但近在咫尺的苏毗和雅隆,一旦势大,怎会容忍香雄优哉游哉于世外?
这种思维其实已经决定了香雄今后会为人所灭的命运,他们帮助雅隆人去攻打苏毗人的行为,更是为此添柴加火,乃自掘坟墓之举。
如今唐军将领跟他们好好说话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像是陈礼回到王城外的大军当中,就和吴通商量,是不是能擒下香雄国王,把城中之人都掳去长安献捷,然后一把火把香雄王城给烧了。
幸运的是,两人还算有点大局观,又记得临行之时范总管和张将军两个的嘱咐,吐蕃腹地路途太过遥远,大唐无法时刻顾及,不如分而治之云云。
所以两人商讨多时,不甘的放下了杀心,口不对心的念叨着香雄人如此恭顺,那就饶他们一次。
而且长安还有个囊聂,那也是香雄人……朝中对香雄应该有所了解,他们过后也就不用解释为什么没在香雄杀人放火了。
…………
五月末,唐军回军,香雄王子迷夏和他的妹妹以及一些贵族,僧人随军而行。
除了这些,陈礼还向香雄国王讨要了两千奴隶,许多牛羊,战马,这画面是不是有些熟悉的感觉?
回军的唐军队伍一下臃肿了许多……
===第1500章征服(四)===
苏毗人攻入了逻些城。
这是多年以后,苏毗人头一次重新夺回本来属于他们的城池,嗯,他们现在可不管逻些城到底是谁建立起来的,只认为这里以前是苏毗吉曲部放牧的地方。
苏毗人入城,纵兵大掠。
侯君集劝了劝,没什么效果,他也看出来了,在入城的那一刻起,苏毗末罗的部下们便失去了控制,劝也没用。
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就是这样,将领们,甚至是君王,根本无法像中原将领那样掌控军队。
…………
比苏毗人更疯狂的是弃宗弄赞,眼见败局已定,他领人纵火点燃了王宫,又在城中放火,想要趁乱逃出逻些城。
求生欲旺盛的不得了。
只是途中出了岔子,那二十多个从唐国来的商人突然冒了出来,还带着些乱七八糟的各色人等,一阵混战过后,“唐国商人”们欢呼了起来,有人喜笑颜开的将弃宗弄赞的人头高高举起。
军情司的家伙们终于完成了此行的使命,宝贝一样把人头放好,鬼鬼祟祟的又在城中躲藏了起来。
兵荒马乱的,他们得来的消息也乱纷纷的不知真假,火中取粟之后,却还是要保住小命才能回去享受荣华富贵。
军情司的人来吐蕃,干的是他们的老本行。
探听敌情,刺杀官员将领,引发吐蕃内乱等等,只要顺手,他们这些人什么都干的出来。
他们和军法司一样,直属于兵部。
但因为他们的职责特殊,又有些独立性,晋升几乎都在军情司内部执行,和外面那些人靠着军功,政绩得以升迁是不一样的。
自李破命张亮于晋地组建军情司以来,至今差不多有十年了,体系层级已然建了起来,也有了些入得军情司的门槛,再想出去就千难万难的样子。
但军情司有个比较致命的弱点,他们是从军中起家,随之归于兵部,也就是说,军情司建立之初,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它应该是一个面对敌人的谍报机构。
可随着李破登基,建立大唐王朝,军情司的职能渐渐发生了变化,权力好像变得大了,可目的性却混乱了起来。
对内对外都能牵扯一点,可实权渐没,成为了皇帝耳目,干的事情也越发拿不上台面了。
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军情司的人升迁道路变得狭窄了起来,想要立点功劳那叫个不容易。
这显然是李破刻意为之的结果,他对谍报部门的理解之深,远胜当世任何人物,如果他要是想弄出一个类似于后来的锦衣卫的衙门,可谓是轻而易举。
不过也正因如此,他才把这个刚刚磨开了锋刃的机构重新装回到了鞘中,平时只让他们打探点小道消息,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给予他们支持。
如此这般,军情司渐渐向其他衙门安插眼线,拓展权力的进度被极大的拖延了下来,即便是执掌军情司的张亮现在想要整治个郎中都很不顺手,就更不用说像后来的锦衣卫指挥使那样权倾朝野,让人闻风丧胆了。
其实还是那句话,历朝历代都不缺少这样的机构,只是发展成明朝那样,完全和文官集团对立的特务政治的地步,只有老朱家一个。
…………
六月中,吐蕃的内乱平息了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00/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