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1986


不过,虽然皇帝再次脑洞大开,天下百姓却不愿意,田地就这么扔下?屋宅就这么废弃?
还要跟着官府去建邬堡?
官吏们也不愿意,朝廷不拨钱饷,空口一句话,就让咱们带人去建什么邬堡,没喝多吧?下面已经乱成那个样子了,这个命令一传下去,他们还不得被人给吃了?
再者说了,谁愿意离开自己的房子不住,住进那什么邬堡去?和庶民们混杂在一起?
这个玩笑是一点也不好笑,所以,只能是朝廷的一纸空文,没人愿意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再去试探天下百姓的底线了。`
等诏令传至马邑,直接被马邑郡丞李靖扔在了一边儿,这个时候的他,已经能够断言,大隋气数已尽,现在他要做的也不多。
只是想着瞧瞧,这个老大的帝国是怎么轰然倒下的了,至于皇帝的命运,他也已经能够想象的到。
无非是而死,或者被权臣杀死两个选择罢了。
前者呢,还能保持住一个帝王最起码的尊严,后者嘛,那可就太难看了。
不过,如今的天下,不知有多少人想要取杨广而代之,又不知有多少人,想要食其肉寝其皮呢。
一个帝王到了这个众叛亲离,千夫所指的地步,必然也会留下千古骂名。
不过想想这位帝王的所作所为,这些骂名,不管骂的有多难听,只要你活在大业年间,你就不会有半点的惊奇,而且会觉着,骂的太轻,根本不足以形容这位帝王的所作所为于万一。
如今,突厥人已是必然南下,会走马邑,还是走榆林?
既然天下的火还不够旺,那么他就再加上点柴禾,让那位该死的君王,倒下的更快一些,既然天下人都在拿起刀枪,既然有那么多的人想要称王称霸,既然天下百姓活的已经这么苦了
那么,就让突厥人用他们的弯刀来做个了结吧。
是浴火重生,还是一败涂地,让突厥入主中原,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李靖冷漠的想着
无疑,这是个失去了最为基本的信仰,忠诚以及希望的人,和其他胸有大志的人不同,他选择用更为激烈的方式,想要埋葬这个令人厌恶的王朝罢了。
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所以说,这同样也是个极为可怕的人物,当他真正感觉到愤怒的时候,做出来的事情要比旁人疯狂的多的多。
这个时代,孕育出了无数人中之杰,李靖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他的身上,同样残留了很多晋末战乱以来,那些乱世豪杰的痕迹,自私冷漠而又疯狂。
此时,李碧已经怏怏的回到了恒安镇。
本来这次回去马邑,想跟父亲谈谈自己婚事的事情,毕竟他和李破的年纪都不小了。
世道这么乱,还是赶紧把亲结了,两人也就可以相互扶助,同经患难,不离不弃,要是哪一天,鸳失其偶,不定还能留下些血脉。
如今这么吊着,实在让人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要知道,李破时不时就要出点状况,她呢,身为恒安镇将,不定哪天就要带兵出征,有个三长两短也是正常。
如果天不假年,她却是不愿在这世上留下一桩憾事,让人死后都不得安宁。
可惜的是,父亲根本没理这茬,等到听到消息的时候,李破已经在恒安镇把突厥宠臣史蜀胡悉给宰了。
和突厥人的战争,好像突然间,又迈进了一步,就近在眼前了。
李靖开始催她回去恒安镇,嘱托的话也很简单,好生领兵,如果突厥人大举南下,马邑城不需任何救援,你们要做的就是谨守城池,等待突厥人退兵而去。
李碧从李靖话语中,听出了些不详的地方。
但大战即将来临之前,还没那么多的儿女情长可说。
关西人,不论男女,骨头硬,心肠也硬。
李碧没多说什么,在这样一个时候,婚事什么的也都成了小事,所以她只跟父亲道了一声珍重,便带人回了恒安镇。
此时,被恒安镇军已经打造了世外桃源一样的云内县,也已变了样子。
没等她回来,带人斩杀了史蜀胡悉的李破,就已经紧锣密鼓的开始准备迎接战争的到来了。
小白脸还想赖在恒安镇不走,等李碧回来,他的主意李破看的很清楚,是想在恒安镇领兵。
这一次,李破可就没那么客气了,也没跟这个精虫上脑的家伙解释什么,突厥大臣都被咱们给宰了,马邑这地方,也许很快就会沦为战场。
这个时候,你还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是多么的不合时宜,所以,李破只是以恒安镇参军的身份,令人将陈文广和尉迟等人一堆“护送”出了云内县。
然后,便下令给了云内马场的元朗,让他带人将战马都收拢起来,送到云内城。
所有云内牧场人等,都6续进入到了云内城中安置。
为了军心士气着想,他又派了恒安镇的人6续出去,把镇军家眷都弄了回来。
如果可能的话,他还想着是不是去马邑城走一圈,把马邑城的几个大仓扫一扫,再多弄些粮草回来备着。
等李碧带人回到恒安镇,李破正指挥着军卒们,把恒安镇的仓房搬空,移去云内城中。
是的,恒安镇这个地方,李破根本没想再待下去。
他充分利用了李碧不在的这段时间,大展拳脚,在恒安镇军当中,持续的积累着自己的威望。
当然,这不是什么抢班夺权,这是危急关头,所迸出来的岩浆般的热情。
他甚至已经开始不遗余力的向恒安镇的上上下下灌输,突厥人来到之后,若不拼死反抗,云内这地方会是怎样一个惨象了。
李碧没恼,反而表示十分的欣慰,因为李破不做,她也会做。
正可谓是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啊。
===第187章
定策===
月票月票
在这个时间段里,恒安镇备战之外,也在持续的扩军。`
云内县的所有府兵,都在招募之列。
到也没像其他地方做的那么惨烈,把府兵人家都给逼急了,纷纷加入了盗匪团伙。
宣传很重要,强扭的瓜不甜,李破要是不明白这一点,还不如就地歇了的好。
其实也不用怎么宣传,突厥人即将南下的消息一传开,不但云内县的人在扶老携幼的往云内城中迁移,便是不在云内县管辖范围之内的人家,在马邑,神武,云内城几个北地大城犹豫不决之下。
一部分南下了,一部分离云内城比较近的,则选择投奔云内而来。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马邑官府的纵容,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然的话,地方官吏不会允许辖下百姓有自己选择的权利的。
不过,在春天里进行坚壁清野,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年,马邑定是个荒年无疑。
不管这一年经没经历战争,到了大业十二年,恐怕整个马邑就都需要别人来救济了。
瞧大隋这个模样,救济就不用指望了,所以说,明年,马邑必乱。
不管马邑的官吏们,将军们愿不愿意,都要为一张张饥饿的嘴巴负责,粮食从哪里来?不用问了,抢呗。
雁门,楼烦,尤其是汾阳宫,晋阳宫之类的地方,都囤积了大量的粮草
什么是内忧外患,其实这就是内忧外患。
不过,大业十一年的马邑上下,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能过去今年再说吧。
援军其实也不用太指望,马邑这样的边塞地区,若是大隋强盛,此时一定已是大军云集。`为出塞击胡做准备了。
现如今呢,援军就算有,也会停在雁门,马邑俨然就是战争缓冲区域。攻守之势,显而易见。
云内城中的人越来越多,恒安镇扩军其实是必然的事情。
之前不到六千的恒安镇军,猛然扩充到了八千余众,从军者。依旧是络绎不绝,不为别的,在军营当中,能吃上饱饭啊。
实际上,多出来,甚至还在继续增加的这些人马,除了能骑善射之辈,其余的在将领们眼中,都是炮灰,战争一旦来临。这些家伙就是十足的消耗品。
只有在战争当中活下来的人,才能真正进入恒安镇军序列。
这个时候,云内无疑是混乱的,一直到四月间,云内城才算慢慢平静了下来。
而此时此刻,云内县其实已经成为了马邑的一个王国一样的存在,无论兵员还是人口,都远远过了一个位置不算太过重要的边塞城池的规模。
甚至于,在军队数量上,也远远将神武。马邑抛在了身后。
马邑郡丞李靖上奏的马邑缺少兵员的事情,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他将大部分的兵员,都藏在了云内城罢了。
其实。一个藏字也不太恰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