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4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7/1986


他打了个哈哈,“陛下富有天下,看的是世间繁华,听得进逆耳忠言,驾幸东都之际,定是日月随行,群花迎候。
臣启随驾而往,也好沾得陛下一些福气。”
温彦博不忍猝睹的低下了头,心说萧时文啊萧时文,这么多人瞧着,平常耿直如你,这些谄媚之言怎好意思出口?
其他人面露微笑,这样的萧时文还是很可爱的嘛……
李破听着他们叽叽歪歪,就比较心烦,吃个饭也不得安生,这就是他不愿宴请这些人的原因所在。
只是瞧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暗藏机谋的样子,却也能瞧出些道道来。
这些宰相性情不一,来历也杂,这也决定了他们大多没有深厚的交谊,不算他这个皇帝刻意为之,只是他一路走来,在用人上面不拘一格,又无门户之见,最终也就造成了现在这种局面。
不像前隋,或是李渊执政之时,朝堂上尽多关西人的影子,相互之间知根知底,联络有亲,让人非常难办。
如今总体来说这是好事,弊端嘛,可能就是不太团结,日子一久,这些人待着没事就叽叽咯咯,积怨深了的话容易起政争。
当然了,没有政争的朝堂那叫朝堂吗?朝廷那么多的机构衙门,若是大家都和和气气,那才叫见了鬼呢。
所以说这也不能称之为弊端,只是朝堂之上的正常现象罢了,只要没人来挑战他这个皇帝的耐心和权威,臣下们的政治诉求或是私下里的一些争斗,便都在他容忍范围之内。
“朕要巡幸洛阳之事,如今朝野尽知,这是朕想出去走走,看看花,散散心的事情吗?东都洛阳,中原之腹心。
战乱之时四面楚歌,可一旦天下承平,便成福泽之地,卿等都乃大才之人,这些话不用朕来说吧?
所以朕此次出巡,便无反对之声,因为诸人尽都晓得,朕非是炀帝,四处巡游,只为一己之私。
若是朕想去封禅泰山,卿等怕是就不会这么说话了吧?”
温彦博居众人之首,此时立即起身躬身道:“陛下为天子,天子亦有人欲,臣等从来不敢苛求,然天子者,必克己欲而奉天下,如此方称圣明。
此番陛下欲东巡洛阳,正奉公之举,臣等怎敢相阻?之前众人些许笑谈,徒逞口舌,还望陛下莫要见罪。”
萧禹和杜楚客也坐不住了,起身请罪,君王面前有所失言,其实不怕什么,就怕皇帝心眼小,给你记到小账本上。
李破倒是无心记账,萧时文这厮的账目有点多,已经记了好几笔了……
他按了按手,让他们坐下,“洛阳残破如许,恢复起来极为艰难,卿等就莫要再想什么牡丹花了,还是做做正事,回去好好想想,给朕出点有用的主意比什么都强。
既然萧时文想要随朕至洛阳一观,随行之人就由卿来定吧,和上次北巡一样,一应诸事尽都从简。
正好今年宫里要修一下宫室,朕会带嫔妃随行,洛阳那边知会一下裴弘大,让他整理一下洛阳行宫,不求奢华,只要住着舒适一些即可。
朕总听人说起,饭要一口一口来吃,事要一件一件来做,比如修建宫室,皇陵等事,朕断无一挥而就之心,陆续修整,用个几年十几年的时间皆可。
朕虽富有天下,可身只一人而已,富贵早已享用不尽,哪还能争天下之利而为己用?
也望卿等能够明白,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
===第1465章君臣===
李破时常给臣下们打预防针。
主要是怕他们会错了意,觉着天下安定了下来,皇帝便开始有心享乐了。
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面,确实有这种苗头,眼见皇帝开始修建宫室,皇陵,给功臣们树碑立传。
你说臣下们会怎么想?即便这些朝中重臣,怕是不知不觉间也要受到影响,最少也会有可以松懈一些的感觉吧?
你看之前谈论征伐高句丽的时候,大家轻描淡写的,和平定诸侯的时候相比,警惕性明显有所不足。
国内日渐安定,国门之外传来一连串的捷报,难免会让人骄矜起来,便是李破自己也是难免……
和宰相们相聚饮酒谈说,这种感觉就更清晰了一些。
李破对人心的把握已是炉火纯青,此时自省之余,立即便警句频出,想要告诉臣下的其实就是,这才从哪到哪,远不到放松的时候。
而且皇帝,臣子,哪有放松一说?
李破一边说着话,其实一边在想着,过后一定要给这些人加加码,把紧迫感搞起来,千万不能让驴子们躺下。
…………
众人在拍他的马屁,李破充耳不闻。
臣下们看皇帝神思不属,也渐渐安静了下来。
孟子有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此众人皆知之警言,陛下此时引用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7/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