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4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2/1986


公孙安也是刚刚搬过来,闲谈之中褚遂良知道,这人以前是千牛备身,就常年住在宫中为千牛备身就近值守而建的集体宿舍里面。
褚遂良就更诧异了,千牛备身这个群体他不是没接触过,大多都是世族子弟充任,可没说有人会将千牛备身们暂歇之地当居所,公孙安这是什么情况?
不过转念一想皇帝的来历,褚遂良也便释然,如今的皇帝亲军和以前哪能相提并论?新旧交替之时,皇帝用的自然都是信得过的人。
想到这些,他就又热情了几分。
公孙安对这位谈吐不俗的褚兄也颇有好感,他之前打听了一下,他要是打听褚亮为谁,说不定还有人记得,可褚遂良嘛,那是谁?
褚亮父子想的不错,即便他们现在到独孤氏的门前去自报家门,估计人家也不晓得褚遂良是哪个了。
所以公孙安也不晓得褚遂良的来历。
两人到了府中,酒菜已经准备停当,公孙安作为主人,先就举杯相敬,“来,俺敬褚兄一杯,以后隔墙而居,多多来往,相互也好有个照应。”
===第1455章结好===
“俺与贤弟一见如故,也不相瞒,俺当初投身薛举,为通事舍人,后来薛仁杲败亡,俺才随阿爷一道来了长安。
后从李世民,就是外面大家传的天策府旧人。
陛下一有宇内,俺才去了晋阳,当了两年的晋阳令。
贤弟统领羽林卫士,那一定是陛下亲近信重之人,俺非小人,必先明告于贤弟得知,若有嫌弃,这酒咱们恐怕也就喝不得了。”
也只饮了两杯,菜还没用几口,褚遂良便把自己的来历大致说了一下,以免之后惹来麻烦。
只是他心眼多,隐隐有激将之意,对面不管官职多高,都还是个年轻人,年轻人最怕被人瞧不起了。
公孙安愣了愣,接着便随意的笑道:“这话可好久没听人说起过了,褚兄在外多年,许是不很晓得京中情势。
什么天策府旧人,伪王属下,那都是旧事了,已没几个人在意这些……”
他仰头想了想,接着道:“司农寺卿窦卿正褚兄晓得吧?”
褚遂良安心的点了点头,司农寺重建以后,派遣官员到各地督促农事,他作为晋阳令哪能不跟他们打交道?
“陈荣公一脉,俺如何不知?”
公孙安笑道:“就是说嘛,窦卿正还是李渊的女婿呢,如今不也位高权重,陛下与他也很亲近,褚兄这些来历又算得了什么呢?”
褚遂良心说,这个例子举的可不怎么样。
人家扶风窦氏门户高峻,现在是皇帝的老乡不说,人家窦光大听说跟当今圣上还有些旧交。
李三娘那就不用说了,李二娘据说……嘿嘿……若是传言为真,那还真是亲近。
心里龌龊的想着,同时却是举杯道:“贤弟说的是,可俺哪能跟扶风窦氏中人相比?贤弟不以俺的来历见弃,可见心胸,来,俺敬贤弟一杯。”
河南褚氏其实也是汉姓望族,只是现在就不用提了,只剩小猫两三只,跟人叙不起家世。
两人在来历上唯一有点共同点的是,褚亮父子一脉迁居钱塘,公孙安是襄阳人,虽然一东一西离着老远,可却都属于南人之列。
在北方为官,南人也能算是一个群体。
…………
褚遂良开诚布公,把话说开了,一下便增加了两人的熟悉感。
轮到褚遂良发问,大家交往,先就要叙一叙家世来历,然后就是官职,接着才是寻找共同话题,比如说大家交集在何处。
如果一切都很契合,相互有所诉求,那就能继续交往下去。
公孙安是这么说的,“俺是襄阳人,可自小就跟在一位世叔身边,后来入到汉王府,陛下的家在何处,俺就跟到哪里。
说来不怕褚兄耻笑,俺这个羽林将军得来也是侥幸,陪着皇子耍耍身手,教些武艺,耍着耍着便成了将军,既没上过战阵,也无多少军功,和旁人没法相比。”
这话说的不是炫耀胜似炫耀,褚遂良听了感觉喝进嘴里的酒都没了多少滋味。
他这自打懂事起,二十多年以来,拼命上进,可命运多舛,每次都是刚刚有所起色,就处处碰壁。
回想起来那是一把心酸一把泪,刚到三十的年纪,栽的跟头已是数也数不清,看看人家,耍着耍着就当了将军,褚遂良郁闷的直想吐血。
他这人心事多,公孙安则完全相反,是真的心胸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的时候,褚遂良便大致了解到了对方的家世。
公孙安的叔父是兵部郎中刘朝宗,这个人褚遂良没有听说过,不过能把世交之子送到皇帝身边,说明是皇帝近人无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2/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